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庚子拳乱 - 无限诸天之天罡地煞 - 卯金刀锋冷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21章庚子拳乱

1900年,庚子年。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义和团的发展可谓愈演愈烈。

吕祖堂已经彻底成为了义和团在天津的总部,前后两间小宫殿往往被挤的人满为患,一块“义和团牌”立在殿外,上书:

“义和天心,同保大清。扫除洋孽,神助民兵。二毛教匪,但破魂惊。为国安良,众志成城。严拿奸细,谁敢徇情。焚巢毁穴,休想偷生。神攻鬼灭,人扣天成。皇恩嘉义,召入神京。”

而前殿外面那片大空场更是日日演武不息,李存义和王五一人一天,分别教授乾字门和坎字门拳民刀枪杀敌之术。

短短三个月时间,义和团就出现了爆发式的扩张,单单天津一地,就有堂口三百余处。

华北地区的各国领事和移民人人自危,教堂神职人员更成了最危险的职业,没有之一。

因为义和团服饰偏好红黄两色,如今整个华北地区已经到了“遍地红黄”的程度了。

尤其是在裕禄下发了慈禧太后的军费军械支持后,不论兵器还是服饰,都已经趋于了同一的方向。

义和团虽然按照八卦划分设立了八门,但除了乾坎二门外,其余的六门倒都不太能形成气候。

乾字门自然是天津卫本地行伍出身的曹福田领导,坎字门则是由河北新城的船夫张德成作为首领。

其中山东拳民多入了坎字门,因为有大刀会的根基,所以兵器多用大刀,而且山东自古就有横练金钟罩的传承,衣着上也多以红色为主。

而京津两地,因为从明朝开始便是军阵重地,幽州卫自古便是沙场武学的传承基地,所以聚集在乾字门的京津拳民们,大多以长枪为兵器,衣着则以黄色为主。

至于赵三多,则是在直隶的事务成熟后,再次回到了山东地界。

有可能是山东更需要他,更大的可能则是在和曹福田的权力暗斗中落了下风。

当然,刘战是不会承认赵三多的离开和他有半毛钱关系的。

人多了,闲七杂八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尤其是强奸妇女的情况,屡禁不止。

光京津一地,刘战和马东锡手下斩杀的,号称请神请到五通神的家伙,就不下数十。

虽然有刘战和马东锡两个人在,京津两地的风气要稍好一些,但直隶山东等地,义和团的名声已经开始往拳匪的方向发展了。

这样一来,反而让刘战和马东锡二人的名声在京津地区越叫越响,最后愣是传出了“马王爷”和“刘判官”的诨号。

这一切,还是要从那日赵三多和曹福田的会面开始说起。

赵三多和曹福田当时说了几句之后,便开始询问天津本地的情况。

问到李存义这里时,刘战则站了出来。

“曹师兄、赵师兄,如今义和团发展有如烈火烹油,在纪律上难免有些瑕疵,我却是想毛遂自荐,对此事有个把控。”

刘战毕竟和曹福田赵三多不熟,所以话说得倒不是特别犀利。

只可惜,哪怕如此,赵三多依然觉得刘战这年轻人有些太狂妄了。

“刘兄弟,咱们都是粗人,你想要这执法人的职位,可以,只要你打得过我就好!”

别看赵三多六十来岁的人了,性子却是丝毫不减火爆,曹福田还没发话,他便冷笑一声要和刘战动手。

其实这也正常,如今山东地区的义和团已经成了气候,借抗教之名鱼肉乡里的事情必然早就发生过,刘战这一番操作,可谓直接戳在了赵三多的肺管子上。

能以教拳聚集如此多的拳民,其本身的业艺自然是不差的,而且脾气肯定相对火爆。

赵三多其人从小便学习梅花拳,这拳法本就是传承了两千余年的古老拳法,以梅花易数立意,灵活多变,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旁的不说,但就广为流传的梅花桩步法,便是从这一门传出来的。

这拳法在后世有些势微,如今却是他这一门整个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刘战自然不能和赵三多动手,拳怕少壮,他赢了胜之不武不说,除了能给赵三多一个难堪外,对他自己可谓半点好处都没有。

别的不说,至少作为名义上赵三多徒弟的山东拳民,刘战便要得罪个遍。

话说回来,这也难说不是赵三多以进为退的计策。

人老精,鬼老灵,年近六十的赵三多能到如今这个地位,说他是无脑莽夫,谁也不信。

刘战一瞬间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用王五出言阻拦,他便笑着说道:

“赵师兄说笑了,您的功夫自然天下无双,我是万万不敌的,不过您所担心的,无外乎是我功夫不高,在执法时受到伤害,兄弟这里先行谢过了。”

说罢,刘战冲着赵三多抱了抱拳。

他这话一出,直接便把赵三多架在了那里,曹福田坐在一边也不说话,只是看戏。

不等赵三多思考对策,刘战接着说道:

“我知您师承梅花门,正好给您备了份礼物,还请移步殿外。”

说罢,刘战便叫上马东锡,两人一起往殿外走去。

他们一走,旁人好奇心起,自然也就跟了上去,一时间二十多人又全都回到了殿外的大空场上。

刘战在空场边上,早就准备好了六根海碗粗的圆木,底部削成了锥状。

他昨日定下计来之后,便有预感事情可能不会如想象那般顺利,当下便准备了立威的道具。

这六根圆木都是一米五的长度,为了买这几根木头,在木材场足足花了刘战十二枚金币。

“老马,用大开碑手先把这六根柱子按梅花状立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