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易小姐不是才情出众吗
当众人看清易幽兰的容貌时,纷纷愣住了脑海只有一句话:北方有尤物,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张玉宁瞪大了那原本就不小的眼睛,眼中闪烁着熊熊妒火,仿佛要将眼前之人焚烧殆尽一般,她那张清秀的脸庞此刻也因嫉妒而变得有些扭曲,看上去颇为狰狞可怖。
易幽兰却依旧一脸平静,微笑着说道:“还请张小姐不吝赐教。”
张玉宁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随后用一种阴阳怪气的语调说道:“哼,听好了!‘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怎么样?能对得出吗?”说完,她挑衅地看向易幽兰,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盼望着对方出丑。
皇帝与皇后听闻此句后,不禁对视了一眼。只见皇帝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而皇后则轻轻摇了摇头,缓缓开口说道:“张小姐,你这可是至今都无解的诗句。”
言外之意就是,她在为难人。
只见周围众人纷纷对着她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起来,那一道道或鄙夷、或嘲笑的目光犹如利箭般射向了她。
她只觉得自己的脸颊仿佛被火灼烧一般,瞬间涨得通红,眼中满是羞愤之色,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哼!易小姐不是一直以才情出众而闻名吗?怎么如今面对这小小的对子,却是对不上来了?”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易幽兰不紧不慢地开口应对了出来。
此联一出,整个大殿之中顿时陷入了一片鸦雀无声之中,所有人都被这精妙绝伦的对联所震撼到了。
就连原本一脸得意洋洋等着看笑话的张玉宁也不禁愣住了,呆呆地站在原地,张大了嘴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只见那易幽兰美眸流转,环视一圈后发现竟无一人开口言语。
她轻启朱唇,莲步款款地走向皇帝所在之处,然后微微欠身行礼,娇柔婉转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般响起:“臣女才疏学浅,今日在此献丑,还望皇上莫要怪罪。”
只见那皇帝回过神来,双目之中尽是赞赏之意,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掌声清脆而响亮,同时大声赞道:“好!”他这一鼓掌叫好,仿佛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响,众人瞬间回过神来,纷纷效仿皇帝,鼓起掌来,一时间,整个宫殿都被热烈的掌声所淹没。
皇帝面带微笑,目光意味深明的看向了一旁亭亭玉立的张玉宁,缓声道:“京城第一美人兼才女之名,果真是名副其实啊!”
大皇子君无令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易幽兰。
然而,就在此时,站在不远处的张旌御脸色却阴沉得可怕,他死死地盯着当众出丑的张玉宁,心中怒火中烧。
此刻的他,真恨不得立刻找人将这个让自己颜面扫地的女子拖出去。
但碍于皇帝在场,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附和着皇帝的称赞。
皇帝笑着说:“如画,你赶快起来吧!”
易幽兰听了皇帝的话,轻轻起身,垂首而立。
张玉宁眼含妒火,视线如刀般射向易幽兰。
这时,大皇子君无令注意到了张玉宁的表情,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起身行了一礼后对皇帝说:“父皇,儿臣听闻易小姐不仅才情过人,还精通音律,不知可否有幸听到。”
皇帝道:“如画意下如何?”
易幽兰恭敬地回道:“臣女遵命。”
她移步至殿中的古琴前,端坐下来,素手轻扬,转轴拨弦,一首悠扬动听的曲子便如水般流淌而出。
众人皆陶醉在这美妙的琴音中,唯独张玉宁的脸色越发难看。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绕梁不绝。君无令微微眯起双眸,目光落在那抚琴之人身上,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之色。他轻启朱唇,缓声道:“吾于机缘巧合之下,得了一把绛玉琴。此琴音色绝美,犹如天籁之音。而今日有幸得见易小姐在此抚琴弄弦,方知这世间还有如此精通音律、善解琴意之人。想来,将此琴赠予易小姐这般懂琴之人,实乃天作之合,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易幽兰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愣,脸上随即浮现出一抹谦逊之色,轻启朱唇说道:“殿下过誉了,臣女不过略通皮毛,实在当不得如此夸赞。”
皇帝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如画,这把琴你就安心收下吧。放眼整个宫廷,又有谁能够像你这般才情出众?也唯有如此稀世珍宝般的古琴,方能与你的气质和技艺相得益彰!”。”
只见易幽兰微微俯身,神色恭谨地说道:“是,幽兰谢过殿下。”她那清丽的面容上带着一抹感激之色,目光如水般清澈动人,仿佛能映照出此刻内心的欣喜与敬畏。
微风轻拂着她的发丝,几缕秀发随风飘动,更增添了几分婉约之美。
沐霜婉看着易幽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原来是皇帝身边的赵公公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
他满脸惊慌失措之色,甚至连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还未等站稳脚跟,便急忙躬身行礼,声音略带颤抖地道:“启禀皇上,清风道长来了!”说罢,他微微抬起头来,用眼角余光偷瞄了一眼皇帝的脸色,似乎想要从上面看出些端倪来。
皇帝微微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急切而又欣喜的神色,大声说道:“快请进来!”他一边说着,一边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赶紧去将人迎进来。
众所周知,皇帝危在旦夕之时是这个清风道长将皇帝送回了宫中。
片刻后,一位身着白色道袍的老者缓缓步入殿内。
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眼神清澈而明亮,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皇帝连忙起身相迎,众人也纷纷抬头望去。
清风道长走到皇帝面前,拱手作揖,“贫道参见皇上。”
只见那皇帝面带微笑,优雅地伸出手来,轻轻地扶起了面前的道长,并缓声道:“道长啊,快快起身,不必如此多礼。朕此番特意邀请您前来,正是为了让您一同参加这一场精心筹备的宴席。”
那清风道长闻听此言,赶忙恭敬地点了点头,应和道:“承蒙皇上厚爱,得以亲自相邀,实乃贫道莫大的荣幸!”说罢,他微微躬身,以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此时,皇帝更是表现出十足的客气,再次开口说道:“道长,请入座。”言毕,还做了一个有请的手势,示意清风道长入席就座。
只见那清风道长神色淡然,丝毫没有露出半点拘谨之色,他步履稳健地朝着前方的座位走去。
而此时,皇帝也已重新坐回自己的宝座之上,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后,缓缓开口说道:“想必在座诸位都已知晓,朕前些日子遇刺。幸得清风道长以及一位世家小姐出手相助,朕才得以成功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