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 绝处逢生 - 黄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绝处逢生 >

在清碧碧的汉水之畔,有一个鲁豫饭庄,这鲁豫饭庄规模虽不甚大,然在抗战时的三河口,却颇负盛名。

原来这鲁豫饭庄的老板原是北京燕京饭店的高级厨师,北平沦陷后,他不愿自己的“杰作”让倭寇汉奸品尝,又因敬仰李宗仁在台儿庄会战之功,故逃到五战区团长长官部所在地——三河口。他见五战区的部队中,西北军人较多,自己又擅长“鲁菜”,就在此开了一家“鲁豫饭庄”,专营鲁菜和西北风味。

这天,老板分外高兴,他亲自下厨,精心制作“鲁味菜肴”又亲自端上楼送给客人。原来在楼上雅座上,李宗仁将军正宴请另一个闻名于世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今日从武当山麓的五战区干训团参观后转道三河口,李宗仁专门在这鲁豫饭庄为他洗尘。

李宗仁不停地亲自为张自忠夹菜,把个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强悍英武的张自忠将军搞得满脸窘态,他不停地拉住李宗仁的筷子道:“李长官,别……李长官,你请吃……”

他谦恭地一口一声李长官,使在旁作陪的几位长官部要员都不敢相信这竟是在战场上勇猛异常的张自忠上将。

李宗仁也曾多次劝张自忠别喊自己“长官”,就呼“德邻”是了。然张自忠却始终改不过来。因为他对李宗仁长官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敬仰之情。

张自忠原来并非是李宗仁的部下,他原是冯玉祥手下的一个部将。他受冯玉祥影响颇深,治军严谨,无论是训练和作战中都能身先士卒,在军中极有威望。当卢沟桥七·七事变发生时,张自忠在冯玉洋旧部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任三十八师师长,曾在宛平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抗战的爆发,使全国上下群情义愤,蒋介石迫于舆论的压力,作出了抗战的表示,但对和平解决争端抱有希望,故又指示宋哲元与日寇谈判,不要扩大事态。宋哲元随后将二十九军撤出平津,并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张自忠奉命行事,与敌周旋,忍辱负重,然外界不明真相,均指责张自忠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尔后,张自忠冒险逃出北平,辗转来到南京。然中央军委会仍对张自忠怀有疑虑之心,故将张自忠软禁起来,准备会审。

此时,李宗仁为抗战从广西来到京城,他闻知张自忠的事后,心中不免一动:他与蒋介石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曾角逐多次,然每次均系自己败北。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比不上蒋介石,自己毕竟系一地方实力,而蒋介石却名正言顺地拥有中央政府的实力。诚然,李宗仁也想趁在共同抗战这个大局之中,争取一部分军心民心,团结笼络、培植一部分势力,以便在抗战之后的逐鹿中原中再与蒋介石争雄。

一个人在落难之时,如有人拉一把,那他可能会感激终身甚至甘为“士为知己死”。李宗仁深谙此道,故悄悄调查张自忠的为人,得知张自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实屑一悍将,这种铁血男儿决不会当汉奸。李宗仁便托张自忠的旧部去请张自忠来自己住处一叙,然此时张自忠却怀有一种自卑感,以“待罪之人有何面目见李长官”为由而推辞了。李宗仁心诚毕至,便亲自来到张自忠的住所拜见。张自忠想不到李宗仁会亲自驾到,惊得一时不知所措。李宗仁却主动抢先去握住张自忠的手,并满含微笑地拉他坐下,把张自忠这个铁血男儿竟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宗仁极恳挚地安抚他道:“荩忱兄,我知道你是受委屈了!但是我想中央是明白的,你自己也是明白的,我们更是谅解你!你如果当汉奸,岂还会冒险来京?!现在舆论界责备你,我希望你原谅他们!群众是不知底蕴才骂你的!你应该原谅他们的动机是纯洁的!”

李宗仁此一番话,有情有义,有理有解,有道有德,使身处舆论之诽谤而陷入孤灯自叹的张自忠更是热泪纵横。

李宗仁继续安抚他道:“我希望你不要灰心,重振雄风!我愿向委员长作保,让你重新带你的部队,好报效国家,将功折罪!”

张自忠一听李长官愿与他作保,顿时激动地站了起来:“李长官,如果中央恕我罪过,让我戴罪图功,我当以我的生命报答国家,至死不忘李长官的恩德!”

