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夜路凶险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九十二章夜路凶险

小早川隆景终于撤军了,不过走之前,他再次骑马来到两军大营中间,秦川把小早川秀包带了出来,让父子俩隔着二三十步远说话。

小早川秀包跪在地上,冲着小早川隆景叩头,父子俩都有些动感情,各自抹了几把鼻涕和泪水,最后小早川隆景策马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小早川秀包一个人跪在那里半天都起不来。

秦川也有些伤感,他想起了自己在异世的父母,便忍不住安慰起小早川秀包来:“你也不要太悲伤了,左右不过半年的时间,权当出趟远门。”

小早川秀包爬起身来,望者父亲远去的背影,说道:“父亲大人这些年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为了家门,一直在外打拼,这次渡海远征,本来只是吾来的,但他却不放心,坚持亲自要来。唉,这样劳累下去,父亲大人还能支撑多久呢?”

秦川也有些疑惑,这小早川隆景都快入土了,而且还是“五大老”之一,干嘛这么拼命呢?人家小西行正和福岛正则等人都是正当壮年,自然想争取功勋来往上爬,但小早川隆景等“五大老”基本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再往上就是丰臣秀吉的位置了,难道他人老心不老,还存有毛利家的野心吗?

“你父亲今年贵庚?”秦川有些好奇的问道。

“刚过六旬。”小早川秀包叹了口气:“唉,都怪吾不成器,害父亲大人不敢撒手,现在惟愿父亲大人能长寿延年啊。”

实际上小早川隆景还可以活五六年,到庆长二年(1597年)六月才会死,相反小早川秀包倒是更该担心他自己。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明年(文禄二年,1593年)八月,丰臣秀吉会老来得子,淀夫人诞下了丰臣秀赖,于是丰臣秀吉只得将他原定的继承人,侄子兼养嗣子丰臣秀次挪开,而为了控制毛利家,他强令小早川隆景收丰臣秀次(改名为小早川秀秋)为养嗣子,剥夺了小早川秀包的嗣子资格。但奇怪的是,小早川秀包却继续保持了对丰臣家的忠诚,并在关原大战时,他和义兄立花宗茂一起加入了西军,而深受丰臣秀吉信赖的小早川秀秋则成了东军最大的内应和西军最大的叛徒。

庆长五年(1600年)9月,关原大战爆发,小早川秀包和立花宗茂受石田三成之令,合兵一万五千进攻东军大将京极高次镇守的大津城,这可是一座赫赫有名的坚城,攻守双方伤亡极为惨重。攻打十余天后,立花宗茂军以大炮持续轰击,终于轰塌城墙,西军这才攻下了大津城,迫使京极高次率军投降。但就在此时,却传来西军石田三成等主力在美浓关原主战场战败的消息,让二人取得的胜利成为了鸡肋。最后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都被迫弃国,立花宗茂成了浪人,而小早川秀包则剃发出家当了和尚,第二年就郁郁寡欢患病而亡。

而小早川秀包的义兄立花宗茂的际遇却又不同,关原之战后,他虽然浪迹天下,但却受到诸多大名的相邀,最后是德川家康派出“东国无双”本多忠胜出马,才把立花宗茂招至麾下。德川家康对立花宗茂非常器重,后来还将立花宗茂的旧领筑后柳川藩还给了立花宗茂,使之成为了倭国史上唯一领地改易后还能回复旧领地的人。晚年的立花宗茂一直都是德川家的重臣,二代将军德川家光盛赞其为"真正的武人"。立花宗茂活到将近八十岁才死,死后他和养父立花道雪、妻子訚千代一起被后代祀奉在柳川境内的三柱神社,1820年受赠神号"松阴灵神"。

辞别了自己的儿子,小早川隆景率大军朝着来的路往回走,过了梨峙,翻过了熊岭,最后退回锦山去了。打了半个月的仗,折损了许多兵马,还搭进去了小早川秀包,这下等于是全白忙活了,如果不是小早川隆景许诺不久就有大量的赏赐发下来,许多官兵都打算跑回国去了。小早川隆景对士兵们说,高丽人为求和而上贡了大量的丝绸,这些丝绸卖回国内后,就有大量的钱财可以奖赏他们了,而士兵们也确实看见了那些大车和大车上面载的丝绸,军心这才安定下来,至于又有三百名铁炮足轻没了铁炮,也就没人在乎了。

小早川隆景的后面,权栗领着光州军亦步亦趋的跟着,直到把小早川隆景的军队“送”出全罗道,他一路上还收罗了大量逃进山林的兵士,最后当熊岭收复之后,全军终于爆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在全州得到消息的李洸、徐元礼和秦川也松了口气,李洸随即打开官仓,犒劳三军将士,并大宴晋州来援的官员和将领,另外也给朝廷和定远君上了报捷的奏折。

