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已别去年秋
第八章
已别去年秋
扬州城外,瓜州渡口。
欲雨的天气,暮色四起。西风紧一阵慢一阵地吹着,江阔云低,孤雁南飞,渡口茫茫的芦苇荡如同白浪起伏。
手从芦苇上拂过,拔了一枝带茎的苇叶子,折断,凑近唇边。
舟中的艄公看着渡头上包了他船的客官——那名已不算年轻的男子身形寥落,长衣当风,从中午到傍晚,他似乎在等人,已经等得无聊,便做了只芦笛。
然而笛声还没有响起在风里,渡头边的官道上蹄声得得,已有一骑绝尘而来。到了渡旁,马上素衣女子翻身下马,还未放开缰绳就看到了埠头上手持芦笛的男子,不自禁地一怔。
“沈洵。”她低低叫了一声,松开缰绳疾步走了过去。
“小谢!”白衣男子看到归来的女子,也有掩不住的欣喜,放下芦笛抢步过去。
江面上雨前湿润的风吹来,云脚低低拂着水面。在漫天水云里,两人相互奔近,在相距数尺的时候各自停住脚步,把臂相望,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十年来两人之间聚少离多,如这般三数个月不见本是平常。然而以往小别,彼此都知道来年对方必将在老地方温酒相候,因此从无挂怀——但这三个月中,却是音信两茫茫,各自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下,此时重见,宛如生离死别后再聚,竟是欣喜若狂。
沉默。沉默之间,仿佛有微妙的气息弥漫。
“要下雨了!客官,人都到了,还不上船么?”船家已是等得不耐,在舟中不客气地催促——江上的风也的确大了起来,风里有雨点零落。
“走吧。”谢鸿影轻轻说了一声,拉了沈洵一把,轻轻跃上船头。
江上风起云垂,氤氲的水雾笼罩了天地,宽阔的江面上一片白茫茫。雨开始下了起来,簌簌的,风越吹越大,渡船解缆,在风雨中摇向对岸。
在船舱中坐下,两人相顾无言,许久,沈洵才开口:“这些日子,可好?”
“很好。”谢鸿影低低应了一句,仿佛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时间,只听得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在两人头顶的雨篷上。
沈洵也是沉默片刻,只道:“大光明宫会放你回来,倒是出人意料。”
“其实……小玠他虽然是魔宫的人,却并不是十恶不赦。”谢鸿影抬眼看看沈洵,眼里有隐约的悲悯,“这段日子我做了很多努力,想化解开他心里十年前的仇恨。”
“我给他的战书,你可看到?”沈洵却不接口,忽然间问了一句。
谢鸿影的身子微微一震,显然这个问题触到了痛处,她蓦然抬起头,目光中尽是不甘:“沈洵,为什么?你为什么急着要和他来个了断呢?——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去劝解,本来你和小玠之间,这一战说不定可以避免!可是你现在……”
“这一战避无可避。我们之间,注定有一个人必须死!”第一次,不等她说完,他就打断了她,声音沉沉的。沈洵也是抬起头,看着十年来的生死知交,忽地嘴角有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笑意:“小谢,他有没有告诉你,我十年前是什么人?”
