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朱瞻言
看到是书包哥回来了,周太妃很高兴,当下急走几步迎了上云。
随行的长侍笑着说:“娘娘,凤驾威仪”。
“说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迎接功臣重要,昔日曹阿瞒闻”徐书来,慌得连鞋都不曾穿,哀家又有什么凤驾不凤驾的威仪可摆呢。
周太妃苦笑着说了几句,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她也明白了,书包哥是个好人,要不然谁会跟着她们娘俩跑前跑后的。
要知道,自从小周王退位以来,原来那些大周的臣僚一个个见了他们,就象躲闭瘟疫一般,不要说是陪着他们千里而行,就是找他们办点事都难。
要说谁亲谁近,那是谁肯帮助自己谁就是好人。
“娘娘,叔宝参见太妃娘娘,愿娘娘凤驾安康。”
书包哥也很激动,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太妃娘娘的礼遇。
真是有点太激动了,他趋前一步,就也下跪行礼。
这也是书包哥第一次象模象样的使用这些礼节。
对于他一个现代文明人来说,使用这些礼节确实是有些难为他了。
“免礼,平身。”
周太妃急忙摆手,示意他起来。
“这位是”周太妃注意到了凤九鹏,只见他高高扬起的头,有一种居傲之情,确实是不同一般。
“凤兄弟,给点面子,别让老哥太难看.”
书包哥拉了拉他的衣服,近乎哀求的说。
“唉,算我欠你的,还你了”凤九鹏不太满意书包哥的表现,让他给人行礼,这对有着高贵机,血统的凤九鹏来说,简直比杀了他都难。
走过去,略微低了一下头,双手一抱拳,口里没什么好气的说了一句:“太妃在上,凤九这厢有礼了。”
免礼,免礼,凤公子那里人士,真是一表的好人材。
看到面前这全长相俊美的少年,周太妃心情大悦。
她忙传令让人在在帐内排摆酒宴,请书包哥他们入席。
周太妃见到本地砦主朱瞻言,更是欣喜,要知道他们到了南番城,以后就要值着这里的黎民百姓生活。
官是民之父母,那民又何偿不是官府的衣食父母。
而朱瞻言一见到周太妃,他就满脸流泪,扑通跪倒在地,哭泣着说:“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我总算是又见到你了。”
“你,你是那个”周太妃一时之间想不起眼前这个半百的男子是何人,更不清楚他怎么看上去和自己很熟悉的样子。
“太妃娘娘,我是朱瞻言啊,你把我给忘记了吗。”
“瞻言,瞻言”周太妃在心里念了两遍,她心下一喜忽然想了起来,是的,朱瞻言,他是那个因为打死人被发配三千里的朱瞻言,有一年因为和邻居争地发生了口角,继而误伤了人,被抓进了大牢里学,判了死罪,只待秋后问斩。
那时候周帝倘未继位,只是做一个刑域巡检。负责勘验和种刑狱官司。
那一天查到了他的头上,经过实地勘察,朱瞻言虽然打死了人,却罪不在他,而是邻居势强,要强取他的宅院,一时气恼才发生争执。
而就要推搡之间,那个人脚步不稳,跌倒磕在了墙角上,更不巧的是那墙角上有个突起,刚好碰到了他的后脑上,
更巧的是,房上的瓦掉了下来,直接就把人给拍死了,这下人家那里肯依,告到官府,非要他偿命。
寻当地官员又贪了人家一些银钱,就把他抓进了监牢里,判了个斩监候,等待着秋后处绝决。
那时节,他是真正的感到了无望,家时不多的钱财也都因为打官司花了个净光,他整天就昐着早点死了才好,免得自己遭心。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那时候正值柴王担任刑官,视察刑狱,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将他改判了流行,制配三千里来到了南番之地。
大该过了几年,柴王登极大赦天下,朱瞻言从牢里放了出来,他有心回到中晟神州的家,但是千里迢迢,他一没路费,二没脚力,实在是回不去啊。
走出牢城营,无处可去的他,讨起饭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就这样又过了大约半年多,有一天他讨饭来到了土瓦砦,正赶上老砦主在为自己女儿抛彩招亲。
当时的那份排场,至今想起来还让人惊叹不已。
当时的抛彩招亲是在宽大的打谷场上。
高搭着彩台,左右各有一个一个红色长条的喜联,上联上:没金没银别没才,
有德有品有运气。
横披上写着:就你有福。
那一次朱瞻言也真是紫气东来,运气好到了爆棚。
一个绣球众多人抢,转来转去竟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就这样朱瞻言留在了这里,一晃过了一二十年,现在连他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
而每当逢年过节,他都要摆上一桌,请恩人共度佳节,
何曾有过半点的怠慢,而他这所以认识周太妃,就起来,还当成是个有意思。
朱瞻言的事当年很多人知道,尤其是东平中晟城的人,那可是家喻户晓,没有人不知道的。
家里的亲戚来访的时候,也是把这件事当成个笑话讲给了周太后听。
周太后宅心仁厚,听到了有人受了如此冤枉,那能不管,让人受罪,于是她就在柴王的耳边,用温声软语,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柴王,从而挽救了朱瞻言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