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 我渣过的病娇称帝了 - 延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4章

五月中,正是骄阳似火的时候。

近来京城十分热闹,分封在外的王爷们陆陆续续进了京,来参加先帝的生祭之礼。

近来的朝堂也十分热闹,眼见萧元翊迟迟不归,大臣们纷纷上书皇帝,要求治其藐视皇权之罪。

眼看三日后便是祭礼,这日下了早朝,皇帝亲临寿安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自打去年太后薨逝,太皇太后其实已经鲜少在人前露面,多数时间都居于自己的宫中养老,诸如除夕元正中秋一类的宫宴,根本不会现身,连宫中太妃嫔妃们的请安也都免了,因此外界其实已经许久未见她。

皇帝其实也有日子没来了,这时候踏进宫中,见太皇太后的早膳才刚刚撤下,老太太正在暖榻上饮茶。

老太太的精神头还不错,虽身着朴素宫装,但鹤发童颜,宛若老神仙一样,自带一股子尊者的气势,叫皇帝也不由得从心间生出震慑之感。

皇帝问过老太太好,又假意轻松般笑问,“许久未来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近来胃口可还好?御膳房做的可还合您心意?”

却见老太太叹了口气,道,“厨子都是好厨子,不过是哀家年老了,吃什么都淡了,辜负了他们的手艺,不过说来,也是难能再碰上一个像那丫头似的巧手,样样都能做到人心里。”

老太太话里的“那丫头”是谁,有记忆的人稍稍一想便能知道,皇帝当然也是有记忆的,稍稍一顿便想了起来,那是他当初原本唾手可得,却被萧元翊半途抢了去的姜穂儿。

关于他们仨之间的事不说也罢,毕竟有损天子威严,皇帝有些尴尬,微微咳了咳,想把这话题避过去。

哪知太皇太后却偏要给他难堪似的,忽又问了一句,“对了,那丫头现如今怎么样了?她又没跟那臭小子,后来却是又去了哪儿?”

这叫皇帝又是一顿。

他此前好不容易打探到姜穂儿的踪迹,哪知道待要去抓时却叫她跑了,这叫他如何答得了老太太?

遂只好装糊涂道,“天下之大,总有她的容身之所。”

老太太大约是听出了他的窘意,这才终于挪了话题,问他道,“今日陛下怎么有空过来了?莫非有什么事?”

皇帝平白被奚落一通,心理正憋着火,便也直白应道,“确实有些事要同皇祖母商议。”

太皇太后心间微顿,面上却假意好奇,道,“何事?陛下但说无妨。”

皇帝开口道,“皇祖母应该知道,去年秋起,北境战事爆发,朕命镇北王迎战,又从京中加派督军将士,端王世子萧元翊于元正后领督军一职赶赴北境,距今已有半年之久。”

太皇太后颔首,“哀家记得此事,他当时领命出发,连同哀家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皇帝续道,“元翊带领京中三万将士赶赴疆场保家卫国本是功臣,朕亦打算待他凯旋,定重重褒奖,谁料他如今竟拥兵不归,眼看归期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还在路上拖沓,眼看连三日后先帝重祭礼这等重要的日子也故意要错过,朕身为天子,虽顾念同祖亲情,但总不能置朝廷法度于不顾。”

这便是皇帝今日的目的,他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来告诉太皇太后,萧元翊惹急了他,他要翻脸不认亲情,就看老太太是什么意见,到底支不支持他。

毕竟,萧元翊可是老太太最偏爱的孙子。

他料定老太太会为萧元翊求情,果不其然,待他话音落下,就听老太太叹道,“这混小子从前是不像话了些,但总归事出有因,哀家听说一路天气不好,他要考虑那三万多人的安全,陛下可否网开一面?”

太皇太后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试探的看向皇帝,谁料却听皇帝坚定拒绝,“请皇祖母恕罪,非朕不给他网开一面,实在是皇权不容蔑视,朝廷法度不容人随意践踏。”

语罢为了替自己开脱,他又道,“他做的事众人看在眼中,不瞒您,近些日子屡屡有大臣上书,要求朕派兵将其捉拿归京受审,眼看天下民怨至此,朕若再徇私不加以理会,岂不会寒了大臣们的心,从而影响祖宗基业?”

他振振有词,看似光明正大,也看得出势在必行,老太太沉默一阵,终于又开口道,“既如此,却不知陛下要如何定他的罪?”

皇帝态度坚决,“拥兵不归,抗旨不遵,按律当斩,朕会派兵前去,现已劝服为主,如若他及时回头,朕会从轻发落,但如若他执迷不悟……还请皇祖母到时莫要怪朕不念及亲情。”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又问,“那端王呢?”

皇帝道,“虽说萧元翊自小乖戾,又常不在府中,皇叔这个父亲的确不好管教,但无论如何,他有教养之责,且这等大事,若不公正处理,唯恐遭天下诟病,因此,朕会将端王府封禁,直到萧元翊这个罪魁祸首归京认罪。”

太皇太后没说什么,只道了句,“既已经决定好,陛下自己拿主意吧。”神色却是失望至极。

皇帝并不让步,道了声是,就起身行礼,出了寿安宫。

不过一个时辰,一个讨伐令便从御书房里下了出去,有武将钱成义领三万兵马,赶往鹿州捉拿萧元翊。

与此同时,他也没忘了把端王府所有人都软禁了起来。

而他之所以这么快的下决定,与前些天的犹豫截然不同,不过是因为他已经亲眼见过了东陵王,并确认其并未带什么兵马。

既如此,他也就不再瞻前顾后的畏首畏尾了,正好趁此机会,将萧元翊这个祸害一下除了去。

~~

鹿州距京城不远,那钱成义领了兵马,不过一日的功夫,就到了鹿州。

钱成义立功心切,二话不说就宣读圣旨,要捉拿萧元翊,而萧元翊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跟其对抗起来。

只奇怪的是,说来他领的也是朝廷的兵,却不知为何,此时却都死命为他卖命,眼看打了一日,钱成义也没捞着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钱成义很急,又令晚间继续开站,而收到消息后,青桐立刻来请示萧元翊。

“爷,今晚可还要迎战?”

萧元翊语声坚定,“迎,可告诉将士们,放心与他们抗,明日再不过一日,他钱成义就得撤兵。”

两日后便是先帝祭礼,东陵王与大堂兄准备充足,狗皇帝不撤兵就得等死,他确信无疑。

~~

两日后,京城。

今日是先帝生祭,一大早起,文武群臣便入宫,至皇极殿行祭礼。

皇帝萧元晟也亲临,令场面宏大而庄严,现场除过礼乐及礼官的声音,并无人敢喧哗。

皇极殿的大礼过后,众人又来至了乾元殿,此乃平素朝会的场所,今日则由皇帝率众在此聆听祖训。

皇帝同堂弟萧元翊撕破脸,派了兵马前去剿杀,又将亲叔叔端王一家子软禁起来,已经天下皆知,因此此时纵使不见端王的身影,也并无人奇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