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愿者上钩
用过少林的斋饭,也没什么好吃的。今天才闹了少林寺一番,他们可没心思给岳不群做一顿佛踏墙的上等斋饭。看来这少林也是无趣之地,更不用说游览光观了,还不如回房练武去。
岳不群住进禅房后,自练自已的武功。太玄神功威力太强,武功招式亦精妙玄奥,自练成以来,还一直没用。既无需用,也不敢用。生怕遭人觑视,还是等华山高手渐多后,再慢慢流出,充做镇派神功吧。
正练武间,忽听两名小和尚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一路上小声的说着些什么。岳不群本没在意,但那两名小和尚却在岳不群的禅房前停了停。
“师兄,你又要去后山值守啊。”
“是啊,晚上不能陪你练功了。”
“哎,师兄,你去后山都值守两年半了,这后山中到底有什么啊?从前也不曾听说过。这两年多来,师弟我一直问你,你却一直都不肯说。哼,你根本就没把我当师弟嘛。”
“嗨,不是我不说,而是真不能说。”
“有什么不能说的?师父都说了,我再过两月,也要去后山值守呢。师兄,你都瞒了我小三年了,又何必再瞒我这两个月。”
“这……好吧好吧。师弟,我告诉你啊,这后山地牢之中,关押着一个我少林的大叛徒,那大叛徒也不知从哪里学到了,一套古怪邪门的剑法,威力惊人。在两年半前,还引发了江湖上好大的一场风波。罗汉堂的老座师,就曾在那次风波中被魔教的东方狗贼所伤。”
“那大叛徒当时剑法未成,亦在那场风波中受了重伤,因故而被我少林弟子擒获,送回了后山关押。师弟啊,江湖中人多觑视那大叛徒的剑法,我少林不肯传出此事,也是为避免生出大麻烦事来啊!”
“哦?我少林后山还有地牢,那地牢的入口又在哪里?”
“那地牢的入口,就在后山那座三层阁楼的楼梯之下……”
那两个小和尚的声音渐行渐远,岳不群却听得心潮起伏不定来。原来那消失不见两年多的薛白归不是躲在哪里练剑去了,而是因为重伤,被少林寺给擒获。现在正被关押在后山地牢之中。
听闻此讯后,岳不群缓缓的停下练功,一丝思绪在大脑之中急速的思想起来。这薛白归,到底是救?还是不救?
薛白归原本是少林弟子,因故而叛逃魔教,后来经自已压服,而被迫投靠。时间不长,就被自已赐下辟邪剑谱。按说,他应该对自已感恩戴德才是。只是辟邪剑法的要诀太过坚难,对男人的心性打击太大,他未必不会心怀怨恨。
另一个就是,薛白归已然学成了辟邪剑法,武功大进。如果能够脱身,他是否还会听从自已的命令?甘心作小弟?如果不愿,岂不是又要打一场重新压服?
虽然辟邪剑谱的手抄本在他的手中,但自已早已记下了。如果借此培养新的弟子,也不是太难之事,何必去救这个桀傲不逊,不知真假忠心的人呢!
要说欠,也是他薛白归欠自已的,自已可没欠他半点。况且自已的老婆孩子尚因他的原故,而在魔教吃了好几个月的苦头,女儿羽裳也不知留没留下什么心里阴影来,这门帐还没找他去算呢。哼,不去管他。
岳不群转身再次练功来,可是练了几手后,又停住沉思了起来。
古怪,古怪,真古怪!
两个小和尚跑到自已的房门之外说起薛白归身处少林的讯息,这是究竟有意还是无心?
如果说自已今日没有大闹少林寺,少林弟子不知自已的底细那还好说。可是一曲渡我不渡他一出,又有哪个少林弟子敢说不知晓自已。就算是一心念佛,不理外事的真和尚,也不会不晓。
如此,他们有意暴露给自己的便占百分之九十,无心暴露就只剩百分之十了。
那么少林和尚如此的真正用意何在?
