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章自杀
“警官,是有什么需要了解吗?”陆副院长的身体看起来不容乐观,说话并没有很足的力气。
“您认识护士赵荣吗?”吴虞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陆副院长想了一会,“认识,是我院从前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后来辞职了。”
“她为什么辞职,你知道吗?我看到她曾经和一起医疗事故有关系?”
“我之所以记得她,就是因为她辞职这事儿,赵荣没打辞职报告,无故旷工半个多月,后来护士长找到我这里来,我电话联系赵荣,她才说自己要辞职。”陆副院长带了几分不悦的表情娓娓道来,“在那之前,有一台医院很重视的接生,赵荣资格比较老,医院特地指派了她去,没想到就是她出了问题。”
吴虞没做声,示意副院长继续说。
“产妇是我们医院附属的儿童福利院院长,但是赵荣却在操作的过程中配错了药品剂量,导致产妇生命危险。”副院长有点惋惜的语调。
“我想问一下,您记不记得十年前卫生局要求集中回收老式注射器?”
“记得……那年正值医疗改革,这种注射器引进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太好。”
“我在档案里发现十万支老式注射器,最后只收回了一成不到,仅仅一个月为什么消耗了这么多?”
“警官,你不知道,回收工作很艰难,”陆副院长摆了摆手,一脸无奈,“一支一块钱的批发价格,卫生局让五毛钱回收,很多私人诊所并不配合,工作难度很大,当时医院开会也不同意自掏腰包去推动回收工作。”
“会出现员工私藏老式注射器的情况吗?”
“绝对不会,”陆副院长摇头,“这种注射器又没销路,而且太好辨识了。”
“所以最后为什么是儿童福利院代为进行了这项工作?福利院财政还不如你们医院吧?”吴虞满心疑惑,这种事情太不符合常理了。
“我院下属的福利院负责人并不在医院里,而是一个民间教会的负责人兼职的,”陆副院长正色道,似乎非常尊重这个负责人,“这个教会的负责人在当时民间非常有威望,她带着福利院的孩子挨个诊所去回收,最后很多诊所甚至没要回收费。”
“这是个什么样的教会?”在吴虞印象里,民间教会大多是基督教。
“我不信教,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不是基督教,好像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国家批准的风俗演变来的教会,更多的还是做慈善。”
“负责人叫什么?”吴虞饶有兴趣,十年前他沉浸在案件里,很少顾及到家庭,更别提民间教会的运作情况了。
“徐丽。”陆副院长无情的扔出了一个让吴虞掉进冰窟的名字。
吴虞太熟悉这个名字了,无数个夜晚的梦境边缘都会邂逅的名字。
十年前,吴虞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刑警,高质量高效率的破案风评,被称为京南市公安局历史上最年轻的二级警督,一路升迁高歌猛进地到了副科级别,在大家都认为吴虞未来肯定会接任局长职位的时候,京南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5.29连环杀童案”。
——无人接送的小学生乃至初中生,在放学回家之后一个人开门,凶手尾随这样的缺少保护的儿童入室后杀害。凶手的作风非常干脆,下手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学生。抢夺没有反抗能力的学生的钥匙,打开家门,继而实施惨绝人寰的暴力手段,女童则会被凶手扒光衣服,但并没有实质性侵犯。杀害无辜学生之后,凶手还会戴着手套翻找家里的财物。
在警方前几次接到报警的现场,死亡的仅仅是学生,后来的几起案子愈演愈烈,凶手似乎是已经被鲜血蒙蔽了双眼,被学生的家长撞见之后,会连同家长一起杀害。
最典型的让人发指的一起中,32岁的单亲妈妈陆青带着11岁的女儿彤彤生活,而陆青的丈夫生前是京南市缉毒大队的一名优秀缉毒警察,在追捕犯人的过程中,不幸被流弹击中了心脏,后被追认为烈士。
作为烈士子女的彤彤经常受到警界叔叔阿姨们的关心,大家连同倪悦在内都很喜欢这个可爱聪明的小女孩,吴虞记得倪悦还曾给彤彤买了一套儿童读物。
一天陆青因为单位临时有事,提前把家中的钥匙给了彤彤,嘱咐她自己回家,不要乱跑。陆青虽然知道彤彤聪明懂事,但还是不放心,于是尽力提前结束了工作。回到家中,她发现屋内传来异样的声音,连忙开门,发现凶手正在扒自己女儿的衣服,顿时勃然大怒,与其殊死搏斗。
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陆青在丈夫殉职之前,也曾是一名人民警察,身手不是一般歹徒能匹敌的,但陆青却连同女儿彤彤一起倒在了血泊里。
通过十年前勘察现场的情况分析,陆青甚至没能和歹徒打斗几分钟就被击倒了。
当场毙命的警嫂,无疑让整个京南市警界都愤怒了。
尤其是缉毒大队,人人视死如归的捍卫人民利益和警察威严,想到自己殉职之后妻女可能会遭到这种惨剧,这任谁都不能容忍!
