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战场王者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八十四章战场王者

这边权栗说倭军骑兵要来冲这个方阵了,那边秦川却嘀嘀咕咕的抱怨起来:“这个立花宗茂,怎么这么死心眼,他手下可是黄金部队,金盔金甲啊,死一个人就要损失十几斤黄金,我们这边的大半都是叫花子军队,连身盔甲都没有,他也舍得来拼啊!真是搞不懂他,到底会不会算账。嗯,打完仗后得叮嘱士兵,那些金盔金甲不得私藏,必须要交公。”

权栗对秦川的商贾做派已经免疫了,对秦川说道:“不要去想那些金盔金甲了,人家是要来取你我的头颅了,再说那些金盔金甲,多半只是镀了层金,没多少份量的。”

“哦,真的吗,我就说他一个小大名,哪来的这么多钱,连丰臣秀吉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不过我听说倭国那边盛产黄金,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弄些金子回来。”

“还在想那些金子了,他们要冲过来了!”权栗觉得自己的心脏已经够大了,可跟秦川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嗯,怎么李根来和曹善他们还没打过来,要等我这里死光了他们才来吗?看我回去不收拾他们。”秦川突然骂了起来。

权栗一愣:“谁?”

“我手下的两个营长,晋州大军打先锋的定是他俩,这都午后了,他们怎么还没打过来,如果立花宗茂再这样不要命的冲上两次,我们可就真的招架不住了。”

权栗不想再听秦川的唠叨,又在马镫上站起身来朝外张望,突然奇怪的说道:“咦,怎么倭寇还没有发起冲锋啊?”

权栗和秦川都没有看到,就在立花宗茂即将发起冲锋之时,一个武士从后面飞马跑来,高声喊道:“隆景大人有令,令立花大人分出一半骑兵,速去南边增援!”

“怎么回事?”立花宗茂放下长枪,问道。

“禀大人,南边来了高丽大军,隆景大人派了一千五百人去抵抗,却无法挡住高丽大军。隆景大人已经下令全军从全州城里撤退了,但军队却不能立即退出,而隆景大人身边只有五百旗本队,无法前去增援,只能命大人您派一千骑兵过去,稳住南边。”

“高丽大军来了多少?”

“不下一万,而且大都穿戴我军盔甲,铁炮也很多。”

“嗯?”立花宗茂倒抽口凉气:“他们哪来这么多我军的盔甲?难道南方有我军遭到过大败吗?”

“这个小人不清楚。”

立花宗茂望望前面的高丽军阵,又回头朝后方看看,这时十时连久策马过来,问道:“主公,还攻击吗?”

立花宗茂叹口气道:“高丽大军到了,义父那边的大军尚陷在城中,却又迟迟拿不下全州,义父身边空虚,派去抵挡高丽大军的人马又被击败了,命令我分兵回去。我们这边,看来是不能再行攻击了,只能拖住这支高丽军了。这样,你领一千骑兵去那边,挡住高丽大军,这里我来应付。”

“遵令,主公。”

不久,权栗就看见倭军分成了两部,一半的骑兵飞快的朝南边去了,剩下的一半则下了马,向前走上几十步,齐齐的端起了铁炮对准这边。

“怎么回事?他们撤走了一半的人。”权栗有些不解,问秦川:“晋州大军打过来了吗?”

“应该是吧,小早川隆景的大军陷在城中,身边肯定调不出多少兵马去对付晋州大军,只能把立花宗茂的骑兵调回去救火了。”

“如此,我军当继续前进。”

“这是当然。”秦川当即下令击鼓,三个方阵随后不紧不慢的朝前推进。

当两军距离百步时,双方几乎同时开火,两边都倒下了一些人。然后高丽军的长矛手、刀牌手开始加快速度朝前疾行,弓箭手也紧跟着边走边放箭,火铳手则停下装填弹药。倭军那面,紧接着又是一排齐射打来,突前的高丽长矛手和刀牌手被打倒了许多,放完枪后倭军骑兵转身就跑,跨上马匹后飞快的跑出去两三百步,然后又下马,再次端起了铁炮。

“龙骑兵战术。”秦川脑袋里突然冒出拿破仑时代法国火枪骑兵(即龙骑兵)的战术,当时法国龙骑兵的这种牛皮糖似的战术,让其它国家的步兵非常头痛,往往可以阻滞和牵制住比自己多好几倍的步兵。这个立花宗茂难道也是穿越人士?怎么会如此之多的战术?蒙古人的战术就不说了,火枪骑兵的战术他也玩得精熟,真的是通晓今古啊。

