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着实不是良配
苏明章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见惯了沙场铁血,血迹斑斑,绕是如此,心中仍是郁结于心,苏仲御在他的孩子中最是性情温和,不太想是将军府能出的孩子。
梧阳看着苏予柒一直在梦魇,心疼的摸了摸她的脑袋,把脸贴在苏予柒的脸上,这才让苏予柒安静了下来。
丧事办的风风光光,大冢司过来超度三日。
一片气派的府内也是沉静了下来,皇帝陛下体恤,便让皇子们先不要去将军府。
苏予柒第一次面临真正的生离死别,她到现在也不敢相信,那个温润如玉的二哥不见了,她以后再也再也见不到他了,苏予柒鼻间一酸,把头蒙在被子里抽泣,有些东西越想抓住可无力的毫无办法。
苏予柒想着,在未来的有一天,她也会像苏仲御一般,她第一次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原来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彻底的消失是这样的,原来她也会消失。
原来二哥真的不见了。
若是她消失了,若是到了二哥那边,那也不是很可怕了。
苏予柒哭累了,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每日都去梅园摘一枝新鲜的梅花来装饰苏仲御的祠堂。
苏予柒浑浑噩噩,觉得世间也不过如此。
梧阳很是担心,便让苏伯直和苏叔允多多盯着些。
奇怪的是,苏予柒变得很是听话,骑马射箭,舞刀弄剑,任真至极,只是脸上鲜有笑容。
除了每日都会去摘梅花之外,几乎从来不提苏仲御。
越是如此,梧阳越是担心。
“柒儿,四哥带你去听戏。”苏叔南拉着苏叔越一同,想着带苏予柒放松一下心情。
苏予柒也没有拒绝,跟在他们后面,苏叔南见她走得慢,没忍住上前,“要不要四哥抱着你。”
苏予柒摇了摇头,抬头看着他们目光清澈,“二哥不许你们抱。”
这话一出,苏叔南和苏叔越均是愣住了。
苏叔越伸出手牵着她,“二哥也说,要拉着柒儿的手,不能松开。”
苏叔南眼眶一红,连忙背过身去,见苏予柒如此,更是难受。
这段路走的好长,长的苏叔南在后面看着苏叔越牵着苏予柒,那么的遥远。
苏叔南紧跟着步伐,拉起苏予柒的一只手,低沉道,“哥哥们永远都在。”
苏予柒微垂下眼帘,很是小声的嗯了一声,似乎这么短时间,苏予柒便是长大了。
苏叔允几乎不见人影,苏予柒也是自顾自的练武也不用督促。
前院的学堂也是开始了,余一定好几次都来找苏予柒,可都被拒之门外,他知自己亲人离去的痛楚所以他更是知道如今的苏予柒是多么的难受,他作为她的未婚夫婿,自然是有义务去照顾她安慰她。
“你是谁?”
少年穿着紫色锦袍,印着不知为何名的花的金线,腰带上挂着一枚形状月牙的吊坠,倒是很稀奇,少年头发束于金冠中,眉目如剑略带犀利,脸庞稚嫩却有丝英气。
苏予柒正坐在前院的花坛边上荡着两只脚,扭头看着那花坛中仅有的一片花色,见有人询问,这才回头看了一眼,又把视线转了回去。
少年拧了拧眉心,随即恍然大悟,“这里是将军府,前院学堂中都是男子,而你在这里如此行事,想来便是将军府嫡女苏予柒了。”
“知道便知道了,为何还要说出来?本小姐现在可没有心情尽地主之谊。”苏予柒冷淡的开口,那日入宫,就见那众人拥簇而来的那紫衣少年,不就是现在正站在这里的人吗?
宣挽歌听了此话,诧异的询问,“你知道我是谁?”
苏予柒并不想回答如此简单的问题,便没有理会。
“我家公子在跟你说话,就算你是将军府嫡女,你也……”
宣挽歌身后一瘦弱男子应是他的下属,这话音刚落,便被宣挽歌制止住了。
宣挽歌双手抱拳,“手下无意冒犯,七小姐应当不会介意。”
“宣国三皇子宣挽歌。”苏予柒偏过头看着他,“主动入天启为质,想来你的如意算盘也是打得很好的。”
宣挽歌愣了一下,随即探究的上下打量了一下苏予柒,嘴角边扬起一抹笑意来,“都说你是这凌安城最富有才名的才女,本殿下看着着实如此。”
苏予柒并不想跟他有牵扯,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柒儿还有事先离开了。”
宣挽歌看着苏予柒离开,微摇了摇头,觉得如此天资聪颖的女子才配得上自己的至尊之位。
与宣挽歌的一面之缘苏予柒并未放在心上,殊不知已经入了这位宣国三皇子的眼。
苏予柒正要回去,便看见路上躺着一人,连忙跑过去一看,是余一定,此刻他脸色发白,疼痛难忍的捂着腹部似乎在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苏予柒连忙叫人,这才把苏叔越引来,把余一定安顿好,请了大夫过来。
大夫看了一下,脉象平稳,并无大碍。
余家老夫人这才偷偷抹着眼泪叹气,庆幸余一定没事就好。
余一定醒来也毫无异常,倒是安慰起了苏予柒来,也不算是安慰,他只是告诉苏予柒自己失去父亲的时候自己是什么心情,表示可以和她感同身受。
余一定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
苏予柒看着极力的揭开自己的伤疤想要宽慰她的余一定,噗嗤一声便笑了。
余一定看的楞楞的,随即脱口而出,“柒儿笑起来还真是好看。”
被夸好看也不是第一次了,可苏予柒听着倒也是满心欢喜。
余家老夫人还特意牵着苏予柒的手,郑重其事的把一个碧绿镯子放在苏予柒的手中,语重心长道,“余家小门小户,着实是高攀了,可到底我老妇活不久矣,而一定这孩子无亲无故,就算不能承了婚约之美,也是在将军府内并不委屈,这镯子是我祖父传下来的,不贵重但却珍贵,老妇把镯子给七小姐,属意是希望七小姐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