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不得不战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三十八章不得不战

李舜臣将水军分作几队,轮流上前攻击岸上的倭军,高丽战船炮矢齐发,声势惊人,但效果却不佳,倭兵躲在石头和夯土后面的工事里,只有炮弹和大筒射出的粗壮弩箭才能对工事造成破坏。但是高丽每艘船上的大炮基本只有一门,大筒也没几门,且射击频率太慢,其余的都是一般的强弩和弓箭、火铳,根本无法杀伤工事后面的倭兵。高丽战船的武器是用来对付只有一层木板护体的船只,并非是用来对付土石结构的陆地堡垒,高丽水军看似具有压倒性的火力,实际上却并不能奈何倭军。

岸上的倭兵用他们的铁炮倒是对船上的高丽士兵造成了不少的伤亡,另外,五座炮垒上的五门大炮也时不时的怒吼一声,那些靠近岸边的高丽战船只要被击中,就会有许多兵士被杀伤。后来一些高丽战船还向倭军营寨发射火箭,企图引燃营寨和粮草,但由于火力不够,被倭兵迅速扑灭。

战斗又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李舜臣的眉头越皱越紧,此时东方的天空下面,已出现了一丝光亮,现在要想解决战斗的话,光靠战船远程打击是不行的了,必须派兵登陆,在陆地上攻击倭军,但现在倭军的防御并没显露疲态和破绽,而且高丽水兵陆战的能力也堪忧,贸然上岸,很有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李舜臣正在沉思之中,突然后面有人大喊起来:“大人,快看!西边有报警火箭!”

李舜臣和元均等人一起转头向西,只见黑色的天际中,有两朵焰花炸开,接着又是一朵,总共五朵,这是最高级别的警示信号。

九鬼嘉隆率领的倭军水军主力舰队到来了。

身披大铠的九鬼嘉隆站在望楼上,目不转睛的望向东方,此时熊川还在海平面之下,他看不见海岸,但却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下的红光。几朵焰花在前方的天空闪现,这是高丽哨探船在发信号,九鬼嘉隆已经下令舰队开始划桨,尽快赶往熊川,他希望李舜臣不会逃跑,而是和自己来场堂堂正正的决战,但李舜臣会如他愿吗?

熊川港内,高丽水军终于停止了攻击,一百多艘战船递次撤了出去,港湾里留下许多燃烧着的战船。倭军没有上船追击,因为倭兵激战了大半夜,此刻不管是他们用的火药还是本身的精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同时炮垒上的大炮也不再发射,再发射多半就要炸膛了。胁坂安治仍旧站在炮垒上,他也看见了西方天空上的焰花,知道援军来了,但他看看自己疲敝的手下,以及那些还在燃烧的战船,最后打消了出击的念头。

熊川港外,退出来的高丽水军正在列阵,李舜臣虽然不想现在和倭军决战,但如果不战而退,不仅有损于他的威名,而且对军心士气也是沉重的打击,这战,他还不得不打。他将舰队摆成一个很宽的月牙阵,两翼突前,中间凹陷,准备利用高丽战船的火力优势,远程与倭军交战。

倭军战船没有多少重武器,只有不多的一些大筒,交战几乎全靠铁炮,能杀伤人员,却对船体的破坏不大。高丽战船却拥有大炮、大筒、硬弩、火箭、火铳等等,远近都能够覆盖,而且很多武器都是专门用来对付舰船的,比如秦川当初看到的“一窝蜂”,就是高丽人叫的“神机箭”,最原始的火箭炮,近距离烧船效果最佳。但高丽水军还是有短板,就是过于依赖远程打击,靠帮近战的能力不强,相反,这却是倭军的强项,因此李舜臣打算让舰队保持队形,决对不与倭军混战,可以边打边退,不能让倭军战船轻易靠上来。

李舜臣现在有些后悔没有把那几艘龟船带出来了,因为龟船航速不快,不太适合远距离作战,因此这次就没有带出来。李舜心中暗定,以后无论如何都要把龟船带出来,跑不快,用板屋船拖拽起走。

李舜臣清楚两军的优势和劣势,同样九鬼嘉隆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他下令舰队排成巨大的方阵,准备凭厚实的阵势扛住高丽人的火力,不顾一切靠上去跳帮肉搏。而根据以往历次的战报,九鬼嘉隆估计李舜臣嫩通过用于作战的船舰数量在两百以下,其中板屋船不会超过一百艘,而他在这里集中了三百多艘战船,几乎全是战船,安宅船近百艘,其余大都是关船,这不是当初小西行正的用运输船假冒的纸老虎舰队,而是真资格的作战舰队,是当下倭国全部水军力量的三分之二。