岳不群于房中来回渡步,又细细的回想起自已向老婆宁中则询问的细节。那年宁中则与女儿虽随薛白归下华山,但是不明薛白归太监属性的她为了避嫌,只准薛白归远远的跟着。
后来行至河南一家客栈时,薛白归无意间被少林弟子发现,并发生了冲突。因少林弟子人多势众,薛白归不得已使出了辟邪剑法。虽然取胜,却被不少的江湖人,包括嵩山派人得知。
直至薛白归被人围攻,外人并不清楚他与华山派是否有关系。就算宁中则,当时也没有站出来阻止说明什么,因为当时的她也不能肯定是真是假,所以闭口不言。
如此一来,少林未必知晓自已与薛白归的主从关系。那他们暴露讯息的目地,就不是想让自已去救自已的跟班,而是为把辟邪剑谱的下落与修练者说给自已听了。
好一招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把戏。
从下午进入少室山起,自已就被人给针对了。从那门扉后的一袭大红袈裟来看,自已所得罪的人在少林寺中身份只怕不低。如此才敢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自已上钩。
岳不群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葵花宝典》来,虽然那时是南少林寺,与北少林寺并不属一家人,可是佛门的手段应该相差不大。
那时南少林得了《葵花宝典》,本以为得了什么大便宜,不料却是一部烫手的鸡肋神功。凡正常人,在自家有神功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去练那什么《葵花宝典》的。
因此,南少林在得书之后,不仅没得半点好处,反而还被无数有心之人觑视与谋算,从此日夜不宁,实在是得不偿失。
至于华山派的剑气祖师爷岳肃与蔡子峰二人,他们是被南少林给算计的,还是主动的。岳不群此时已猜出了大概,定是被算计的。
因为,华山派所得到的葵花宝典中并没有“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炼丹服药,内外齐通”的先决密诀。若不然,岂有相互对不上号,练不成武功,反使华山弟子剑气二分的道理。甚至直至岳不群的时代,华山派弟子也不知晓这个秘密。
就算是后来渡远和尚上华山派,他也没有说出那先决要诀来。反而是偷偷学了在南少林学不到的葵花宝典武功,还俗自创辟邪剑谱,开创了福威林家。
而魔教在将《葵花宝典》夺去后,为了这个秘决,又与五岳剑派大战连年,直至魔教十长老葬身思过崖秘洞后,方才从他处知晓了那先决要诀。
当时的那魔教教主想来必定是悲痛欲绝,从而将它弃到一旁彻底放弃。直至任我行起坏心思坑人时,才将之翻出,让它遇到它的宿命持有者,武痴东方不败为止。
岳不群想通之后,不由长吐了口气。那他们今番引诱自已的目地何在?是个人的谋算,还是整个少林派的谋算?是想生擒自已?羞辱自已?打压华山派的名望?还是想斩杀了自已?
呵呵,看来自已今天太过仁慈,没有真正的大闹一场。反令在暗中算计自已的人,一而再的连续算计。
是干脆把事情搞大,还是继续熄事宁人。岳不群始终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直至盘算了半个时辰后,岳不群方才认定聪明人行事,无需掩藏,干脆单刀直入,直捣虎穴,看看少林派到底是何用意后再说。
古代夜间娱乐少,少林寺更是如此,在做完晚课,练完夜功后,晚上十点,和尚们大都入了梦乡。只有少许的值夜弟子,还在认真的巡察着少林的一切安危。
凌晨一点,月光稀疏,少林和尚们睡梦正酣,一道人影如同轻烟般的出现在少林寺偏殿屋宇的房顶上。宛如微风轻拂,眨眼远去,不久便到了少林寺后山。
少林寺后山建筑物不多,只是了了几座小瓦房,中间小丘上是一座三层高,方圆三、四百平方的木制楼阁。这样的阁楼从来只是储藏经书一类的东西,万没想到,居然会是地牢。
阁楼大门两旁并没有和尚站岗,人影于是轻飘飘的落在了阁楼之前,倾耳静听着阁楼内的动静。只听阁楼中有和尚轻微的鼻酣声,人影不由微微一笑,打开了一扇因为天热,半闭的窗户闪身而进。
人在半空,忽见白光电闪,一道冷锋直向咽喉袭来,又快又疾。岳不群早已有备,挥袖激起一阵狂风,身子借力突然向后飞去,人如飘风,疾退出五尺,让开一刀突袭。
凝神望去,只见是一名身着月白僧衣的中年持戒刀僧人,那僧人一刀无功,岳不群的袖风扫至,忙横向一侧跃开。口中却大叫道:“哪里来的贼人,竟敢到我少林寺藏经阁偷窃武功秘籍。来人,来人,抓贼。”
“哦,藏经阁有贼?诸位师兄弟,速速抓贼。”
“好,师弟,我来了。”
“师兄,我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