九
九
马三娘和麻保长、石甲长以及所有的乡亲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去刘家坝一带打探消息的村民们回来。
5月31日一天过去了,他们没有回来。乡亲们在惊慌失措中度过了一个夜晚。包括那些认为麻保长和石甲长是多此一举的人,也都没有放松警惕,夜降临时,他们还是听从麻保长、石甲长的吩咐,没有在家里睡觉,躲到了屋外。被安排到村口严密监视日军动向的村民,都在轮流值班、巡逻。这其中,只有马三娘和她的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没有逃到野外去。两个孩子依旧像过去一样,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他们的小脸上在梦中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只是马三娘一整夜没合眼。她坐在床前,打开所有感官通道,听着村里的动静。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响动都没逃过她听觉的触摸。因为她拿不准,不知道日本鬼子是不是真的不会伤害她,不会伤害乡亲们。她的视线始终没离开孩子们。她坐在那里,望着熟睡的孩子,想念着男人孙二坯。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她的男人孙二坯到底在什么地方。她期待着孙二坯能够突然从天而降,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像过去一样享受天伦之乐。
事情并没像马三娘想象的那样,当夜晚极不情愿地离开梁山,新的黎明又将所有的山川摆在人们面前时,孙二坯的身影始终没出现。马三娘打开大门,呈现在她眼前的,还是宁静的乡村。不过这时的马三娘还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她来说,尽管孙二坯没任何音讯,但梁山还是停泊在安全的港湾里,日本鬼子并没进村子骚扰。
就是在这个时候,马三娘突然看见村子中央多了一些人群,他们似乎正在奔走相告,大声说着什么。离得很远,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不过从声音里判断,他们应该是在说一件高兴的事情。他们声音里透露的兴奋涨了潮,从那边一波一波地漫了过来。马三娘没多加考虑,迈开大步朝那些人群跑去。
跑到他们身边,她知道是那些去刘家坝一带打探消息的村民们回来了。他们正在奔走相告,说中国军队取得了会战的重大胜利,将日本鬼子彻底打败了。现在中国军队正在全力追捕溃逃的日本鬼子,准备将他们歼灭在录水以南地带。
“太好了,太好了。”马三娘跟着大家一起欢呼雀跃起来。
“我去把我的妻儿老小都接回家。”有乡亲迫不及待地说。
“狗日的日本鬼子害得我们好惨,我们的生活被他们搞得一团糟了。”
“老子手里要是有枪,真想和他们一命拼了。”
“走,我们一起上山。”
……
村民们一边说着一边朝村后的深山老林中走去。麻保长和石甲长没再阻拦。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们心里的担忧彻底放了下来。
很快,那些躲藏在密林深处的老百姓就成群结队地从山上走了下来。危险已远离,他们下来的时候不仅走得异常从容,而且大声的说笑声从那里张翅飞出来,一下子装满了乡村所有的空间。天上太阳懂得他们的心情,和他们一起快乐着,满脸含笑地望着这些普通的百姓。青山和绿水满含深情,和乡亲们一起同乐。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接着,过去生活的轨道重新铺设起来,生活的河流又开始滚滚流淌。各家各户的炊烟赶紧吐出来,装扮着梁山的天空。有些人家已开始牵起过去生活的线头,从圈里牵出了牛,拉出了羊。有的扛着锄头开始走向田野。那些快活的人,亮开他们嘹亮的歌喉,吼起了成留山歌:
“豌豆开花绿油油,
山里幺妹巧梳头,
左梳右挽盘龙转,
右梳右挽茶花红,
山里幺妹爱风流……”
一切的一切,与过去似乎没任何两样,大家仍旧在生活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看着这样的情景,马三娘内心里的担忧也彻底卸下了,像搬走压在心头的大山,现在变得轻松无比。马三娘赶紧转身进屋牵起生活的裙裾,做好早饭吃过,安顿好自己的孩子后,出屋来走到浴婶家,站在门前大声说:“浴婶,你说给我几把苕秧子的,我在哪里剪?”
“马三娘,我们来帮你栽。”令马三娘没想到的是,屋里的浴婶还没回话,那边就传来了声音。
马三娘扭过头望去,发现和她说话的是村里的那些大妈、大婶们。
没容马三娘回话,更多的大妈大婶和姐妹们齐声说:“我也来帮忙。”说过,她们纷纷朝马三娘涌了过来。
见到这样的情景,马三娘赶紧拦住她们:“不用。”
大妈大婶和姐妹们说:“你救了我们的命,给你帮这点小忙算得了什么?”