李宗仁离开张自忠的住所后,直奔蒋介石住处,亲为张自忠剖白,并担保张自忠不是汉奸,定能带罪图功!

蒋介石见李宗仁愿为张自忠担保,心中不由得一动,心想:尔后如查出张自忠真是汉奸,或是他抗战无力,那李宗仁也就落了个把柄在自己手中。而张自忠果真不是汉奸,又能戴罪立功,我在国人面前也会落个开明之君的美名。这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之!故满口答应道:“既是德邻兄愿为荩忱作保。我介石岂有不放心之理!就让他回部队去吧!”张自忠得以开脱。他离京返任前。特到李宗仁处致谢,并感动至深地道:“要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冤屈之下,冤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定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你知遇之恩!”

张自忠回五十九军任军长不久,正值淮海前线吃紧,军令部将五十九军调到李宗仁所辖的一战区增援。张自忠得知,大喜过望。为此,他在李宗仁的指挥下,拼死杀敌,英勇异常,得以在台儿庄会战中演了一出大义凛然,捐弃前嫌,及时赴援庞炳勋军团,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胜仗的匡世绝唱。

台儿庄会战以后,张自忠跟随李宗仁长官又历经了鄂东之战、长沙保卫战、随枣之战,每次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被国防部授以上将军衔,升任为三十三集团军总团长。现作为五战区右翼集团军扼守在襄河两岸……

李宗仁偕张自忠从鲁豫饭庄出来,汉水河已缀满了渔火。张自忠有饭后抽大烟的习惯,又不便向李宗仁讲明。便向李宗仁告辞道:“李长官,你军务繁忙,我就不打搅了!明早我就回部队驻防之地,到时再专程到长官部向你辞行!”

李宗仁拉住张自忠的手说:“荩忱兄,还早嘛!走,到我居室坐会儿,我这回从广西带回点桂林花茶,你也去品尝品尝我们广西的风味吧!”

张自忠不便推辞,只好和李宗仁一起来到长官部后面李宗仁的居室。坐下后,李宗仁亲自给张自忠斟上一杯香茶,而后说:“荩忱兄,据情报分析,明年春,敌军恐对我五战区有大的军事行动,你这位曾多次打败敌寇的健将,又可能会首当其冲啊!你在枪械装备和兵员补充上有什么困难,我当尽力解决!”

提到军械装备和兵员补充上,张自忠的心一沉,他所率领的三十三集团军,由于经过几次恶战,早已空有集团军名义了。然因蒋委员长一贯对杂牌军存有二心,故在军械装备和兵员补充这些敏感的问题上尽量克扣。虽五战区李宗仁长官也能周济一些,但张自忠却不愿开口,他知道李宗仁辖下尽皆是杂牌军,各杂牌军又都存在着枪械装备陈旧、兵员匮乏的问题。尽管李宗仁在对待杂牌军上尽量是一视同仁,然军委会分给五战区的武器枪械和补充兵员也极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难以分配过来。故张自忠在此问题上从来不向李宗仁开口,以免李长官为难。

李宗仁见张自忠沉吟良久而不语,便道:“荩忱兄,你有何需要尽管说嘛!你一向是个爽快人,今日怎么却吞吞吐吐起来?”

张自忠便抬头道:“李长官,我的装备和兵员亏乏情况比川军要强一些,你还是周济他们吧!不过,我也有一个请求,请李长官把‘干训团’的学员大队长张敬凋到我处吧!”

“嗬!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荩忱兄有眼力啁!张敬他系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不仅才华过人,且也有侠义忠胆之风啊!”李宗仁赞叹道。

张自忠:“张敬的为人处世我尚不太了解,然他的军事才华我可是由衷钦佩!昨天,我在干训团专门听了他给学员讲的一堂课,他能针对日军作战的特点来指导学生,效果颇佳。这在我军与日寇作战中,定能发挥出奇之效果!李长官如能将他调到我身边,我等于就多了一臂膀矣!”

李宗仁爽快道:“好,既然荩忱兄看得起他,我就把他调到你总部,当你的高参吧!他原来是上校衔,我将特请军委会加授他少将衔!你看怎样?”“谢谢李长官!”张自忠站起来向李宗仁敬了个军礼,然后迈着一个军人特有步子转身而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