谢鸿影怔住。然而不等她出言,沈洵再度截住了她,扣舷长叹,转头看向密云急雨的江面:“如果真的论起来,他倒是应该叫我一声大师兄。”
“沈洵!”谢鸿影惊住,手指蓦然探出,抓住男子的手臂,因为震惊而扣紧。
然而沈洵没有看她,用芦笛轻轻敲击船舷,漫声道:“小谢,想来你也觉察出我有事瞒你——但是你我相知莫逆,故你从未开口问过我,想来是想等我亲口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十年前,我来自西域大光明宫。那时候我叫少翱,是天尊宫主座下大弟子、大光明宫的前任少主。”
“沈洵?”谢鸿影怔怔看着他,再一次低声重复,然而抓着他手臂的手指已经微微颤抖。
——没错……没错了。是这样……就应该是这样。
——十年前,那个横空出世的惊世少年,自称来自秣陵,可是那之前谁都没有见过他。
——雨夜的湛碧楼上,方之玠一出手,他就认出了那是大光明宫的武学。
——这几年来,他再三再四地推卸,不想接任鼎剑阁阁主之位。
——甚至,他从来都直称“大光明宫”,而从未如江湖习惯的称之为“魔宫”。
——原来,一切是这样……是这样。
“大光明宫重返中原,现在并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在十年前。只是那次是悄然而退,所以中原武林人士甚至没有觉察到。
“天尊宫主抱恨远遁西域后,收的第一个弟子是我。他教了我十三年的武功,待得我大成之日,派我前往中原,想让我先熟悉武林情况,以待来年率众卷土重来。
“然而,他并不曾料到我会反抗他的命令,无视他的野心和霸图。
“我是个疏懒散淡的人,小谢,这一点你也该了解得很清楚了。什么争霸,什么一统中原,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勉为其难。我很喜欢中原的文化和风景,游历一年下来,慢慢地,居然有了亲近中原的想法——何况,十九岁的时候,我还在秣陵遇到了苏眉。”
说到这里,一缕温温凉凉的笑意从沈洵的眼角眉梢弥漫开来,他已然不再年轻,笑起来眼角已经有了细微的痕迹,然而说起十年前,他的哀伤却仿佛穿越了时间渗透出来:“你也知道人在年轻时的爱是怎样——遇到小眉以后,我根本就没有打算什么争霸的事情,甚至都不想再回到西域去了……”
顿了顿,芦笛还是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然而外面的风浪却越来越大,摇晃着舱里的两个人,雨簌簌泼进来,沈洵往里坐了坐,将雨篷扯下来一些,替谢鸿影挡住了雨。谢鸿影似乎听得怔住了,手指还是牢牢抓着他的胳膊,不曾放开。
“那段时间,真的是我三十多年里最快乐的日子啊——击剑纵马、快意恩仇。听雨歌楼,红烛昏罗帐。”一直郁郁的沈洵笑起来了,那段日子和他此刻的眼神一样闪闪发亮,“那两年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比如你和严累老伯。”
然而,很快,他声音低了下去:“在我过得逍遥无比的时候,我却忘了来自西域雪山那边的危险——师尊知道我有负于他,大为震怒,责令我立时返回大光明宫与他共谋大业。我当然不想回去,少年气盛,当即抗命……反抗的结果,就是赔上了小眉一条命。”
“啊?”谢鸿影忍不住低低惊呼了一声,“原来……小眉是这样死的?”
“师尊迁怒于她,痛下杀手。我为她寻遍名医,踏遍千山求灵药,始终未能挽回小眉的命。”沈洵缓缓摇头,眼里似有泪水,然而终归抬起头,看了外面沉沉的雨云,叹气,“我也想过为她报仇,然而师尊对我有恩,要我杀师灭祖,却也实在难以下手——那段时间我只好天天买醉,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也是见过的。”
谢鸿影垂下眼去,微微点头,目中依然有痛心之色。
“不过那一来,我算是彻底和大光明宫决裂了。”沈洵笑了起来,眉间反而有种轻松的光,“师尊虽然恨我入骨,可他为人狷介高傲,将此事引为奇耻大辱,不许任何人提起。他武功已废,若要卷土重来,惩戒我这个叛逆之徒,都已经有心无力——他再培养出一个好徒弟至少要十年,所以,无论中原武林还是我,好歹是安逸了十年。
“但是,这次方之玠杀回了中原。别人不知道,我却清楚他必然奉命要诛杀我!小谢,这恩怨不光牵扯到十年前比剑之事——你或许能化解开方之玠对于兄长之死的心魔,但是,你能让他违抗师命么?所以说,这一战势在必行!
“决战越早越好,否则每拖一日,江湖中流出的血会更多。我虽然散淡,不想过问江湖恩怨,却也不能漠视那些人命……我倒是从来不和人争什么,但是若有什么威胁到我所在意的人,我却从来不会手软!
“严累老伯和我是忘年之交,对我的事从始至终莫不了然。他是个很好的人——小谢,在中原武林,我算是交对了两个朋友:一个是你,另一个就是严老伯。
“他一直为我守着秘密,不曾对外透露。也承他信得过我,在垂暮之年,竟然能以鼎剑阁相托。然而,且不说我生性不适合担此大任。虽已叛离师门,但要我当中原武林之主,去讨伐师尊、赶尽杀绝——这种担子,我怎么担得下?”沈洵眼里有再也难以掩饰的苦笑意味,微微摇头,十年来的恩怨似乎耗尽了他的心力。
“小谢。”他终于转头看她,微微地笑,叫她的名字,“我瞒了你十年,你可曾怨我?我实在不是别人眼里那样光明磊落的大侠……我出身邪道、心怀叵测,你可会轻视于我?”
“沈洵。”她的手还是那样深切地抓着他的臂,仿佛怕一松手他便会离去,“沈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