“真的不用。”马三娘说,“我就插几分地的苕,也不用费多大的功夫,你们去忙你们的去吧。”
但是大婶大妈和姐妹们并没听马三娘的话,她们有的去自家苕床里剪了苕秧,主动到马三娘地里帮她插苕。
看着大家的热情在村庄里燃烧着、沸腾着,马三娘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没想到淳朴的乡亲竟然把她这点小小的事情当成了天大的事,其实她知道她并没做什么。她不过按照她平常的生活习惯,平常的所作所为做事罢了。所以,她觉得她亏欠了乡亲们许许多多。大家执意要给她帮忙,她也不好阻拦,只得赶紧回屋给她们烧水、泡茶,热情地和大家说着家常话,亲热得像亲人似的。
就在这情谊正在怒放的时候,麻保长和石甲长没放弃他们的执着,依旧在不停地忙碌着。厚厚的担忧还堆放在他们内心的天平上。尽管得到了会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但是现在中国军队正在全力追捕溃逃的日军,日本鬼子还没被赶出录水以南,所以麻保长、石甲长考虑到这层因素,商量之后,决定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派村民在村口监视日军的动向,防止溃逃的日军从梁山经过时骚扰梁山。另一方面,组成了几个专班,依旧像过去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让他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一旦得到村里紧急撤退的命令,按照原先的撤退路线赶紧向后山转移。
然而,这一次不同先前了,回到家园的村民们彻底地掉进了生活的漩涡中,他们顺着生活的河流滚滚向前,所有心思被钉在了生活的铁桩上,思考的全都是忙碌的生活,家里的事,以及老人和孩子,不再相信麻保长和石甲长的话了。
“麻保长,石甲长,你们别忙了,歇歇吧。”他们笑着说,“你们也太累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麻保长和石甲长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大家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村民们说:“我们知道了。”
6月1日过去,梁山平安如初。当夜晚来临时,梁山百十口人家安静地在自己家里沉进了梦乡。
6月2日一整天,同样相安无事,大家依旧像过去一样,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日子。当又一个夜晚来临时,他们像前天那样,安安静静地走进了梦乡的怀抱。
就在这时,一路溃逃的日军来到了梁山。不少人家被他们的脚步声惊醒了。有的事前得到消息,赶紧从屋里出来,躲到了屋外。在村口巡逻的村民紧急地敲响了撤退的锣声。响亮的锣声划破了夜的宁静,更多的村民们慌忙地从床上爬起来,做好准备向后山撤退的准备。村民们的疑惑也旺盛地生长了出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日军被打败了还来梁山?梁山并不是交通要道,逃到这里来究竟想干什么?所以,得到了撤退命令的村民们并没立刻向后山撤退,只是躲在野外树丛中、庄稼地里,严密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过来的日军大约一百多人,打着火把匆匆地向前行进。当锣声在村庄敲响时,他们显得更加慌乱了,并做好了战斗准备。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村庄再没出现任何其他声响,他们才从躲避的地方出来,继续向前开去。他们分成若干组,呈三角纵队形式向前推进。当走到一些人家门前,看见那些大门上悬挂着一把蒿子时,便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阵话,又很快离去了,并没进屋搜查,或在房屋上点上一把火。
接着,他们又搜查了更多的人家。搜查结果和先前一模一样,当看见那些大门上悬挂着一把蒿子时,没作出任何动作,向前继续推去了。
几路日军将梁山百十户人家搜查结束,发现家家户户门上都悬挂有一把蒿子,日军便没对梁山进行任何骚扰,然后集合队伍仓皇地朝村外开去。
躲在暗处的乡亲们看见日军撤出了梁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没有错,马三娘确实救了我们。”
“我的天神,马三娘就是活菩萨啊。”
“马三娘就是活神仙,我们的命是她给的。”
……
乡亲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从躲藏的暗处出来,在空地上相聚,个个痛哭流涕,感谢马三娘带给他们生的希望。
然而,此时的马三娘在她的家里安然入睡。这几天她实在太辛苦了。当看着乡亲们安安静静地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马三娘内心的担忧才真正地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