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章戏弄
“冒出一个有意思的新情报。”挂断电话后,朱勇对赵括说道,“法医们确实有了新的发现,我还以为又是些没用的讯息,大概只是需要归档处理一下就好,没想到还真有点用处。”
“怎么说?”
“案发时间,我们一直确定是在10月8号,这些是从死者遗体得来的讯息,这是不会错的,可是咱们的法医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点,死者身上的抓伤以及勒痕似乎是发生在10月7号,也就是说,这些伤并不致死,致死假象而已。”
赵括蹭地一下站起来,“这还没问题?我们调查了这么长时间的8号,不在场证明,惹怒了多少人,费了多少的心血,现在告诉我们死亡是在7号?”
“不不不,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朱勇解释说:“死亡时间确实是在10月8号,只不过身上的伤是在7号留下的,也就是说7号这天,死者方圆就已经被人抓伤,并且有人试图将他勒死,只不过方圆逃掉了,或者说是当时气闭,没有当场死亡,真正的死亡时间是在10月8号,这一点不会错。”
“那怎么办,又开始调查7号的不在场证明?”赵括苦笑,“这会不会太过于草率了,法医这帮家伙是干什么吃的,这么件小事也要出错,真是,是闲得太久,连怎么做事也忘了?这都一个月了才来跟我们说,这不是逗咱们玩吗!”
“也怨不得他们,法医上那些事你还不清楚么?”朱勇似乎有些高兴,“伤势造成的时间和死亡时间不对等,查起来原本就很困难,不过能查验出来就可以了,现在有这条新的讯息,我想案子会有新的进展。”
“照这么说,方圆死前就遭受过袭击,但并不致死,他当时没死,或者说是凶手故意没有当场将他杀死,而是进行虐打?”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凶手第一次就想至他置于死地,但方圆巧合地活了下来,他逃了出来,一直到江岸边,然而这时凶手已经发现他没死,追赶至此,将他杀死在江岸边,这才算是合理的解释。”
赵括抓了抓鼻梁,“那现在该怎么办?”
“走,去江岸!”
朱勇说着已经将衣帽穿戴好。
驱车来到江岸边,这儿曾经死过人的事儿似乎已经被民众所遗忘,遛狗的,散步的,还有放风筝的,挤满了整个江岸。朱勇观察着人群,大多在江岸上,也有少部分人冒险下了江岸,来到江边,这一片确实够开口,不过由于堤坝的原因,这一片是不开放的区域,围栏显然阻挡不了这些人。
赵括跟着朱勇下到江边,前面不远处便是跨江大桥,桥下满是一个个的桥洞,那一带没什么人前往,因为周围已经满是泥沼,若是陷进去,恐怕会有大麻烦。在周围搜索了一圈之后,朱勇并没有找到任何可以的地方,这里会是第一现场,应该会有其他收获才多。
燃烧衣物的火堆早已经消失不见,附近也没有任何的可以发现,朱勇不得已向着桥洞处进发。
“你确定要过去?”望着泥沼,赵括有些担忧。
“怎么?”
“那边可有不少人着了道儿,就因为那些泥沼,陷进去真是难受。”赵括解释说:“虽然下面会有水里地面,但上面满是淤泥,陷进去之后,走不动道儿,不至于说会死,但也……”
“我知道。”朱勇并不没有退缩的意思,“走吧,去看看。”
两个人慢慢地向着泥沼开进,空气里满是泥土以及垃圾的腐臭味,还有河水传来的腥味,隔很远便让人觉得有些作呕。朱勇眉头紧皱,倒不是因为眼前这些污秽,而是他的眼睛在桥洞下捕捉到了一个人影,什么人会在那种地方待着呢?
大约十五分钟后,两个来踩着泥沼,局里桥洞处不到五十米的距离处停下来,脚上粘黏着的泥土让他们前进困难,脚重得快要抬不起来。
“前边那儿,是个人在那里?”赵括问。
“好像是,躺着的,不过也可能只有衣服什么的在那里,其他东西都还看不清。”
“这鬼天气真是让人火大。”赵括望着天空,“这雾霾,看着天气好,其实雾霾还是重。”
“不错了,前几天才真是不好。据说有个化工厂给关停了,最近一直是它在作怪。”
“扯,一个化工厂能让一个城市这样,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好啦,先过去看看。”朱勇休息了会儿,继续迈开步子往前,“袁朗说的话确实有点道理,但是要我相信张明子没有嫌疑,我是决计不会愿意的。”
“你呀,真是老了不成,只相信直觉,人家都是越老越相信事实证据,你却相反,总是唱反调。”
“哈哈,说明我在逆生长。”朱勇的笑声戛然而止,之后他看着不远处的桥洞,表情变了,“那儿真的有个人。”
“嗯?”赵括朝着朱勇的视线望去。
跨江大桥的桥洞边缘躺着一个人,边上两张木板组成了个简易的窝。
是个叫花子?
朱勇加快脚步过去,赵括紧跟其后。
见着那个人的时候,朱勇有种说不出的恶心,对,就是恶心这个词,那个人似乎是个流浪汉,躺在一张草席上,边上有一床破烂不堪的棉被,看见朱勇的时候,他很是意外,挣扎着想要从草席上坐起来,但腰间好像没有什么劲力,只起来一半,又很快摔到草席上。
“你们……是?”
朱勇将自己的证件拿出来,放到他的面前,他看了一眼,会意之后,安心地躺下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桥洞下面可不安全?”朱勇其实想问:“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又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不过朱勇没有这么问,因为朱勇看到了很多的书籍摆在桥洞里,每一本上都带着淤泥,但与附近的东西比较之后,这算是保存极好的物品了,这也是朱勇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流浪汉的原因。
书籍可以为这个人发声。
“我……”他停下来,反问说:“你们呢,到这里来做什么?”
“我是市分局的刑警朱勇。”朱勇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同事,赵括。”
“纸上谈兵的赵括?”
“不是……”赵括否认。
“啊,开玩笑的。”他说话似乎很是费劲,“我叫王宏伟,是个诗人。”
“诗人?”赵括问。
“嗯,穷困潦倒的诗人。”
若是换作平时,赵括一定会追问下去,甚至要拿对方的诗出来读读,品鉴一下,但眼下三人都在桥洞,寒风吹着,案子也悬着,他实在没有心情这么做,况且这位老兄说话不怎么好听。
“你是一直在这里,还是刚来桥洞这边?”
王宏伟环视桥洞一圈,苦笑着说:“还看不出来吗?来这里快一年了,也不算离开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