两天之后,晋州大军南返,却不是走南原的近路,而是绕道先去光州,李洸、郭嵘、权栗也点起三千兵马一同前去,他们要和徐元礼、秦川一道去觐见定远君和朝廷的钦差,至于为何要带上一万多的兵马,那当然是去护驾啦。本来他们还邀请了在龙安的尹先觉一道去,但尹先觉被数万难民的安置工作缠住了,根本不敢走。

第二天晚上宿营的时候,出去了几天的稻田利吉回来了,他像在泗川那次一样,给秦川带回来了人的耳朵,不过这次是两个人的耳朵外加一卷沾血的黄绢。

秦川看着那两只血淋林耳朵,和上次一样,还是有些反胃,他问道:“没有多杀无辜吧?”

“禀主公,那个柳大人只带了很少的随从,内中还有一个传旨的宦者,他们自光州出发后就连夜赶路,看来是想趁着大军没回去之前赴晋州上任,正好便宜了小人们行事。请主公放心,只杀了他两个,其余的都故意放走了,全往光州跑回去了。”

“没让他们瞧出破绽来吧?”

“主公且放心,小人几个可是正宗的倭寇。”

“给参与的几个记功,注意不要漏风,否则,你是知道的。”

“请主公放心,他们几个小人还是拿得稳的。”

“好,你下去休息吧,把这东西拿走。”秦川又叹息道:“这柳崇仁大人也太不小心了,明知道全罗道正在打仗,到处都是倭寇探子,还只带这么少的人,可惜可惜。”

稻田利吉心头有些不屑,主公也太虚伪了,明明杀了人,还要假惺惺的装出一副悲天怜人的样子,嗯,主公确实是干大事的人。

秦川打发走了稻田,又拿起那卷黄绢,这应该是朝廷的旨书,封印还是完好的,看来稻田没有擅自打开过。旨书里只是宣布柳崇仁为庆尚道右兵使兼晋州牧,对徐元礼和秦川却没有只字片语,看来拟旨的大臣对晋州的现状是毫不知情,不过尹元康和柳崇仁应该是打听到了晋州目前的状况,这才有柳崇仁昼夜兼程,企图赶在徐元礼和秦川回去之前上任,把生米做成熟饭。

现在柳崇仁被杀了,表面上是倭寇干的,但这骗得了天下,却骗不了人,尹元康肯定会明白是晋州方面干的,迟早会怀疑到徐元礼和自己头上,那自己和尹佳慧的事情怕就有点麻烦了。秦川在大帐走来走去,却想不出破解的法子出来,他想去找徐元礼想办法,但最终却放弃了,这种事情,找李惟俭商量还成,毕竟李惟俭是尹佳慧的义父,找徐元礼却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徐元礼肯定会与这件事离得远远的。最后,他干脆不想了,到时候再说吧,如果尹佳慧愿意不顾家族的反对嫁给他,他就强娶,看尹家能奈他何。

第二天,秦川行若无事的与李洸、郭嵘、徐元礼和权栗等人谈笑风生,一路随着大军前往光州而去。

再说另一边,小早川隆景回到锦山后,果然宇喜多秀家的使者在等着他,要求他即刻率领主力北上汉城。但小早川隆景还是耽搁了几天,一直等到他听说全州的大军大部南下后,这才放心的北上。

于是在全州大战一场的高丽和倭国两支大军就南北异向的背道而行了,等到秦川和小早川隆景再次在战场上相遇时,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而这期间,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距了大半个高丽,他们很难再碰面,但却丝毫影响不到两人之间的生意来往。

当秦川南下光州去觐见定远君李琈、小早川隆景北上汉城去增援小西行正的同时,在遥远的北方,鸭绿江畔,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在高丽国君和朝中大臣的热切期盼中,开出了义州城向南进发,这是大明入朝的第一批军队,辽东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所部的三千辽东铁骑。他们将向平壤前进,准备收复高丽三都之一的平壤,因为高丽人对祖承训信誓旦旦的保证说,平壤只有两千倭寇,还衣不遮体、兵器破烂,这比较符合祖承训对倭寇的印象,他虽然没和倭寇交过手,但也听说过几十年前侵扰东南沿海的倭寇模样,基本就和乞丐差不多,只不过比较亡命而已。

然而祖副总兵不知道的是,他这次却是被高丽人给彻彻底底的忽悠了,平壤的倭军不仅不止两千人,而且还是一支在东亚诸国中、最接近近代化的强军,其装备、训练、组织和战斗力,早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明军,他这一脚踢过去,就要结结实实的踢到铁板上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