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遗憾是弥补不了的
告示当天中午便发布出去了,望江阁门前堆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
“这不早就说好是赵千金招亲吗,怎么突然就改了。”路人甲说道。
“对呀。”路人乙附和道。
“没看到告示上说吗,是赵府救了一个孤女,赵小姐心善,明日为她举办一场招亲。”
“这不是骗人吗?我们都是冲着赵小姐的名讳来的。”
有人站出来反驳道:“你去了人家也未必嫁你,都是看个热闹。”
告示上有写到,赵府愿意拿出一百两作为她的嫁妆,并解释是赵小姐与她一见如故,遂认了个姐妹,明天也算是赵府的喜事,望大家如期莅临。
这么一来大家只当是赵小姐为人心善,赵府大方宽厚,仍有不少人心动,想去瞧一瞧。
云楼上下又开始忙活起来,喜服又要重置,不过恰巧季景舒的身型与赵沁如相似,老板直接将之前备下的那份拿了出来。
一身红装着身,后背是一只开着扇的孔雀,尾羽用的翡翠金丝线,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胸前是一朵盛开的红牡丹,淡淡的粉色点缀其中,衬着她颈部的肌肤洁白如雪,好似水面上的一朵桃花,清雅中又带着勾人目光的作用。
足够工期的大手笔,每一处细节都恰到好处。季景舒一看便知这是专门为赵姑娘准备的,虽然对于她和刘公子的未来,她无法预料,但是她希望有一天她能穿上这件嫁衣嫁给心爱之人。
“这件衣服好像有点太瘦了,有点不合适。”,阿如是江南女子,腰肢要更纤细些,穿上一定会更加惊艳的。
尚老板双手扶着她的细腰,来回转转,又看了看肩部和胳膊,瞧着正好啊,“既然不合适那我在让人去看看。”,到底不是定做的,她也没有太过怀疑,命人再去找找。
苏子沐从外面赶了回来,后面的人抬着个大箱子,一打开是凤冠霞帔,“怎么说我也是这个丫头的恩人,也算半个娘家人,这也算是我的心意。”
不只尚梓云,就连季景舒也十分吃惊,盯着箱子里的东西移不开眼,东西准备得如此齐全,她看着苏子沐的眼神都不由自主地带着钦佩,只是她总隐隐觉得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等到嫁衣穿上身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尺寸分毫不差,和之前的大宽袖长摆不同,这次的衣服采用的是齐胸的襦裙,长裙上面绣着细小的珠子,烛光下,十分耀眼,外衫绣着一朵朵小小的玫瑰,与刚才的雍贵华美不同,这件更显温柔,像是花神降临在凡间。
季景舒从房间里出来时,身后的长发只用木簪随意盘起,未施粉黛的小脸上是自然的红晕,一袭红衣好似花中的仙子,瞧着不像是孤女,倒像是哪家的小姐。
苏子沐在一旁上下打量,毫不掩饰满意的目光,趁着梁怀笙不在多看两眼,这要是让他知道,不知道要想什么法治他呢。
“原来我们小舒这么漂亮,从前我怎么没发现。”
听到苏子沐的话,季景舒不觉脸红,有些不好意思,不自在地低头看着裙子。
尚老板也没想到,刚才那套也好看,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套一穿上好像量身定做一样,真是怎么看怎么美,“那这头冠还试吗?”
季景舒一脸茫然,也拿不定主意。
“要我看就不了吧,小舒应该也累了,衣服都这么好看了,带上头冠定是倾国倾城。”
这活季景舒觉得实在受不起,打断苏子沐还想继续夸的话,“那就先这样吧,我先把衣服换下来,免得脏了。”
待她收拾完再出来时屋子里不见苏子沐的身影,她往外走,有人上前问道:“姑娘,有什么事吗?”
“苏老板呢?”
“他已经走了,按道理今晚您要在这宿下,他自然要回去了。您不用担心,一会儿老板就会回来了。”
也就是说今天晚上她要一个人在云楼待着,虽然这是计划中的一部分,但是她还真有出嫁的女儿离家的忧伤了。
丫鬟领着她上了云楼,平日里这里是不对外开放的,一到上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头顶上有许多藤蔓缠绕着,旁边还有藤蔓垂下来做成的摇篮,这里同下面一样,点着檀香,只是味道更加香甜,正中央是个案台,上面摆满了水果,旁边有一套茶具,还有烧水的器件。
这里的每个房间好像都有各自的特色,进到这里好似真的到了一个温柔乡,沉醉其中却不见奢靡,惟有书香和墨香。
“姑娘,今晚您就歇在这,晚上您的吃食会为您准备好送来,当然您也可以在这里随意走动。”丫鬟毕恭毕敬地说道。
“我知道了,多谢。”
季景舒说完丫鬟便退了下去。
只剩下季景舒自己百无聊赖地坐在屋子里,忽然她发现了书架上有几本杂谈,诗词歌赋她略通但不喜研究,只拿了几本感兴趣的通读起来,读着读着发觉有趣的很,又拿了几个话本,发觉这里面的故事十分有趣,一时间竟不觉夜幕来临。
期间尚老板来过一次和她简单地说了些明日应注意的事宜,又陪着她用过了晚膳。
无意间瞥到书桌上的几本书,“你爱看书?”
季景舒手一顿,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识字,“我闲来无聊,就翻了翻书架上的书,可是我又看不懂,不过我发现几本话本,图我还是能看懂的,就入迷了些。”
尚老板了然,捞起一本看了看,朝侍女吩咐道:“把书斋里第五排三十七格里的话本挑几本送来。”
“是”
“我这话本多得是,下人们平日里爱看也是可以的,你喜欢吩咐人去拿就好。”,尚老板微笑道。
“谢谢尚姐姐。”
等到她们走后,她捧着新拿的那几本书拜读起来,这里的书好多她都没听过,不过故事讲得真不错,就拿她刚看完的那本说吧。讲的呢是一段情人相爱却不能相守,男子守疆卫土远离他乡,女子做了一件战袍送给他,之后为他日日守在河边,夜夜烛火旁流泪。
许是那位先生也觉得女子太悲凉了,便让这天下太平,男子终得返乡,只不过已是多年后,女子已是花
信年华,父母见她执意苦守,便也不再管她,男子再来找她时,日日垂泪的眼眸就连情郎的脸都已模糊不清。还好最后算是终成眷属,二人隐退与山林之中,也算给了读者一个慰藉。
不过季景舒好事觉得这世上的事能不错过还是不要错过为好,毕竟遗憾在弥补也还是遗憾。
她叹了一口气翻开了下一本,忽然感觉有股冷风吹进屋里来,不应该呀,她记得门窗是关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