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世彪——从学子回归足球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乔世彪——从学子回归足球

※乔世彪

——从学子回归足球

天津足球队战绩显赫时期的后卫选手乔世彪,是1980年夺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的天津队成员,由运动员成长为教练员、领队,到如今的天津足球管理者。令他自豪的是,他是以专业足球运动员身份凭借优秀成绩考取北京体育学院的本科生学子。

乔世彪小时候就读于南开区西营门外小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任绍靖看到乔世彪个子挺高,跑得也挺快,选他进了校足球队。西营门外小学的足球运动开展得比较好,参加区里、市里的比赛经常获得前六名,曾经输送过不少足球人才,例如陈胜利、袁国庆、霍建廷、许靖、赵树明等。小的时候父母十分希望乔世彪好好读书上学,并不支持他踢球,任老师多次到家里做工作才有了乔世彪后来的足球生涯。

1972年马宝林退役来到南开区体校任教练员,14岁的乔世彪是他的第一批学生。马教练培养的这批队员中后来踢到专业队的,除乔世彪之外还有赵弓、徐树刚、付立来、郁德生等人。1973年乔世彪小学毕业来到黄河道二中上初中,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步行三四公里去南开体育场训练,他和小伙伴们在辛劳中享受着踢球的快乐。1974年天津市组建青年队,教练利用业余体校比赛考察、选拔队员。乔世彪那时踢前锋,速度、技术都不错,被李朝贵教练选中。但新的问题来了,按照当时“上山下乡”的政策,家里第一个孩子可以留在天津,而他在家中排行第二,如果去体工大队踢球留在天津,正逢升学考试的姐姐就得“上山下乡”,就这样姐姐去了宝坻。每每想起这些,乔世彪内心总是感到有愧于姐姐,幸好姐姐后来通过努力参加考试得以回津。1974年年底乔世彪正式成为专业足球运动员,与他一同进队的还有陈金刚、赵弓、李纪鸣、王中立、陈玺波等。进队后不久,他改踢了边后卫。1978年,他又与陈金刚、李纪鸣、高俊亭等人调入一队。由于技术日趋成熟,乔世彪很快能上场比赛,为此他十分欣慰。

效力于天津队时的乔世彪

乔世彪踢右边后卫,有速度,能拼抢,由于脚下技术比较细腻,控球、盘带、助攻常常一气呵成。令他记忆深刻的是1980年。那年8月,他患上了带状疱疹,不得不在家中养病,二十几天没有系统训练。正在这时,教练从沈阳打来电话,让他带着装备火速奔赴沈阳驰援联赛。情急之下,由训练科长带领,他于转天下午抵达沈阳与队伍会合。当晚,严德俊教练找他谈话,让他转天在天津队对阵辽宁队的关键比赛中出场。考虑到天津队的荣誉,乔世彪没去想自己的状态如何,便一口答应。比赛在下午进行,双方对阵非常激烈,而那场比赛的裁判又出现重大失误,天津队进一球被判为无效,相反,辽宁队李树斌用手打进一球却被算作有效,比赛场面很是混乱。最终辽宁队以2∶1取胜。后来天津体委向国家体委提供了录像证据,反映裁判判罚的问题,经国家体委查证,当场执法的那名裁判被“停哨”好多年。那时天津对辽宁的比赛就像现在的“德比”一样,见面就死磕。乔世彪在那场比赛中跑动积极、拼抢凶狠,但由于二十几天没有系统训练,体能较差,加之天气非常炎热,体力严重透支。在回驻地的车上他就虚脱了,经过救治很快得以康复,于是又出现在下一场对北京部队队的比赛中。那时候的比赛都是土场地,恰逢雨天很是湿滑。北京部队队进攻,乔世彪一个铲球,北京部队队的猛将蔺新江跳起来没躲开,鞋钉正好划到他的下颚,顿时血流如注。大夫说这个地方不宜缝针,这个疤痕“记号”至今依稀可见。1980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乔世彪在30场比赛中出战14场,时隔20年天津队再次获得冠军。市里给了球队很多嘉奖,授予球队“劳动模范集体”等各项荣誉称号,在年底体委召开的表彰会上,因带病坚持比赛的事迹,乔世彪受到了表彰。

