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小道消息
开香堂成功,师傅师母高兴,对一干心腹亲信也有赏。赏后,阿桂多赏给笙崽2000块:“日夜操心赌场酒楼,辛苦了。”的确正如宝英所说,不过才20多岁的笙崽,得到额外的奖赏,高兴得给师傅师母嗑个头,爬起来就跑。
阿桂对雅芳使使眼色,
小姑娘就悄悄跟在后面。
捕头老公不不解:“又奖又盯的,侬干什么系?”阿桂却反问:“你看,笙崽拿着这2000块,会干什么?”督察长二手平端,窸窣窸窣:“嫖赌系,笙崽毕竟才20岁,血气方刚,正需要女人。我早听说,笙崽和阿芳阿喘妈咪都有一腿系。”
阿桂睁大了眼睛。
“真的?我怎么没听两妈咪讲过?”
“大家都知道,笙崽是你的红人,扎台型(很风光很有面子,出风头),轧姘头(男女在外插花出轨)系。”“空了我问问,不过,笙崽也不小了,想女人?正常呢,不想才有毛病。”
黄捕头喘一口气,
歪歪嘴吐一泡痰。
“我看,你也别问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笙崽到外是快活,在内也是快活,同是快活,有什么必要让外人赚钱系?有个事儿系。”
阿桂移移身子,
看着捕头老公。
“说吧,你的事儿特多。”“我总觉得那桂老大阴阳怪气的,不过,我也琢磨出点味道,他的矛头好像是对着你的系?”“上次劫运军火那事儿,他知道了,”
阿桂淡淡道。
“就拿这说事儿,我也正琢磨着呢。”
窸窣窸窣骤然停下,黄捕头一压腿,挺直了腰杆:“大半年系,他还记得?他又是怎么知道的?不是人在苏洲系?”“我会查清楚的,”阿桂眼前浮起桂老大阴阳怪气的脸孔,冷笑笑:“放心,还没有我阿桂查不清楚的事情。还有事吗?”
“这几天有点忙,”
捕头老公搔搔自己额角。
“出了件怪事儿,本捕头办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一只绿头大苍蝇,不出声的在他额上盘旋,阿桂悄悄掏出掖在腑下的绸巾,双手扯着,趁苍蝇又一次准备飞过来时,猛然弹去,嗒!绸巾把苍蝇裹个正着。
可这苍蝇却不屈不挠,
顶着沉重的绸巾,使劲儿向上拱动,发出了嗡嗡嗡的凄叫。
阿桂把绸巾举在眼前欣赏着,边问:“毒米,什么毒米?为什么查不出?”“那妇人和姘头,把稀释了的砒霜合在米里,这男人每天吃饭时吃一点,结果,”
捕头老公不屑的伸伸手,
阿桂把茶碗递给他。
“完蛋了?”“太费事,不就杀个人系?对了,我听说笙崽手脚有点,”“宝妹给你说的?”阿桂打断他:“宝妹是为我们着想,可这事儿却不一定是真的。”
“真不真,我不管,有你兜着系。”
捕头老公又闭上眼睛,窸窣窸窣。
“我只是提个醒儿,赌场酒楼共200多人,日进斗金,谁不见钱眼红?防着点儿好系。”叩叩!“师母。”“回来了?进来。”阿桂招呼雅芳:“给你师傅拿捏拿捏。”
阿桂把沈丫头派到酒楼管事后,
夫妇俩的拿捏一事儿,就又由雅芳负责了。
可成功开设香堂后,锦线大师又得在外忙活了,阿桂打算从女徒弟中再挑选一个,还只是设想。雅芳一上手,师傅就哼哼叽叽:“好手法,比沈丫头强多了系。这儿,对,就是这儿,哎哟,左边左边系。”
“雅芳,看到了?”
阿桂提示道。
“怎么回事?”“笙崽把那2000块,全分给了赌场的兄弟姐妹,”阿桂笑:“不过2000块,难道一人一块钱?”雅芳也笑:“就是一人一块钱,我看着都可怜,可大家都高兴得很呢。”“督察长,听明白了吧?”阿桂揶揄着捕头老公。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那样,就知道把钱往自己兜里揣?”
对方没吭声。
没几天,一个恐怖的小道消息,在小东门悄悄传开,合正米铺卖出的米有毒,己有多人吃了合正米铺的米,严重腹泄,上吐下拉,郎中开的药吃了一帖又一帖,根本不起作用,全靠送到租界洋人医院抢救,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儿云云。
消息,
也传到了阿桂的赌场和酒楼。
虽然暂时还没出现客人用餐后中毒现象,可阿马上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不再从合正米铺进米了。合正米铺,可不比得正合客栈。如果有人要书写中国米铺史,一定不能忘记了这上海滩十六里铺小东门的合正米铺。
洪武元年(1368年)秋,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一家从江西逃难来的大户人家,在十六里铺小东门落脚,开起了间米铺,取名“合正米铺”,这就是现今合丰米铺的开端。
屈指算来,
己533年矣。
因此,要说,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合正米铺,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恰如其分。当然,500多年的老店,光靠历史,是堆不起它荣耀的。
合正米铺,
靠的是质优价优信用和口碑。
它还大约是中国最早直接从乡下源头进货,以保证质量和价格的米铺之一,自明代嘉靖1560年起,合正米铺的贡米便进了官府,成为上海官府和江渐官府的贡米之一。
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