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石破天惊 - 燃烧吧,滇西 - 海漓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燃烧吧,滇西 >

第69章石破天惊

几束破云而出的阳光下,打鹰峰突起的那只黑褐色“大锅底”,凸现在雨过天晴的金山顶上。

“大锅底”裸露着的谷面上,风积着一层厚厚的火山碎质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几个高低起伏着的小峰丘,零零散散环绕在山顶四周,衬托着那些摇曳在风中的野花,仿佛绽开怀抱迎接着几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看到眼前这画一般美的景致,最先跑到“大锅底”面前的傅天宇,禁不住呆怔起来。稍顷,他才像反应过来似的,围着“大锅底”一边感叹着,一边跑完了一圈。

兰延春跟到他身边时,傅天宇已顺着锅口的边缘,慢慢滑向锅底了。在傅天宇接二连三传出的一串惊呼声中,兰延春明白不过,当一个火山爱好者抵近自己心中的目标地时,那种狂喜之情绝不亚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情人。

这是一座表面直径约80公尺,深达100公尺的大火山口,里面堆积着大量浮石、火山弹及火山爆发流出的熔岩形成的石柱。这些数百根六梭石柱状的喷射物质,由底部一直延伸到顶端,形成一条条壮观的大石帘,大的估计有几吨重,气势极为壮丽。

先行滑到锅底的傅天宇,惊叹声越来越大时,在一阵尘土翻飞中,兰延春顺着他的线路也跟着滑了下去。

“这是目前我发现的唯一一个休眠型火山口,你学地质的,来,看看这些石质能不能推断什么出来。”看见兰延春下来,傅天宇朝他丢过去几块颜色不等的石头。

趁兰延春辨别石头的时间,傅天宇又补充:“在国外进修时,我写过关于火山研究的三个课题。除了这个休眠型火山无实地考察,没写出来外,其余的活火山和死火山两篇论文都得到过认证。如果能证实这是座休眠型火山,那我的机会可就来了。”傅天宇说完,这边的兰延春已从他刚刚丢过去的石质里,大致辨别出几块含有硼、硫和金刚石等矿物质,从周边的地质和手中的这些喷射物形态上看,这座火山口确实带有休眠型火山的某些特征。

“也就是说,这个曾经喷发过的火山口,虽然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

听兰延春这么一解释,傅天宇显然被怔了一下,他看着面前还拿着石质在研究的兰延春,语气充满了惊喜:”没想到兰少爷也对火山有过研究,咱俩的共同语言是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没有自谦的兰延春告诉傅天宇,自己没研究过,但他的老师汉斯教授却是个热衷于火山研究的狂热学者。在国外,他曾经见识过教授研究出来的那套以“预防火山喷发”带来的灾害,可以“提前引爆”火山的理论。可惜当时虽然得到业内同行的肯定,但在其过程中还存在难以规避的风险,因此教授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认证的公开。虽然如此,全程跟随汉斯验证这套理论的他,还是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现在,兰延春脑海里又开始升腾起那个大胆的念头。只不过,他需要得到傅天宇这个准火山专家的验证,眼前的这座休眠型火山口,是否与教授用于实验的类型相匹配。

傅天宇听完他这套“提前引爆火山”理论后,惊讶得半晌回不过神来。然而,等他听完兰延春一直盘桓在心中的那个计划时,他更是吃惊得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似的一遍遍跟他确认:“你真有把握?”

“如果条件具备,这没有什么不可能。何况现在汉斯教授人就在畹町,如有疑难之处,我会请他帮助。”兰延春虽然仍是淡淡的语气,但在傅天宇听来,却有石破天惊的感觉。看着眼前这个带着些书卷气,胸中却装填着一种气吞山河豪情的年轻少爷,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快应下兰延春的请求,并且向他保证,如果此计划可行,他们的人也将与他合力执行这个重任。

兰延春提出的计划是,用汉斯的“提前引爆火山”理论,引爆这座休眠型火山,让火山熔流湮没山凹里日军的秘密基地,撤底摧毁731山洞里的实验室。

接下来的进程,是在兰延春口述着汉斯理论,傅天宇执行验证目标完成的。最后,傅天宇用极专业的火山知识告诉兰延春,判别一座火山是否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也是成为判断火山或“死”或“活”或“休眠”的关键。据他们刚刚在下面熔洞里经历过的蒸笼洞,可作出初步判断:金山山体内部,确实存在着活动频繁的岩浆系统。

而下面他们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关键点在于,要准确的判断出火山是否具备喷射条件。一要看火山区是否存在水热活动或喷气现象;二以火山口为中心的小范围内,微震或中震活动明显高于其外围地区;三火山口出现某些可观测到的地表变化。

