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绝处逢生 - 黄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绝处逢生 >

夜已经很深了,万籁俱寂,只有偶尔掠过树梢的风声……

李宗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天未能入寐。不是他今日颠沛千里疲乏至极而难以入睡,也不是因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而人虽然躺在床上,心却仍在运筹谋算,而是因傍晚时分,提到那位自己亲自培植的谍报人员而升腾的感慨之情仍未平静,故一闭上眼睛,就又浮现出何益之那英俊生动的脸庞,往事像一幕幕电影镜头又重新浮现在心头……

那是国民二十一年的春天,“一·二八事变”之后,李宗仁来到了广州,联络广东地方实力派一起倡导抗日之举,加之李宗仁所统辖的广西省内抵制日货系全国之最,故一批批日本军、商各界要员纷纷到李宗仁在广州的住处访问,妄图拉拢说服李宗仁。在来访的日本军人中,有冈村宁次中将、松井石根中将和土肥原贤二少将。当他们几位日本高级将领一出现在李宗仁面前时,李宗仁开门见山,毫不留情地痛斥日本侵略我东北的狂妄行为。而每当此时,为那几位日本军界将领翻译的中国青年何益之,便无形中流露出一股钦佩的目光。李宗仁是个细心人,便断定他是个正直的青年。然而这样的青年又何以甘心事敌呢?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和解除心中的疑问,一天夜里,李宗仁便秘密着人把何益之请到自己的私邸。

何益之坐下后,李宗仁亲自给他斟了一杯香茶,然后很诚恳地问道:“何先生,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日本人占了我们国家的东北,祖国的命运又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何益之被李宗仁强烈的民族心和爱国心深深打动了,他也不由得热血沸腾,慷慨陈词:“李长官,我何尝不为倭寇侵占我家乡而义愤填膺呢?我是走投无路而无其法啊!我的家乡在辽宁大连,九·一八事变时,我不甘当亡国奴,冒死从大连逃到关内,我想报效祖国,却无门可投!且我又举目无亲,无计糊口!不得已,我只有回家乡。回到大连不久,日方军部得知我系日本法政科大学毕业,便强聘我为翻译。我这也是为糊口而不得已!但李长官,请你放心,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我是不会干对不起中国人的事的!”

李宗仁见何益之心地坦诚,便推心置腹道,“我看全面抗日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你愿不愿意替祖国尽点力呢”何益之毫未犹豫地说:“我如有机会替祖国报效,当万死不辞!”李宗仁见他出语豪爽,态度诚挚,便和他议定,要他做我方情报员,刺探日方机密。何益之一口答应下来。为便于联系,李宗仁又与他商定了一个假名:鲁文运。最后李宗仁提出拨给他一笔情报活动费,何益之却坚决谢绝道:“李长官看得起我,知我有一颗替祖国报效的心,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这以后,何益之就开始用心搜集敌情报,并一直和李宗仁保持着联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团长长官,又特地将何益之列为长官部直属谍报组第一组组长,取代号为:伟达。何益之则在上海法界,设立一秘密电台,将所获得的重要情报直接拍发回五战区长官部……

想到何益之冒着生命危险为五战区搜集情报,而又未接受政府分毫的接济,甘作无名英雄,李宗仁就不由得感慨万千:何益之完全出于爱国热忱啊!此等民族大义之精神可敬可仰!夜色扇着翅膀不知不觉飞到很深很深了,汉水那充满激情的奔腾声却越来越清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