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一百两啊,买烧鹅不好吗 - 春山远黛 - 北海有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山远黛 >

第一百一十八章一百两啊,买烧鹅不好吗

花王之争是敛花会的高潮,选出的十件绣品不问出处,只凭喜好竞拍。

竞拍价最高者则为本届花王,大会开始。

第一件竞拍品是一件三尺长,二尺宽的百鸟朝凤,色彩华丽,层层叠绣,凤尾的翎羽一针一线排布紧密,许是因为加了金线的缘故,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着七彩的光,华丽非常。

百鸟朝凤寓意良好,但是也是绣坊常见的绣品,失去新意的同时,看的便是绣工。

这幅作品足见其绣娘功底颇厚,金线的选择上也恰到好处,百鸟朝凤又颇受人喜爱,尤其是在座的富家公子,竞拍价一下子涨了上去。

“看着像是玲珑绣坊的绣娘绣的。”

见云儿看出来作品归属,季景舒有些惊讶,“怎么说?”

“玲珑绣坊是和北桥工坊并立的绣坊,一个城南,一个城北,她们用的金丝银线都是特供的,不一样。”,刚才作品一出来,她往凤尾上一扫,便觉出了关窍,“舒姐姐你看,翎羽中间用的金线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五彩的光,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月光下,便只有金光,这种丝线虽说兰织坊也有,不过像敛花会要用到的作品,师父一般不会让我们用这样上等的丝线的。”

也只有玲珑绣坊这样财大气粗的绣坊,才会让徒弟随意使用,而且这可是争面子的好时机,玲珑绣坊的大师傅早就等不及让徒弟们炫一番了。

云儿这么一说,季景舒便懂了,“那你们不会很吃亏吗?”

用材考究华丽的刺绣肯定要比普通的绣品更加吸引人,这样一来不就有失偏颇了吗?

“师父都不在意,我们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这样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拔得头筹,那岂不是更能彰显优劣。

而且一切师父心里有数,敛花会也旨在看看自己的水平,作品都是匿名的,其余的不打紧。

最终百鸟朝凤卖出了八十两的价格,得主一看就是一位有钱的公子。

“八十两?”季景舒惊讶地说道,那云儿的作品会卖出多少啊。

陆陆续续,作品卖出了四五份,还不见云儿的绣品,但是竞拍的最高价已经炒到了一百两。

下一件,美人观景图。

“到你了,到你了。”,季景舒没有大声喊出来,拉着云儿的衣服用力拽着,激动道。

云儿的心也提了起来,她到不指望自己能得花王,但愿不要太差啊。

图上的人正是赵沁如,不过在座的其他人应该都不认识,但是这并不影响知道这是位美人。

有人甚至出声道:“伊人甚美,吾心念之。”

想见的人不止他一个,云儿听过之后,心里偷笑道:人家已经名花有主,你们想想也是白搭,唉,无缘那。

知道这是云儿绣的之后,梁怀笙的目光多留了一眼,之后便没有离开,他认出了上面的人,却不禁想起放在祥云阁柜子里的小盒子,里面放着那幅绣着红衣姑娘的锦帕,他不懂刺绣的针法,但许是看母亲刺绣多了,他隐隐觉得那幅就是云儿绣的。

但是现在不是询问的好时候,于是他收回了目光,将这件事先藏了起来,继续听着大家的竞拍。

“我出五十两。”

“我出五十五两。”

价格已经炒得很高了,季景舒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渐渐地被浇灭了,她兜里的银两就算加上云儿的都不够人家一个零头,实力不允许啊。

季景舒双手搭在桌子上,托着腮,眼睛左瞟瞟,右瞟瞟。

“一百两。”

说话的人就在她们附近,季景舒瞪大了眼睛看过去,只见苏子沐举起了折扇,喊了高价,真不愧是苏老板,果然大气。

云儿本来已经觉得五十五两已经算高价了,没想到苏老板这么够义气,一百两,她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云儿挪了挪身子,轻轻拉了下苏子沐的衣角,道:“苏老板,你没必要这样,那幅绣品不值这个钱的,你要是喜欢我再绣一幅就是了,一百两啊,你留着给我买吃的不好吗?”,她现在除了激动,还有紧张,希望还有人能站出来。

结果就是过了好几秒,一锤定音。

云儿哭丧着脸委屈地看着苏子沐,“一百两啊。”

“一百两也是我的钱,我堂堂苏大老板差这一百两吗?”,他单边挑了一下眉,俯身凑近,“再说了,愿意出这一百两的人不是我,是他。”,折扇轻轻一点,落在了旁边人的衣袖上。

“阿启哥哥?”,云儿这回是真的惊到了。

范启在一旁沉默了很久,云儿还以为他不感兴趣呢。“你怎么...”

早在云儿的作品没有出来的时候他便有这个打算了,不过他身上没带什么钱,只能向苏老板借了。

没等他说完,苏子沐就知道了他的意思,一百两也是范启想给她的价格,她的绣品一定值得的。

“云儿以后也会成为闻名京都的绣娘的,就当是提前收藏了。”

“那...”,那你想要我再给你一幅就好了,真没必要花这一百两的,云儿的心都要碎了,“那...我没有钱还你,我请你吃饭,天香居的烧鹅,怎么样。”

一百两她是拿不出的,只能杯酒解恩仇了。

美人观景图稍后送到了范启的手上,但是他并没有多看,放在了盒子里。

“最后一件,百蝶图。”

这幅图,以蔷薇花色为底,牡丹为图,绣着五颜六色的蝴蝶在丛中飞舞,繁花烂漫富有生机。

“三十两。”

“五十两。”

心仪这幅图的人不在少数,叫喊声四起。

忽然对面楼阁之中,袅袅婵音传来,“八十两。”

竞拍中,姑娘的声音不多,而这位的声音像是暮春细雨,夏日清泉,潺潺流逝,抚慰心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