在傅天宇提出的这三个要件里,兰延春想起在“大锅底”周边,还有十几个凸起的小峰丘分布着。那就是说,除了第一个条件暂时没发现外,其余两条都占了,那引爆这座火山就有六成的希望。

看到兰延春脸上浮起的希望之光,傅天宇接下来说出的话,又差点浇灭他的心头之火。

傅天宇说:“除了这三个先决条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接入点,那就是必须找到正确的‘漏斗’位置。”

傅天宇说的这个“漏斗”,兰延春知道它正确的学名叫“火山喉管”。在汉斯的实验过程中,他还知道只有把那东西精准地投进火山喉管,才能准确无误的引爆火山。

在国外跟着汉斯进行模拟实验时,兰延春是见过这种火山管结构图的,但此时要在凌乱杂碎的实地中找出那根火山喉管,就显得尤为困难。而对于休眠型火山的喉管位置,没有过实地经验的傅天宇也是瞎子摸象。

两个人在火山口最底端摸索捣鼓好一阵后,最终无功停手。

此时的两个人,已累得披身大汗,双双躺倒在一堆乱石块中小憩。仰躺在这个巨大而深邃的天坑中,疲累至极的兰延春,一边揉着酸痛的臂膀一边抬头向上仰望,只见头顶上方的天空像被剪刀裁成一片圆圆的蓝。在这片蓝色的边缘上,站着小如绿豆一般的陆敏,她在上面摇手呼喊着的清亮回音,不断震荡着整个火山口。

听到陆敏的声音,兰延春一眼瞥见斜面上两块巨岩缝中,一丛少见的火红色野刺玫从岩缝中探出来,花枝招展的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摆着……他想起了嗜花如命的陆敏,一路摘着野花过来的陶醉模样,便站起身来,向着斜坡上的那丛野刺玫走过去。

当他爬上这块宽约几尺长的岩石缝,用手去够长在石缝最上端的野刺玫时,忽然惊见巨石后面,一个近似椭圆柱的凹现岩体掩藏在花根下。他绕过去,扒开一看,一个黑黝黝的岩洞口,显露出来。再伸手往里面一探,岩石壁上湿湿粘粘的,石缝中还有细流不时渗出来,汇成水珠,一滴滴,不断的往下滴落着……

兰延春大喜过望,忙叫来傅天宇。

熟悉火山结构的傅天宇也没料到,这根直径为一米长的火山喉管,竟然没按常规生长在火山口底部,而是在火山壁上。

通常情况下,火山喉管一般呈圆筒状,有的呈长条状或不规则状,从刚刚发现的这个椭圆“漏斗”来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火山口。从火山学原理看,下面连接这根喉管的径深处应该还有一个熔岩层,也叫“岩浆库。”这种流动着的物质会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当熔岩层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喷发式火山。

当火山喷发时,熔岩从岩浆库穿过地下岩层,再经过这根长长的“咽喉”与火山口相连,当压力足够大时,岩浆便从这个喉管里冲天而出,地动山摇的喷发型火山因此而形成。根据兰延春的地质原理和傅天宇对火山的研究,两个人又经过一番周密细致的勘查后得出,这个椭圆状的岩洞就是这座火山的火山喉管。也就是说,这个位置就是引爆火山的关键点。

有了结论,兰延春立即在此地用石块作出醒目标记,并再一次核查了喉管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与火山平面口的垂直高度,只有拿到这些确凿的数字,再用上汉斯研发的那个东西,才能做到十拿九稳。

看到兰延春表情笃定,充满着自信做着这一切,傅天宇虽不知道引爆火山的具体流程,但打心底里,是十分喜欢和佩服这个有着一种沉稳气质的年轻少爷的。当他协助兰延春完成了所有的数字采集后,两个人才一同爬出这个深邃的大锅底。

这时候,悬挂在西边天上的太阳,也慢慢的开始沉落。

去寻路的盘虎也在这时回来了。他在山顶另一个侧面火山岩丛中,发现一条二尺宽的熔岩小石沟,可达下面那条隐约可见的茅草山道。

靠近前去,兰延春看见盘虎说的这条小石沟及其周围的岩石间,都流淌着一些涓涓细流。再往前面的石崖边缘,十几棵粗壮的古榕树迎风昴立着。由于雨霁初晴的原因,山上起着一层层淡淡的薄雾,那些高达十几米的古榕树冠上云雾缭绕,犹如置身仙境一般。

“这榕树长势怎么会这样好?何况还是长在这种狭窄的石缝中。”兰延春心里升起疑问的同时,脚步已朝着那边走过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