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伪教徒
下午三点半,刘猛等人上了小汽车,完成了买牛任务,开始返回矿区。
一路无话。
小汽车回到矿区的时候,运牛的中年男人已经把牛运到。几名矿区工人和护卫帮中年男人卸下牛,并把牛松绑拴到了一棵树上。
“走走走,我们去看看刘总买得牛怎么样”张全催促老孙头。
老孙头仔细检查过那头杂毛公牛后,眉头皱了一下,面色有些担忧,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就是宰牛。
冰箱里又填满了牛肉。宰牛的内脏、牛头、牛皮和四只牛蹄,老孙头都没要,全都分给了工人和护卫。
直到后来这件事过去了很久,老孙头才告诉大家,其实那头杂毛公牛应该是被毒蛇咬了。刘猛被卖家给忽悠了,毛毛杜本就呆头呆脑,根本就没发现问题。
听老孙头把实情讲完,张全和刘猛不禁感到一阵后怕,他俩都觉得这个老狐狸,胆子是真的大!
好在直到牛肉吃完,大家身体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阿拉哈!阿拉哈!”
村里教堂顶上的大喇叭,每天清晨五点准时发出召唤信徒的祈祷声。
伊斯兰教统治着从中东到非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地区。
伊斯兰教的信徒叫做穆斯林,信徒之间以兄弟相称。
对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非洲,一种平民宗教就很符合本地人的精神需求。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黑人都是穆斯林,有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黑人信奉基督教,只有极个别的黑人不信教。
矿区大部分的黑人工人都是穆斯林,他们每天的清晨、中午、傍晚都要跪拜祈祷。还有个别虔诚的穆斯林,每隔一小时就要祈祷一次。
黑人穆斯林,祈祷之前会用水清洗脸和手脚,然后有条件的在一块儿空地上铺上毯子或者其他可以行跪拜之礼的垫子,嘴里念着“阿拉哈”,双手合十抱在胸前,双膝跪地,紧闭双目,头向上仰着,接着双手匍匐,脸朝地面,如此反复多次,大概持续十分钟,一次完整的祈祷就算完成了。
不过,这里的信徒并非都是真正的信徒,有一些是打着宗教信仰的名誉进行欺诈和盗窃的伪信徒。
多哥作为黑人经理,他的收入在矿区的所有黑人中可以说是佼佼者。他管理的黑人矿工,大部分都是穆斯林,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管理宗教信徒,至少在这个非洲矿区是很难的。
多哥经常跟工人们一起祈祷,有时表现得还必须比工人更虔诚,这让他获得了工人们的尊敬和支持。
有些时候,多哥会利用宗教信仰对工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人们尊称他为“偶噶”,意思是领导他们的人。
本地的穆斯林,他们相信一切的获得,都是真主的恩赐。
有一次,有个勤劳的工人,当月加班次数很多,发工资的时候,老孙头觉得他表现不错,于是多给了他很多奖金。当这个工人拿到奖金的时候,他既不感谢老孙头,也不感谢自己,而是噗通跪倒在地,嘴里不停的说着“感谢真主的恩赐!”
这件事让老孙头很是不爽,明明是工人靠自己的努力和领导的认可获得的奖金,可工人偏偏不谢自己,不谢领导,竟然感谢所谓的“神”!
信奉宗教,应该是给人精神寄托和安慰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愚化人、统治人的手段。
还有一种信徒,他们利用信仰,口口声声对所谓的“真主”发着誓,却做着诈骗偷盗的肮脏事,做完以后再祈祷“真主”的宽恕和原谅。
村子的教堂里住着一位年长的宗教头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按时通过大喇叭播放《古兰经》。
有一天,张全问多哥“这大喇叭里念的经文,你能听懂吗?”
多哥摇摇头,说道:“不需要听懂,只要跟着读,能记住就行!”
村里那位年长的宗教头目地位很高,所有的穆斯林见到他,都要跪倒在他面前,把手放在长者的脚面上,闭着眼睛仰起头。这时候宗教头目会把手在下跪的人的头上摸一下,表示真主对他的爱护和赐福,下跪者才会起身。
这位年长的宗教头目,早年曾去过圣城麦加朝拜,回来后就被人们尊称为“阿拉基”。
想要成为人们尊敬的阿拉基,只有去到圣城麦加朝拜过才有资格。
本地黑人对宗教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虽然他们生活的穷困潦倒,但对于祈祷和信仰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
矿区里很多黑人的房子都是用高粱秸秆搭建的茅草屋,即使条件如此之差,他们也会凑钱买建筑材料,做一个专门用来祈祷的朝拜坛。
朝拜坛,用石块围成一个心形,再用水泥把石块黏在一起抹平,最后再用水泥在心形里打上地面,一个朝拜坛就做好了。一般的朝拜坛一次能容纳七八人同时做祈祷,有的小一些,一次只能容纳三四个人同时祈祷。
“老板,我母亲去世了,我要请假去参加他的葬礼”一个工人到办公室请假。
“你的哪个母亲?”老孙头平淡地问。
“我的第二个母亲”工人回答。
老孙头准给他两天事假,工人在得到允许后仍然站在那里不肯离开。
“还有事吗?”老孙头问。
“我想借钱,你知道的,我母亲去世是需要钱的”工人解释道。
“借多少?”老孙头冷冷地问。
“五十万块”工人答。
“不行!最多借给你五万块!”老孙头坚决地说。
“好吧”工人回道。
同一个工人请完假回来没几天,又到办公室请假。
“老板,我母亲去世了!”工人对老孙头说。
“这回是第几个?”老孙头见怪不怪地问。
“第五个”工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