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八,切磋
宁艺娴发挥出这一式完全不适合她的拳法。
“玄阳金刚拳,第一式。”双臂内力流转,只是轻轻一挥就挣脱了易尘羲的控制,一拳打出去都带着破风声。
“……”
“……”
“……”
“……爹爹,后,后面呢?”思夏小心翼翼的开口。
四个小家伙面面相觑,玄阳金刚拳可是门派里顶尖的拳法,不是应该和画本小说里一样有个霸道无双,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名字么。怎么就第一式了,第一式是个什么鬼。
“后面?后面怎么了么?”玄隐子疑惑的问到。
“名字啊,名字。玄阳金刚拳第一式不是应该跟一个什么金刚降魔之类的吗,然后直接第二式金刚暴拳啥的。”思夏缓缓的开口。
一旁的包括思齐在内的几个小家伙都点点头,第一式什么的实在是太敷衍了,一点都没有绝世武功的那种感觉。
“那是什么,玄阳金刚拳第一式就是第一式啊,哪里还有什么后缀了。”
“爹爹,你看看人家魔教的无相无生爪,第一式就是无生爪,第二式来生会,第三式奈何月。多有意境啊,听起来感觉就倍有气势,倍有面子。
可是咱们呢,上来就玄阳金刚拳第一式,没了。那岂不是上来就弱了人家一成,未战先怯啊。”
“呃……”玄隐子现在早就把那什么劳什子魔教教主骂了不知道多少遍,又不是没见过真人,看着那么阳光的一个大汉,怎么起个招式名那么闷骚。
那什么无相无生爪根本就是大路货塞上追魂爪的强化版,在魔教里的地位也就相当于龙虎拳法在玄虚派的地位,基础中的基础。
“哈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那咱也玩玩呗,看这一招。”易尘羲忽然摆出一个架势。
这个架势在场的众人都有些陌生,反而是思齐一眼就认了出来。
“龙虎拳法!”
“对,就是龙虎拳法。”易尘羲带着这个架势就朝宁艺娴冲了过去。
“师兄,你耍我?”宁艺娴看易尘羲用这种基础拳法和她交手,直接动力真火,双拳上的内力都雄浑了一点。
“龙虎拳法一……猛虎下山,嗯。”易尘羲身子一压,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瞪着宁艺娴。
“嗯?”宁艺娴拳风一滞,这样的龙虎拳法,她还是第一次见。
易尘羲双拳一扑,化拳为爪似饿虎朴食爪向宁艺娴。
“龙虎拳法二,虎啸山林。”易尘羲手掌一变,拳路从刚刚的迅猛变的大开大合,刚猛非凡。
“好哦,好哦,这才有点绝世武功的样子。”四个小孩闹腾着,他们这个年纪,什么玄妙武学都不如一个霸气威武的名字来的有意思。
“别闹,仔细看好你们师叔的招式。那不是你们练的龙虎拳法,有点像形意门……也有点像五禽戏,是一种蛮有意思的武功思路。
这种类似模拟动物的武功江湖上流传着不少,最早的应该是五禽戏,现在的话则是形意门玩的比较溜,你们可以好好借鉴一下,但最好不要把这个当主要武功。”
“是,师父。”
“师兄,你这拳法有点意思,咱们继续。”宁艺娴也换了架势,是另一种风格路数的拳法。
易尘羲的拳头灵活多变,时而似猴,时而像牛,灵动若蛇,奔袭赛犀。
“好,好厉害。师弟,我也来会会你这拳法。”玄隐子也有些手痒,跳上练武场和易尘羲交起手来。
“我去,狗男女啊。”易尘羲本来欺负欺负师妹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忽然跳出来了一个大师兄,一下子压力就大了好多。
“灵猴报喜,大鹏展翅,蝎子摆尾。”易尘羲在两个人中间腾挪转移,一下子勾住玄隐子的脖子转到他背后,一脚蹬住宁艺娴,借着反冲的力气,倒钩到玄隐子的肩膀上。
“不错嘛,这功夫居然还有一些轻功上的造业。”玄隐子肩膀一晃,玄冥擒拿术抓向易尘羲的脚腕。
这夫妻二人联手,而且彼此之间都这么熟悉,易尘羲也只能被打的连连后退。
“师兄,你俩这可是逼我的。”易尘羲嘿嘿一笑,抬手使出一模一样的玄冥擒拿术和玄隐子对招,只不过易尘羲速度非常快逼迫的玄隐子用双手和他对拼。
另一只手则是捏着玄幽点穴术,戳在了玄隐子的几处穴道上,整个过程速度非常快,就连一旁的宁艺娴都没能反应过来。
“师弟,你也好久没见我了吧!”
玄隐子露出衣服的皮肤上忽然闪过一丝晶莹之色……
易尘羲飞快的退后好几步:“我去,用横练功夫来抗点穴,你以为你是九师弟啊。
明明是个大师兄,怎么都不学点好。不对,是不是九师弟那么痴迷横练就是你带坏的。”
横练金刚不坏这一类的武功,一向不是什么主流。修炼又苦又累还比较慢,最可怕的是效果还不是特别好,但是有一说一,这些武功有些时候真的出其不意能够起到意料之外的结果。
“放屁,老九那个臭脾气,当年谁能治得了他?”玄隐子说话之间,一拳打出。
横练功夫配合上玄阳金刚拳,这样的效果绝对是1+1>2的。易尘羲自己也只能暂避玄阳金刚拳的锋芒,与此同时,宁艺娴在一边抬手就扣住了易尘羲的肩膀。
“哎呦,不打了,不打了,你们两个太赖皮了。”身形被控制住的易尘羲赶忙求饶,毕竟,单就一个玄隐子就和他不相上下,师兄弟之间的又不可能真的下狠手,玩闹一下也就算了。
“你们几个小家伙,看完这一场有什么想法吗?”玄隐子把握住机会,想要借着这个由头顺便教导一下弟子。
“我感觉好像横练的功夫也不错,配合上我们我们玄虚派的刚猛武功,应该能够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思修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
另一边的思慎点了点头:“我感觉轻功不只有迅速一条路,腾挪扭转战斗过程中足够灵活,也不失为轻功的一种发展路线。”
思齐刚刚入门,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武学体系,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试探着开口:“若是对敌过程中以一敌二,不如攻其薄弱点,缩短劣势。如果以二对一,是不是以消耗为主,避免正面相搏。”
思齐的一番话引起周围几个人的侧目,这确实是一种独到的见解,之前的武林并不复杂,更多的只是一群人交流技术和经验的大环境。自从江湖越来越大,势力开始从这其中谋求利益之后,以少对多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发展到如同两军对垒兵阵相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