“龙骑兵?”权栗非常奇怪,这个秦保民使连字都写不工整,文章更是像狗屎,但嘴巴里却经常能冒出些新名词。

“哦,西洋的火枪骑兵,也叫龙骑兵。在西洋的传说中,龙是一种既能喷火又能飞行的怪物,因此他们称这些骑马放枪的骑兵叫做龙骑兵,既能像龙一样迅猛,又能像龙一样能到处喷射火焰。”

“这不就是骑射吗,只不过是开枪不放箭而已。”

“但箭矢很难透重甲,更不要说盾牌,火枪却能,盾牌和盔甲在弹丸面前,就像纸一样不顶事。”

“但火铳在几十步之外就全无准头了,弓箭却能射中。”

“这还不简单,一排人一齐放枪不就得了,火铳必须要齐射才能见效。还有,一个弓箭手能连续拉多少次弓?能不能拉上个半个、乃至一个时辰的弓?火枪手却能,甚至可以连续放上一天的火枪,只要火枪不炸膛。”

权栗沉默了,半晌才说:“倭寇能横扫高丽三千里江山,大半都是凭其铁炮之犀利,看来我军以后也得大力使用火铳才对。”

“权大人说得极是,以后的战争,就是火枪和火炮的战争,不管陆上还是水上,现在的长矛手、刀牌手和弓箭手,以后的作用就是掩护火枪手和大炮。当然,突击还是要靠骑兵,大炮和火枪虽然能够杀伤骑兵,但并不能阻止大规模的骑兵冲击。”

“忠州大战时,为何我高丽骑兵不能冲破倭寇的铁炮阵呢?”权栗问道。

秦川道:“因为申大人的骑兵并不多,据说只有八千,倭寇却有两万,如果当时申大人有两万骑兵,铁定踏破倭寇军阵,最多也就是伤亡大点而已。全大人你刚才也看到了,我军用了火铳、弓箭、标枪、竹筒火药包和长矛,却都并不能真正挡住倭寇骑兵的冲击,如果当时不是倭寇的战马被竹筒火药包惊吓到了,无法一鼓作气破阵,恐怕金永成那个方阵也就完了。而今天,如果立花宗茂有五千骑兵,我和大人估计也会殉国了。”

其实秦川还有句话没说,人类战争史上,骑兵一直都是战场的王者和主宰,甚至到了近代工业社会阶段的初期,也是如此。看看拿破仑战争,决定战役胜负的,往往都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即便到了一战后期,俄国内战也是靠着红白双方几十万骑兵的厮杀,才最终决定了俄罗斯的前途。真正终结骑兵的不是火枪,不是大炮,不是机关枪,因为骑兵一样可以使用这些武器,谁说骑兵只能挥舞长矛大刀的?横扫中亚、南亚和西亚的独眼帖木儿,除了拥有十几万骑兵外,还独具匠心的将小炮绑在骆驼背上,建立了独特的骆驼炮骑,简直就是原始的坦克。俄国内战时,机枪马车更是风靡红白两军,常常伴随骑兵一起疾驰冲锋,遇到阻碍时,将车头一转,马克辛机枪就开始哗哗的倾泻子弹。

最终结束骑兵王者地位的,是坦克装甲车,它们与骑兵一样都是“三位一体”,集火力、装甲、机动于一身,它们才是骑兵的终结者和继承者。而且后来的装甲战术,往往都是脱胎于骑兵战术,特别是装甲作战的至高——“闪电战”,蒙古人在八百年前就用得滚瓜烂熟了,不过那时他们没有坦克开,只能骑马。

在高丽战争中,大明最后能击败倭军,一是靠水军截断了倭军的后路,二是骑兵占有绝对的优势,实际上自碧蹄馆大战之后,倭军就有意识的避免与明军进行野战,要么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城战,要么是依托城寨来打防守反击,总之尽量把战斗转化成适于步兵的攻坚战模式,从而抵消明军的骑兵优势。

而高丽战场上,明军的主力骑兵就是李成梁的辽东铁骑,辽东铁骑的核心则是李成梁的九千家丁,这也是他得以控制辽东几十年的本钱。当这些辽东铁骑逐渐消耗在高丽山区和蒙古荒漠之中,再加上朝廷有意识的削弱李家,使得辽东铁骑逐渐衰落,再不能遏制女真的崛起。沈阳之战后,辽东铁骑烟消云散,甚至很多还投附女真,使得女真的骑兵迅速壮大。后来朝廷从全国各地抽调军队过去,但大多都是步兵,根本就不能与女真骑兵抗衡,孙承宗倒是想重建关宁铁骑,最终却搞成了明版的“马奇诺防线”,活生生把大明拖垮。

秦川心道,当初常遇春自吹“十万扫天下”,怕是说的是十万铁骑吧,他秦川要有十万铁骑,照样也能横扫天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