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英魂千秋 - 燃烧吧,滇西 - 海漓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燃烧吧,滇西 >

第100章英魂千秋

这是1945年春夏交替的时节,距离兰延春与康巴大山溶为一体仅一个月之遥。陈子谷率领的龙潞游击队,被整编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第七纵队,奔赴冀北前线参战。

这时的中国抗日战争,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到了白热化的关键时刻。随着民族战争大潮的节节推进,清和城的兰氏矿在雷致远的带领下,也逐渐实现着兰少爷之前规划的宏伟蓝图。

在兰延春将生命和一腔热血奉献给脚下的热土后,作为他钦点的技术总监和知交,雷致远一方面致力于他未竟的事业,把滇西矿业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经营得风生水起。另一方面,他遵循着兰少爷的遗愿,继续履行他之前早已拟定好的援助方案,将一批批战备资源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红色延安。

从1944年援助方案确立,到1949的解放战争,兰氏家族一直践行着兰延春恪守的人生信条:世道变,热血救国的心永远不能变。据后来共产党军方统计,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由兰氏矿提供的捐款约15亿元,几乎相当于当时国民政府一年的军费。尤其在这期间,得到发展和壮大的兰氏矿,更是把企业所产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利润,全部购买药品、军粮和战备物资,用于抗战前线,大大支援了解放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那条由兰延春开发出来的茶马古道运输线,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已演化成一条重要战略物资的生命线,对整个民族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在1945下半年,兰氏矿蒸蒸日上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的侵略战争已到了决定性的关键时刻。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塔密约》,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8月10日、11日,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连续发布7道反攻命令,并限令敌伪向中共武装缴械投降。

8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由此,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八年抗战,从中国的白山黑水之间,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抛家别子,走向前线,有多少仁人之士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决心和信念,血洒疆场。

八年抗战,数不清的海外侨胞毁家纾难,捐钱捐物,源源不断地把抗战物资运往国内各战场。这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八年抗战,在一场场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中,有多少像兰延春一样的中国民族实业家遭受到空前的损害与牺牲。他们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爱国行为与经商之道,不仅在逆境中奠基了中国的现代工业,也留下了实业救国的精神。

经过多年浴血奋战,在这场正义与勇敢,光亮与黑暗的殊死较量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终于以弱胜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

在举国欢庆胜利的今天,远在翼北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上,陈子谷站在欢呼着胜利的战士们当中,举起手中的水壶以当酒,向着遥远的大西南方向,洒下一滴滴清洌的甘泉,告慰着兰延春的在天之灵。

如果他的英魂有知,定会含笑九泉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向延安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前往重庆。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了。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同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解放军完成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中国大陆。

这期间,陈子谷一直转战在中国南北战场上,1951年初春他授命回到滇西大地,履行国家赋予英烈的使命和那个他久藏多年的夙愿。

春花烂漫的葫芦山谷,当身为滇南军区司令员的陈子谷,率队抬着牌匾和勋章前来凭吊英雄时,在转出通往葫芦谷的这片树林后,他被眼前的景象怔得呆住了。

山谷中,绿草如茵,鲜花遍地。

琥珀色的阳光下,在铺就着一层绿色草毯的草地上,随处可见白蘑菇一般的蒙古包。大大小小、远远近近,远看宛如一粒粒珍珠镶嵌在柔软的草绒布上,闪闪发着光。近看,更像在碧绿草地上绽放着的一朵朵白莲花,清新隽永,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在带着一弯袅袅炊烟的蒙古包后面,几个穿着蒙古服饰的年轻男女,正在草场上纵马挥鞭。牧羊姑娘动听的歌声,飘荡在云层上,传播得老远、老远。草场上,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一片片白云飘落到大地之上,缓缓的在流动……

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安详。

陈子谷带着战士们来到萨容容的蒙古包前,怀抱着一堆草药的她正好掀帘而出,乍然间看见久别的人,靓丽的她怔了一下,喊出一声“陈大哥”后,她的眼睫很快湿了。抚摸着战士们抬上来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部授予的镌刻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抗敌救国尽忠诚,爱国殉身重千古”的两块荣誉牌匾,萨容容的泪潸然而下。

这一天,已是草色青青的葫芦峰下,陈子谷拎着满满一缸滇西老窖酒,独自坐在夕阳黄昏里,把面前的两个酒杯斟满一杯又一杯,含着热泪与他最最亲爱的学生,对饮在青山绿水中,共同分享着胜利的喜悦。

夕阳光辉里,在被泪水渐渐模糊的视野中,他仿佛看到阳光帅气、果敢豪放的兰少爷,跨骑着他那匹心爱的黑骏马,驰聘在山水之间,朝他喊着“老师”纵马飞奔过来……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雄志高飞鲲鹏展,骏马奋蹄壮士膺。延春,你与青山同在,你与大地永存,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泪水丰盈着的陈子谷,举向苍穹的酒杯,幻化出的那一道道七彩炫光,照亮了前面的征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