当东方的天底下泛起鱼肚白时,在桅杆上的倭军瞭望哨向下面喊道:“大人,高丽战船向我军逼近!”此时,他已经能够看到海平线上升起的一排模模糊糊的船桅。

九鬼嘉隆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看来高丽人这次不打算躲避,李舜臣偷偷摸摸打了这么久的游击,这回终于敢于正面一战了。

两支庞大的舰队相向而进,进到距离五里时,两边的战船都纷纷落下船帆,全靠人力划桨。此时东方的海战,还没有完全脱离原始的划桨,这使得战舰上近半的水手都不能参与战斗,同时,由于船上人员众多,需要消耗大量的的食物和水,也使得战船不能远离基地进行远洋作战。反之西洋的战舰,基本上不再依靠人力划桨(当然也还存在近战用的“蜈蚣船”),特别是盖伦船出现之后,风帆战舰几乎一统四大洋,甚至几条船就能持续遨游上万里的海洋。同时在海战中,风帆战舰不论是火力还是机动能力,都是此时东方战船所望尘莫及的,东方势力还只能依靠庞大的数量优势,才能抑制住西洋战船的横行。

第一缕霞光升起的时候,海面上响起了第一声炮响,高丽水军与倭军水军的第一次主力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首先发炮的是高丽水军,倭军没有大炮,只有大筒,射程远不及大炮,高丽的板屋战船在船头要么装上一门“天”字炮,要么装上“地”字大炮或大筒,在倭军战船进入两里范围后,船头的那些“天”大炮纷纷开火了,一阵呼啸声,炮弹纷纷砸在倭军舰队的前方,激起几十道水柱。

倭军没有还击,只有低沉的鼓声,催促着浆手们奋力划桨。两军距离接近一里左右时,高丽军的“地”字大炮和大筒又一齐发射了,这次,一些炮弹和弩箭击中了倭船,将船板和后面的倭兵一并击飞。最前面的倭船随即也施放大筒还击,但射程不够,发出的炮弹距离高丽战船老远就落入了水中。

两军在一路交火中越靠越近,此刻如果从上空俯瞰,就会看见高丽舰队像一条细长的带子,而倭军却像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倭船虽多,但两翼却还没有高丽舰队展得远。九鬼嘉隆也发现了两翼的高丽战船正在向后包抄,但他不打算分兵去拦截,他打定主意凭借兵力的优势,突破高丽阵势,将战斗引入混战,争取靠船跳帮的机会。他相信,手下那些悍勇的武士和海盗们,只要跳上高丽的战船,胜利就会来到。

但李舜臣岂能让九鬼嘉隆的企图得逞,高丽船上除了浆手,就是炮手、火铳手和弓箭手,恰恰没有什么肉搏兵,同时这些远程兵平常也很少进行肉搏的训练。反之倭军水军,其实更准确的说,应该叫做在船上战斗的陆军,远程主要靠铁炮,挨近了扔下铁炮操起刀就变成肉搏兵,而且他们格斗的本领要远远强于他们驾船的本领。于是李舜臣下令中央的战船开始转舵,准备边打边打边退,两翼的却包抄靠上来,攻击倭军的外侧。

倭船划得很快,士兵们都憋足了气准备冲上去砍高丽人,但高丽船也不慢,一直吊在几百步之外,还不断的发射炮火,虽然没造成多少损伤,但让倭兵憋屈的实在难受。在这个距离上,铁炮毫无威力,只能靠船上的几门大筒还击,但大筒的威力实在不够看,完全是聊胜于无的感觉。

倭军统帅九鬼嘉隆却不为所动,仍旧指挥舰队像头野猪似的往前拱,他判断高丽军战斗了一个晚上,体力不可能支持得住长时间的划船,只要高丽船再划不动,倭船就可以追上去靠帮了。

九鬼嘉隆没有估计错,不久,高丽战船就显出了疲态,几条船被倭船追近了,倭船上的铁炮齐发,密集的弹丸如同冰雹般的砸在了高丽船上,船体虽然没有受到损害,但一些高丽水兵却被击中了,甲板上顿时溅满了鲜血,船速随即更慢了,眼看倭船就要追上来了。

这时,高丽战船齐齐调转了船头,又射来一排炮弹和弩箭,击中了几艘突前的倭船,打得木屑乱飞,船上的倭兵惨叫连连,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终于肯与吾决战了。”九鬼嘉隆放下了望远镜,冷笑一声,下令:“全军突击,斩下李舜臣首级者,赐万石之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