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军——泰达十年最佳前卫
※孙建军
——泰达十年最佳前卫
8号孙建军,这个号码、这个名字对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的天津球迷都再熟悉不过。他曾是天津三星队悍将,是天津泰达队队长,是10号于根伟最好的朋友与搭档。在2008年泰达十周年庆典上,孙建军被评为“泰达十年最佳前卫”。难能可贵的是,现在孙建军作为泰达预备队教练,依然为天津足球奉献着自己的心血。
炉灰渣地出才俊
百余年来天津都是一块足球沃土,球员只要有才就不会被埋没,孙建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73年孙建军出生于天津市“足球之乡”河东区,小学二年级就入选河东区王庄子小学校队,逐渐展现出足球天赋。那时候踢球条件艰苦,学校操场都是炉灰渣子地,孙建军和小伙伴们爱踢球,顾不上那么多,每天踢得欢天喜地。在孙建军的记忆中,足球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童年生活。孙建军上四年级时,河东区业余体校成立1973年龄段足球班,蔺新江组队,贾树林、柳春华任指导,孙建军开始接受“三集中”训练。后来蔺指导上调到天津女足,足球班由胡凤山带队,代表天津打全国“希望杯”比赛,并获得冠军。
1986年,13岁的孙建军进入市体校,刚入校的他并不是被看好的苗子。“当时我身高才一米四七,而市体校优胜劣汰竞争残酷,我那么矮,理论上第一个就应该被淘汰下去,”孙建军说,“但凭借着一股敢拼能抢的艮劲儿,再加上服从教练指导的性格,最终我留了下来。由张亚男、吴泽民教练带我们,每年全国青少年比赛我们没有掉出过前三名,不是冠军就是亚军。”
孙建军
懊悔错失世界杯
孙建军不仅敢拼能抢,从小就展现出视野开阔、头脑清晰、奔跑能力强、技术出众的特点。从市体校开始,孙建军的足球之路开始变得顺风顺水起来。1990年孙建军入选朱广沪执教的国少队。1992年又顺理成章地进入朱广沪执教的国青队。1993年,20岁的孙建军入选戚务生执教的国奥队,同年进入天津一队。在成长的道路上孙建军信心满怀。
孙建军的赛场英姿
说起那段国奥队的经历,孙建军还有些许遗憾:“我们国奥队担负打预选赛冲击奥运会的任务,比赛在马来西亚进行。前两场我们一胜一平,最后一场对韩国,只要打平我们就能出线。不料当天下起大雨,裁判把比赛推迟了半个小时,最后我们输了个0∶3,距离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只差一步。”而让孙建军更为遗憾的是他短暂的国足经历。1999年年底金志扬来津执教,孙建军在甲a联赛中表现出色,如愿入选米卢执教的国足,还随队参加了在越南进行的亚洲杯预选赛,然而一次误会让他再没有回归国足。“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0赛季甲a,和北京国安队的比赛,我在比赛中头被撞破。后来国足要去塞尔维亚拉练,米卢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随队。因为头部缝针,即便随队拉练也不一定能上场,当时觉得去了也会给队里添负担,白白浪费国家资源,所以就选择留在中国训练。但是下一场国内联赛我又缠着绷带上场了,不知是不是米卢对我有一些误会,从那开始我就再没有入选过国足集训名单。”由于这次不大不小的误会,让孙建军错过了后来的世界杯预选赛,而国足这次杀入了韩日世界杯决赛圈。对此,孙建军至今懊悔不已。
甲a时代总关情
孙建军在“国字号”的不顺利只是过眼云烟,在他的记忆中,和天津队的队友们一起征战甲a联赛的日子才是最珍贵的。“那时候因为都是天津本土队员,所以战前根本不需要动员,到了赛场上大家都玩儿命,满脑子想的就是为天津的荣誉全力以赴。所有的球迷,包括现场的观众都给予我们鼓励和掌声。”
那个年代通讯方式还不发达,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赛前教练的动员也颇具年代特色。孙建军回忆说:“教练赛前总会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踢完比赛看看转天谁能上报纸,能将自己的名字或照片登在报纸体育版块最大最醒目的地方,以此激励大家上场全力踢好比赛。”
