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一千亩地 - 大宋教书匠 - 文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七百三十五章一千亩地

“不能再多了,就一千亩。”

赵佶淡淡地说道。

“官家,当时你可是答应要给三千亩的,怎么一转眼就成了五百亩,这折扣也打得太狠了吧?”

钟粟现在才不会客气,赵佶这次一趟视察,可是得到了无数的好处。

自己大量的专利要无偿供应给大宋使用,何况这些地又不是白送的,租来的而已,还得交租子。

钟粟已经多次从皇室敲诈勒索土地,虽然说是租,但大家并不愿意。

可是钟粟每次要租的理由总是非常充分,又不得不答应。

就像这次,人家是要用来培养高产作物的,一旦培养成功,那是要造福大宋的。

大宋皇室自然可以优先享用,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好事。

可人的心理就是很奇怪,所以后世才有了叫好不叫座的说法。

看着赵佶一脸的无可奈何,钟粟还想再压榨一下试试。

“太狠,这话用在你身上再也合适不过吧,好歹也是我大宋侯爷,还是三家书院的山长,读书人怎么老是扎在利字上。”

赵佶觉得钟粟只要一和钱挂钩,智商情商都用暴涨,谈判能力自然会得到强大的加持。

所以他只能站上道德的制高点进行引导,至于有没有用,那就不好说了。

“我谋小利,大宋获得大利,这可是千秋伟业,官家可要想清楚了。”

钟粟说完,赵佶一口茶几乎要喷出来了。

为了几百亩地,居然都扯到千秋伟业上了。

赵佶觉得,这事情压根就应该丢给曾布这样的官员,自己亲自谈判实在太郁闷。

明明是自己在想办法给钟粟争取地亩,现在却像是自己欠了钟粟钱似的。

好像也没错,钟粟都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自己为钟粟争取一些地好像也没错。

“钟卿,其实你也不急于一时,这一千亩先种,其他人看到了好处,说不定会争着把地交给你的。”

赵佶灵机一动,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钟粟却是看出来了,赵佶是真没有办法了,这已经是他动员力的极限。

事实上,加上这一千亩地,他已经手握两千亩的土地,早就超过了用来培养种子的数量。

大宋富庶,皇家宗室更是握有大笔的财产。

平时觉得无所谓,但要让他们把这些地租出去,他们一下子就变脸了。

赵佶现在初登大宝,这么一番搜刮,他也算是费了好大的功夫。

好在钟粟那些高产作物他心里多少有点数,他也想放开手脚让钟粟去干。

如果真能在大宋得到推广,说成千秋伟业一点儿也不夸张。

钟粟觉得地的问题就这样了,赵佶和自己比较认识的早,才会这么好说话。

如果换做其他人,自然是规规矩矩的君臣之道,哪会出现这种讨价还价的情况。

事已至此,他觉得也不为难小赵了。

“印刷术这些,都写在札之里,官家看着办吧。”

钟粟说着,将一个薄薄的小册子拿了出来。

赵佶一看,喜出望外。

有了这次汴京大学视察,赵佶才算是搞清楚了一些情况。

大宋朝廷的将作监军器监同样存在,只不过不同的是,钟粟的这几家学院。

尤其是理工学院、兵工学院主要负责研发,而量产的事情自然是将作和军器监的事情。

想想这样做也没错,倒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这只能说是一种规矩。

钟粟只是臣子,如果把量产的权利也全部交给了他,弄不好会有尾大不掉的可能。

先帝赵煦能够这么考虑,自然想到了更多。

到了赵佶,这样的政策也只能贯彻执行。

当然,因为汴京大学有大宋禁军驻扎,适度保留一部分兵器也是允许的。

钟粟心满意足地拿到了地亩离开后,赵佶却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开始隐约感觉到,钟粟在帮自己谋划一步大棋。

硬要跟向太后争锋,只会引发皇家的内乱,最终损害的还是大宋的利益。

甚至还有可能会有一些跳梁小丑乘机谋取利益,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如果碌碌无为,显然也是不行的。

当初议定赵煦的**人时,就有人提到了其他皇子。

虽然自己已经登基,但如果毫无作为,必定会出现一些杂音噪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