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三里坡 - 春山远黛 - 北海有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山远黛 >

第五十章三里坡

“掌柜的,这她忙活了一早上了,我们愣是插不上手,您说怎么办呀。”,伙计看到季景云一早上忙前忙后,有几次他上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都被拒绝了,“以后钦差大人的药我包了,你忙别的去吧。”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大人问起来也有话辩驳,下去忙你的事吧。”

等到了首肯,伙计不再多言,去前厅招待他们了。

梁怀笙洗漱完毕,打开窗户,一只尾巴处有两搓灰毛的白鸽从对面的房顶飞了下来,落到了窗沿上。梁怀笙伸手取下它脚上绑着的竹筒。这只鸽子是苏子沐养的,后面的两搓灰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找人绘上去的。他们之间的信件来往也多由它来传送。苏子沐美其名曰为知己间的与众不同,不过是心血来潮的产物罢了,之前还有只黑的,不过好像不知怎的,羽毛掉了,又换了只灰的。

梁怀笙将信打开,上面写道:“不日,则到。”,信已送达,鸽子原路返回,梁怀笙更好衣,下楼。

今天他们准备到外面视察一下,季景舒叫人备好了粥和馒头,要到城外去布施,她来时还采购了许多简单的药材,想着应该能派上用场。

这几天。城里的百姓已经陆陆续续发放了米粮,虽不多,但也可以撑上一段时间。季景舒从季文轩那了解了一下情况,城郊有很多饥民露宿在外,其中大部分是周边一些小村庄里来的。

季景舒将布施的地点选在了城郊,提前叫了人来张罗,没多时队伍便排得很长了。

“舒姐姐,这队伍都快望不到边了,今天的粥好像有些不够。”,季景云看着后面的粮食袋,即便知道这次灾荒会撑过去,可是当一切摆在眼前,亲身经历时,心境又是另一番。

“能帮点是点吧。”,说话间,季景舒也不忘舀粥,“够吗?”,话问出口,季景舒的心颤了一下,怎么会够呢,一望无际的长队,人还在增多,有老人,有小孩,本该是成长的年纪,一个个却面黄肌瘦,她看着眼角发酸,手里的动作加快了些。

“你们去歇一歇吧。”,梁怀笙带人过来接了她们的班,她们这才有时间去喝口水,今天的米已经快见底了,季景舒思索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他们。

“一会儿你有什么安排吗?”

梁怀笙曲腿蹲下来,与季景舒平视道:“城外三里坡有个临时扎起来的营帐,很多的饥民暂时定居在那里,我打算去看看。”

季景舒想了一下,下午好像没什么事了,开口道:“我和你一起去吧。”

梁怀笙犹豫,那个地方比她现在看到的情况更恶劣,都是一些连救济粮都领不到的人,怕她看了难受。但不让她去,怕是心里更加担忧,索性有他陪着,“好”。

季景舒浅笑,“那我们多带些物资。”

“嗯”

季景舒将这个消息告诉云儿,她想到自己若去了,范启的药就没有着落了,便推辞掉了。

三里坡

这里离庐沧有段距离,再往里走是一片树林,季景舒跟在梁怀笙身后,越往里走人越多,很多都靠在树旁,无力虚弱的样子,她眼睛一扫,发现很多树外面的树皮已经没有了,露出了里面的枝干,梁怀笙注意到了她的目光,解释道:“很多人太饿了,便会拾一些树皮来啃。”

原来在城里看到的不过冰山一角,这里的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去城里领救济粮了,有老弱病残,有的高烧不退,剩下身体好些的,去城中领救济粮再回来分给他们,只是这毕竟是少数,这人又这么多,越想越是心酸。

季景舒赶紧从包袱中取出带的药,有治伤的,有治发烧的,还有跌打损伤,头疼脑热什么的,凡是能用的,季景舒都留给了他们。

梁怀笙的手搭上季景舒的肩膀,稍稍用了力,“放心,我们都会安排好的。”,他已经提前了解了情况,在城中安排好的难民所,今天他们便会被转移走。

季景舒轻轻点头,前面传来了一阵婴孩哭啼的声音,她连忙跑了过去。

问孩子的母亲,道:“怎么了。”

孩子的母亲抑制住哽咽说:“孩子没有奶水吃,所以才会哭闹,只是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喝水了,怎么有奶水。”,说完眼泪夺眶而出,“这孩子命苦啊,生在了灾荒年,又遇上了挨千刀的县令。”

孩子母亲的声音呜咽,但是季景舒和梁怀笙还是听清了后半句,对视一眼,梁怀笙问道:“你是说庐沧城的县令吗?”

“除了他,还会有谁。”

二人一下发觉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此时后面押着粮食的车到了,季景舒赶忙跑过去,拿了一袋饼和一壶水过去,递给了孩子母亲,“给您,吃吧。”

孩子母亲震惊的看着季景舒手里的饼,有抬头看了看季景舒,眼里满含感激,“谢谢谢谢,您真是个大好人。”,她赶紧接过来,大口吃了起来。

饼太干了,但是她并没有停下动作,像是它马上会消失一样。

“您慢慢吃,不够还有。”,季景舒将手中的水递了过去,又顺了顺她的背。

她吃得差不多之后,又安顿好小孩,季景舒二人见其他人也差不多了又过来。孩子母亲这时见到他们立马打算跪下来谢恩,季景舒先一步阻止了她,“使不得。”

“真的很感谢您们,也替我家孩子谢谢你们。”

“没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刚才啼哭的孩子现在安稳入睡的模样,季景舒的内心像是被一股温柔包裹,温暖安详。

三人在帐篷前做了下来,梁怀笙找准时机,开口道:“刚才您说县令大人的事,可以和我们说说吗?”

梁怀笙见她有些犹犹豫豫的样子,道:“您放心,我们只是想知道,也会守好秘密,不会让别人知道的。”

“其实也没什么,你们是恩人,这些都是应该的。”,她将事情的始末娓娓道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