许多球迷可能还记得在甲a时代,每个赛季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场慈善赛。有一年孙建军代表天津三星队参加慈善赛,被评为最佳球员,现场奖励一辆摩托车。孙建军问主办方能不能把摩托车折现,主办方说可以,于是他就把刚获得的摩托车折现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孙建军的赛场英姿
绝佳拍档是根伟
从甲a时代到中超时代,天津队场上8号孙建军与10号于根伟的组合,总是能演绎出让球迷奉为经典的配合,至今仍有不少球迷对这对“最佳拍档”津津乐道。“我们俩同时进入一线队,他比我小一岁,最早我穿15号,他穿20号,后来我改穿8号,他改穿10号。我俩从入队就住在一个房间,平时经常聊天沟通,也常常会将训练的技战术融会贯通。到了场上有时候一个眼神,或者根本不需要交流,就能心领神会,完成许多默契的配合。”孙建军兴奋而得意地说。
每场比赛里孙建军主要负责组织传球,给于根伟和同伴输送炮弹。他脚下技术颇佳,善于跑动接应,打前卫又有一脚远射功夫。禁区前沿带球,然后果断一趟一射,皮球直入球门上角,这是孙建军的招牌式得分影像。
他说:“根伟的特点是能得分,带球突破衔接快。我是踢前卫的,他的进球除了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外,我传给他的球也比较多。”孙建军笑着说,“有时候开玩笑说,我能传好球,他能解决问题,应该是最佳拍档吧。我们俩一起进队,我2005年退役,他2006年退役,都是一晃的事儿,时间过得太快了。”
最佳前卫不虚名
2005年退役后,孙建军选择去天津商业大学深造,同时帮助天津商业大学组建了一支校足球校队。按照最初的意愿,孙建军本想留校当球队教练,但当时正好泰达俱乐部组建梯队,希望他能帮助带领梯队步入正轨,于是在2007年他来到了泰达预备队。当时左树声是主教练,他是助理教练,这是他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的第一年。其间孙建军带过1991—1992年龄段梯队,后来左指接替雅拉宾斯基到一线队,他又开始带1989—1990年龄段校队。然而正是带泰达预备队期间,发生了2009年山东全运会京津大战球员追打裁判事件。孙建军至今都在为当时的那批孩子们感到惋惜:“后来‘反赌扫黑’验证了当值主裁判的确存在问题,但现在说什么也没办法了。”离开泰达预备队,孙建军在乙级球队山东滕鼎担任过主教练,曾接替拜塞克出任天津松江队执行主教练一职,直到2016年孙建军才重返泰达,出任预备队教练至今。
2008年天津电视台推出“泰达十年”评选活动,孙建军入围“最佳前卫”“最佳进球”“最佳阵容”等多个评选结果。2018年是泰达20周年,如今若是再度评选,孙建军应该还有一席之地。
愿为津门育国脚
孙建军平时话语不多,聊起自己当年的神勇表现也是三言两语带过,但只要提到现在的泰达队、现在的天津足球青训,孙建军要说的有很多:“通过这几年青训工作,我觉得天津有好的球员,也有好的教练,重要的是能不能给这些人搭好平台。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面临资金、场地、生源等方方面面的困难,但是天津足球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当年球迷爱看我们踢球,就是喜欢那种硬朗作风,如果我们天津队还能延续这种作风,成绩应该会更好。我觉得不管来的是哪个地方的球员,应该让他了解天津足球的传统和底蕴。天津足球这么多年,声名在全国也是比较响亮的,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好的东西提炼出来,传给下一代。现在我带预备队,也总是给他们讲天津队的优良传统,足球除了技战术还有传统,天津足球有硬朗的作风和出众的脚下技术,没有作风,没有精神面貌,再好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发挥出来。当你表现出作风和精神,得到球迷的认可,输赢都是正常的。”
孙建军对带好预备队充满信心,说到自己的目标时他敞开心扉:“现在‘国字号’球队中几乎没有天津本土的孩子,我们感到痛心。希望通过我们这些人的共同努力和踏实工作,能为天津多培养出几个‘国字号’的球员。当然这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孙建军与荷兰友人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