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诗会 - 大宋教书匠 - 文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八百零三章诗会

李纲打了赵明诚后的几天里,书院倒是无比平静。

赵明诚和一起的几名太学生当时虽然说要回太学,但也就是一句嘴炮表达一下义愤而已。

他们还是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其实,汴京大学还是有着他们不愿意轻易离开的理由。

最重要的一点,太学和汴京大学互相交流的名额是有限制的。

如果随意放弃这样的机会,虽然不至于列入太学的黑名单,但也难免惹人非议。

退一万步讲,赵明诚如果因此一怒之下回到太学,那会被人说是打回来的,这个人真的丢不起。

如果真的回去了,钟粟也会瞧不起赵明诚,甚至可以断定,这家伙恐怕有渣男的潜质,毕竟后世记载了他弃城而逃的黑历史。

李纲经过了这件事情,显然收敛了许多。

最近在汴京大学校园碰见太学生,基本采取形同路人视而不见的做法。

赵明诚大概也觉得当时说话有点不够地道,并没有干出到处告状之类的举动。

平和的气氛很快被打破了,钟粟接到消息,赵佶突发奇想,居然要在汴京大学学田办一次诗会。

皇帝要搞这个,其他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这又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行为。

钟粟是地主,自然有很多事情要和他商量。

赵佶很快便召钟粟进宫商量。

“钟卿,你觉得筹办这样一场诗会如何?”

赵佶说完,一脸的满足。

“自然不错,不知官家还有什么想法,下臣这就去安排。”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钟粟倒是没多想,可在自己的地盘上搞这个,貌似是个不错的机会。

汴京大学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不妨再借着这个机会加一把火。

“那倒是不必,钟卿只需腾出一块地方,至于诗会的所有准备,自会有礼部去办。

这位就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钟卿大概还没见过。”

什么,李格非?

钟粟吃惊不已,这人居然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最近这是怎么了,先有赵明诚,后又李格非,有关的人物都聚在一起了。

这样太热闹了吧,看来这场诗会必定会大有看头。

钟粟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猜到旁边站着的人多半是礼部的,可万万没想到是李格非。

心中虽然惊诧不已,但还是不慌不忙地和李格非见礼。

李格非显然是这次礼部负责诗会的官员,赵佶让两人见面,就是有让两人具体磋商的意思。

一个诗会,也花不了多少钱,至少对于钟粟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

既然赵佶让礼部去办,他倒是省心了许多。

至于在广大的学田附近找一块地方,再也简单不过。

钟粟觉得,赵佶还真是有雅兴,居然要在室外搞这样的活动,大概是有亲近自然的意思。

两人又听了赵佶的一番各种要求,便出了延福宫。

“久闻钟侯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李格非一个老套的问候,钟粟客气了两句。

天气不冷不热,两人便坐在一处长廊里开始商议办诗会的事情。

听李格非一番介绍,钟粟才知道,赵佶其实都已经想好大体的方案,无非就是通知大家一下。

赵佶这家伙最近老是和钟粟泡在一起,对汴京大学的学田兴味越来越浓厚。

现在正好是初秋时节,各种作物早一点的已经成熟,晚一点的也快收获了。

赵佶显然想借着这个机会,一来可以玩玩,二来还可以检验一番汴京才子的水平。

此外,钟粟知道赵佶是个很迷信的人,对什么祥瑞之类的东西一直比较感兴趣。

这次借着收获季节办诗会,显然是为了图个吉利。

诗会的时间已经确定,赵佶认为七月半是个良辰吉时。

钟粟掐指一算,只有五天的准备时间。

虽然有些紧张,但既然是在室外举行,也少了各种复杂的规矩。

李格非对赵佶的想法领会得非常到位,赵佶对这次诗会的参加人员倒是有明确的说法。

凡是在汴京所属书院未中举人的人都可以参加。

如果这些人都来的话,人数会相当之多。

但李格非自然明白,这就是赵佶的一个想法而已,他才不会考虑那么多的事情,总之就是自己高兴就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