1985年下半年,乔世彪与高俊亭到天津二队支援该队打甲级联赛,最后获得第八名,而后他正式退役。当时很多外省市和部队球队都邀请他去发挥余热,他都婉言谢绝了。退役后的乔世彪本来有去足球学校任教的机会,但他选择了上大学。随后,他开始复习备考,刻苦攻读经常到凌晨一两点钟。在复习过程中,他扬长避短,主攻语文、政治、化学等科目,而数学因基础太差基本放弃。在考试前两个月,体委特意为这些退役的“老家伙们”组织了一个复习班,他也得以在北京体育学院集中复习了两个月。考试之前,北京体院的王民享教授对他说:“尽力考好,考不上再考虑给你办特招。”这句话虽然给他吃了定心丸,但他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入学资格。功夫不负有心人,乔世彪最终以五门功课298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体育学院,比录取分数线高出98分,为王教授“节约”了一个特招名额。

1990年,乔世彪结束了四年的寒窗苦读,圆满完成学业,被分配到天津市体委足球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青少年培训和竞赛事宜。当时体委足球办公室首创了由各个区体校组队参加的“小甲a”联赛,每周六、日进行主客场比赛。这个比赛被《体育报》所倡导和推广,并吸引了中国足协主管青训的朱和元特意来津考察。乔世彪每周都骑着摩托车奔波于各个赛场,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做的这些工作,日后被证实是有助于天津足球事业发展的。首届“小甲a”联赛中1981—1982年龄段的小球员曹阳、卢彦、韩燕鸣、杨君、曲波等一大批球员,日后都成为天津足坛名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天津足球基础的搭建及巩固起到了推动作用。

乔世彪(左)与前泰达队主教练内尔松(右)的合影

1998年乔世彪迈入他任教的重要时期。他先是到天津泰达队任青年队教练,与韩志强、袁国庆一起辅佐主教练张贵来,年底又到泰达俱乐部任技术总监,主要负责人才梯队建设和具体的训练比赛事宜。2004年下半年,俱乐部任命他为一线队领队,与时任主教练刘春明、助理教练刘学宇、守门员教练王建英等人搭班子。2005年乔世彪被任命为俱乐部副总经理,负责一线队建设和青训。他在队任职的那几年,泰达队的成绩基本稳定在全国前六名,一年第五名,一年第六名,最好的一年是第四名。那时球队中的本土球员比较多,加之引进了较好的国内球员吴伟安、蒿俊闵等人,俱乐部甚至有望通过两到三年的积累和完善,冲击冠军。

2007年刘春明辞去主教练之职,教练班子被调整,乔世彪回到天津足协。随后他被调到2008北京奥运会天津足球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赛会交通、线路规划、赛时停车管理等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乔世彪始终尽心尽力。他对每一条涉及的行车路线都去亲自考察,对每一条备用线路也实地考察,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因此赛后他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嘉奖。

2008年,乔世彪到足协担任竞赛部部长,负责天津全部成年赛事的管理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带领竞赛部的尤海波、杨光、蔡朝刚圆满完成了国际比赛、中超、中甲、市内比赛的接待、竞赛任务。2008年3月到11月,是他最忙碌的时候,部门上下都没有休息日。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国际、国内比赛任务,他多次到马来西亚亚足联总部学习,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充实自我。多年来他还受中国足协委派,担任全国联赛比赛监督,这也使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丰富了阅历。

2014年,乔世彪的职位又有晋升,担任天津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当职至今。怀念往昔,乔世彪不禁感慨,由衷言道:“2018年底我退休将及。从做运动员开始直到今天,我有幸为天津足球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几十年。因此我对天津足球的感情很深,对足球运动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任职抑或退休,我都会关心、关注天津足球事业的发展与复兴,也祝愿天津足球事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