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彩头 - 大宋教书匠 - 文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五百六十六章彩头

朝堂的死寂始终需要有人打破的,赵煦虽然略显尴尬,但还能再忍一阵儿。

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也会受不了的,弄不好笑场的可能性都有。

“既然大家都不说,我倒是有个想法,钟山长为人机变,加之有前次应对辽国使者的经验,听说这次来的仍然是耶律真松,不如还是让钟山长继续担任管勾,应对辽国使者吧。”

其实不少人都在这么想,但更多的人觉得,契丹使者上次被成功忽悠也许有运气的因素,这次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耶律真松既然敢第二次出使大宋,肯定已经有了对策,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如果没有任何手段,难不成二次来找死吗?那这人的智商就真正堪忧了。

可继续推荐钟粟去担任管勾,又觉得堂堂大宋难道没人了吗?每次都这个人。

再说,钟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他现在在赵煦跟前混得风生水起。

万一胡乱推荐,被钟粟记恨的话,犯不着啊。

可章淳却没有这么多想法,只是他不想太冒头,看到一度冷场,最终还是憋不住开口了。

“哦,张相的意思,还是让钟卿去应对,那钟卿是怎么想的?”

赵煦觉得今天这朝会有意思,半天出来一个说话的,也没有什么新意。

“支持率太低了啊,大家都想了半天,张相总算想到了我,看来其他人还是有更为合适的人选。”

钟粟懒洋洋地回答道。

这话一出口,很多人都憋着笑。

不就一个管勾嘛,当然也挺重要的。

可再怎么重要,也不至于来个三次三让吧,赵煦也失笑不已。

可这话赵煦还真没法接,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扫来扫去,难道就没有一个救场的?

“钟山长,你恐怕想错了,其实你是众望所归。

大家原以为你必定会毛遂自荐,所以都在等你说话呢。”

曾布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沉默了。

钟粟在心里默默大骂不止,人老成精啊,这话说的滴水不漏的。

还众望所归,明明就是怕得罪人怕担责任,居然硬是说成了众望所归。

你才众望所归,你们全家都众望所归。

居然还说我会毛遂自荐,我有那么不要脸吗?你那只眼睛看到我要毛遂自荐了?

老家伙实在不像话。

“是啊,钟山长上次智挫辽国使者,我大宋因此扬眉吐气,这次出手必定会马到成功的。”

户部侍郎蔡京这家伙看到时机成熟,也不忘赶紧说了一句。

紧接着,连续几位朝臣都表态,认为钟粟再次充任管勾一职再也合适不过。

钟粟苦笑,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墙倒众人推吗?

“钟卿,看来此事非你莫属了,众卿家看了还是有眼光啊。”

赵煦笑呵呵地看着钟粟,他这么一说,差不多就算是代表了朝廷的决定。

“官家,臣冤枉啊,第一次成功,第二次未必一定成功。

我倒是觉得,我大宋朝中人才济济,小子每次去,恐怕真会被认为我大宋无人了。”

钟粟可不想每次说去就去,没有好处的事情,或者说好处太少的事情他是不愿意干的。

“钟卿这话是没错,不过目前看来,你来应对辽国使者,还是最好的人选。”

赵煦笑呵呵地说道,他已经笃定,钟粟无非就是谦虚一下,给他这个机会。

“官家,能者多劳也是应该的,不过每次都是小子去,是不是应该有点彩头?”

钟粟说完,朝堂之上哄堂大笑。

一个和外国使节谈判差事,当然不是小事,但绝对是很严肃的。

可钟粟这小子居然想要彩头,按理来说,事情办好了,官家有赏赐也是应该的。

可是这家伙还没办差,居然就开始讨要彩头,有点过分吧。

还有就是,这小子居然说自己能者多劳,什么意思,难道其他人都是饭桶吗?

说来说去,和九五之尊这样说话,在大宋历史上钟粟恐怕是第一人。

不过别人这么说了,大家可能会觉得太夸张,但钟粟说了,大家也就笑笑而已。

赵煦更是乐坏了,也许会有人觉得钟粟这话说的不合时宜,这样的人来接待外国使节,显然不太合适。

可赵煦却已经明白了,这家伙这样说,其实已经说明,他成竹在胸,交给他一定没问题。

“想要彩头,那你先说说,想要什么彩头?”

赵煦这么一问,众人都来了兴趣,不知道这小子会要什么彩头。

“官家,各位,你们也看到了,我到处办书院,各种开支都很庞大的,到处都得砸钱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