于是压力经过媒体新闻和报纸传播,人人自危,这一起连环杀人案带来的恐怖不亚于流行病症,它像潜伏在每个人的身边注视着一举一动。学校门口设立岗哨,老师护送、家长接送,学生的安全被反复强调。
在这种高度防范下,凶手很长时间都没再出来作案,但凶手也一直没有被缉拿归案。上面的压力给的很大,市民的目光也一直盯着吴虞和孙连诚的重案组,每天都有大批的记者堵在刑警队门口询问最新进展。
就在这些纷杂的声音之中,吴虞和孙连诚提出了手法分析,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犯罪心理学,对案犯的一切生活与举止特征,以及成长经历分析,最终吴虞和孙连诚达成一致——引蛇出洞。
吴虞根据犯罪心理学认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的目的也许一开始是冲动,但犯案的次数越来越多,凶手的杀人欲望就难以抑制,尤其是在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时候,他渴望犯案的欲望也达到了顶峰。
吴虞提出找一个孩子去当诱饵,有规律的往返学校和警方的设陷范围,从而在凶手出现的时候实施抓捕。
最终在一番激烈讨论与挣扎之间,市局做出了最终的批复,同意吴虞和孙连诚的引蛇出洞手段。但事情要做的极为隐蔽,毕竟这种手段传出去有点不人道。
用来充当诱饵的是京南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女童,13岁,是13年前被遗弃在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外的弃婴。
吴虞和孙连诚一连三天暗中观察,女童按照警察叔叔们教的那样子蹦蹦跳跳每天准时五点出现在小巷子里,并且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
第四天,终于,吴虞和孙连诚发现有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一直尾随着女童进入了楼道,在女童即将开门之前,形迹可疑的男子追上前去似乎要干什么。吴虞正想再多观察一会,孙连诚却动作迅猛地冲了出去,一把按倒了这名男子。
吴虞和孙连诚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抓捕这名嫌疑人的身上,没人注意女童已经悄然离开。
嫌疑人名叫刘天宝,是京南市第一中学的总账会计,负责管理分账和后勤物品的领取统计。
被捕后,刘天宝的情绪很激动,他极力为自己申辩。据刘天宝所言,他出现在那里是因为看这个小女孩面熟,脖子上又挂着钥匙,担心她会受到伤害,于是一路跟了过去,小女孩蹦蹦跳跳走的不慢,刘天宝是想告诉她注意安全,不要在脖子上挂钥匙。
然而这种主观的自我解脱说辞并未得到什么认可,孙连诚认为这是狡辩,连夜申请了搜查令去搜查嫌疑人刘天宝的家里。
在嫌疑人家里,孙连诚带领同事们搜到了一枚属于陆青的金戒指。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陆青的金戒指是在命案现场被歹徒翻走的,这种考究独特的花纹,是来自陆青信仰的道教圣地——蓬莱三仙山的一种珠子花纹,具有宗教意义,很好辨认。
刘天宝却说这个戒指自己从未见过,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家里。
根据银行账户情况调取,刘天宝的账户一直收人远远超过他的工资收入,刘天宝据理力争坦白自己在学校供职期间贪污。警方并未采信这种说法,因为刘天宝管理的账本看起来天衣无缝,并没什么纰漏和亏空。
吴虞认为可能抓错人了,或者是关键证据没有找到。但孙连诚对吴虞的想法完全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公众压力和领导的催促下,这件案子需要马上结案宣判,不能被嫌疑人的自我辩白混淆视线。
即使吴虞的年轻气盛表露无遗,但年轻人的锐气确乎是抵不过老一辈的威压。最终,刘天宝被作为重大嫌疑人提交公检机关,很快顺应民意被判处死刑。
而被判决死刑的刘天宝的妻子,正是徐丽。
吴虞清楚地记得,徐丽是怎样绝望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已经凉透了的茶水。在家属接待室,徐丽一直反复的叙述自己的丈夫是个好人,很喜欢小孩子,不会杀人……然而这些都是徒劳,当时怀孕七个月的徐丽即使说到口干舌燥,也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为一个已经定刑了的罪犯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