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战局陡转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六十三章战局陡转

小早川秀包站在全州城墙上,脚下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在他面前,全州城就像被剥光衣服的女人一样敞着胸膛,他能看见街上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高丽人在乱跑乱撞,他甚至能从不绝于耳的枪声中听到那些高丽人绝望的喊叫声。他朝北面望去,北门已经竖起了小早川家的“三つ巴”家徽的旗帜,北门下的城中还起了几处火,看来一些倭兵已经从北门那边下到了城中去了。但小早川秀包不打算去已被攻占的北门,而是要顺着城墙去东门,据说高丽的全罗道巡察使李洸还带着人在东门拼死抵抗。

城墙外面还有一两百倭兵,他们在救治受伤的战友,小早川秀包留在城外的一百多骑兵已经绕去北门了,他的侍卫、家臣和家将则跟着他登上了城墙,护卫着他向东门走去。当他路过李洸丢弃的那两门大炮时,停下来看了一会,然后命令道:“看护好全州城的所有大炮,不得损毁了,以后我军攻城用得上。”

“是,大人。”

小早川秀包带着众人继续向东门走去,没走多久,一个武士突然叫到:“大人,那几个骑马的人在干什么?跑这么快,是不是有急事。”

小早川秀包愣了下,转头看去,城外几个骑马的倭兵急匆匆的从东门那边跑过来,他们好像看见了城墙上的小早川秀包一行人,就径直朝这边跑过来了。秀包停下脚步,在垛口处等那几个倭兵,突然间,他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不详之感。

果然,那几个倭兵跑到城墙下,也不下马跪拜,而是焦急的大声叫喊道:“大人,不好了,高丽军伪装成我军,攻下我军大营了!”

城上的众人闻言大惊,一个家臣问道:“何时的事?他们有多少人马?”

“就在刚才,他们有一两千人,还有骑兵,穿的都是我军的盔甲。”

旁边又一个人叫喊了起来:“大人快看,起火了,东门大营那边!”

小早川秀包往东边一看,只见东方的天空上正升腾起一股烟柱,他们这里被城墙和城门楼挡住了,看不到城外的大营,但能确定升起烟柱的地方就是自家的大营。

战局陡生突变,众人全紧张起来,都看着小早川秀包,等他的决断。现在大部分军队都在城墙上战斗,还有一些进了城,全军都处于分散的状态,很容易被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高丽生力军逐个击破。

小早川秀包看看远处尚处于胶着战中的东门城头,一咬牙下令道:“撤回来,退到登城那段城墙,不要让高丽军从那里登上城墙,他们会将我军截为两段的。派人去北门,将城里的军队收回来,集中在北门,等我过去。”

家臣和侍卫们迅速行动了起来,小早川秀包也转身匆匆向后走去,路过那两门大炮时,他下令道:“把大炮装上车拉走,拉到登城的地方架好,高丽军敢爬城,就轰他们。”

“是,大人。”

这时一个武士大喊起来:“大人,骑兵!”

众人往城外一看,一支一百多人的骑兵正从东边顺着城墙风驰电掣的杀了过来,直冲倭军登城的地方,骑兵们身穿倭军具足,却打着一面白旗,旗帜上一个血红的大字“义”,看来就是冒充倭军偷袭大营的高丽军队。

“快走!”小早川秀包也顾不得想这支高丽军是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倭军盔甲了,他拔脚就开始跑,家臣侍卫和倭兵们也纷纷跟着跑了起来,而此时接到撤退命令的倭军,也纷纷脱离战斗,从东门城门楼那边退了回来。高丽军民们也看到了城外的突变,知道是自家的援军到来了,不由得高声欢呼起来,许多自认为必死的人还忍不住哭泣起来。

城门楼上,看着下面的倭军逐渐朝后退去,李洸和众人也都长吁了一口气,他们的命保住了,东门保住了,看起来全州也应该保住了。李洸双手撑在窗台上,看着城外的军队如潮水般的顺着城墙朝北涌去,他已经看见了保民军的“义”字旗,而且有这么多倭寇盔甲的也只有晋州保民军,他在想秦川怎么会如此快的赶到全州。

这时有十来个骑兵离开大队,朝城门跑了过来,李洸估计是秦川来了,赶紧从城门楼上下来,疾步走到垛口前,一个亲卫追了上来,拿着李洸的头盔:“大人,您的头盔。”

李洸这才发现自己披头散发的模样,确实有失巡察使大人的体统,于是赶紧接过头盔戴上,这时那伙骑兵已经跑到了城下,当先一个穿铁甲的人大声喊道:“某乃晋州保民使秦川,请问巡察使大人可在乎?”

李洸喊道:“来的可是秦川?”

“正是某家。”秦川在城下也认不出顶盔带甲的李洸,在他的印象中,李洸还是那个长袍大袖的文官老头。

“老夫正是李洸。”

秦川吃了一惊,这李洸的变化也太大了点,文官变成了武将,赶紧说道:“李大人,下官救援来迟,让大人受惊了,望大人恕罪。”

“你来得正好,何罪之有?你可是救了全州满城数万军民的性命了。对了,徐元礼来了吗?”

“徐大人在后督帅大军,要隔两三日才能到,下官是带两千先锋,昼夜兼程先行赶来的。”

“晋州出动了多少兵马?”

“近万人马。”

城上众人听了,顿时全都松了口气,知道全州这回是真正无虞了。

李洸又问道:“你的人马怎么不入城?”

“大人,下官打算包抄倭寇,这里的倭寇不过两千余人,还大战了半晌,伤亡颇重,且又疲敝不堪,下官准备把他们全部留下。”

李洸和城上的官员将佐倒吁一口气,秦川也不过两千人马,还是长途奔袭而来的,就敢放言吃掉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倭寇,他哪来的这么大底气?

李洸说道:“倭寇拿下了北门,有可能会从那里跑掉,你带人赶紧去那边。”

秦川一听,便对李洸说道:“那就烦劳大人率城中兵马拖住倭寇,不要让他们全都跑了,下官这就去北门堵截倭寇。”说罢,在马上向李洸拱拱手,掉转马头,带着手下疾驰而去。

李洸看着秦川跑远,正要下令,旁边一个幸存的幕僚说道:“大人,我们给晋州的求援信五六天前才发出,怎么他们来得这么快?”

李洸刚才就在想这个问题,便说道:“他们应该是估计到倭寇的攻击了,秦川从北边回去时,曾托忠清道的尹大人给我送了封信,信中估算倭寇进兵的日子差不多也就是现在,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的。传令下去,让军民咬住倭寇,不要让他们跑了,既然来了全州,就想这样一走了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遵令,大人!”左右现在都反应过来了,倭寇多半要跑了,不趁机打落水狗,以后哪里还有这样好的机会捞首级挣战功。

然而小早川秀包此时却并不打算跑路,并不甘心的他还想搏一搏。当他带着人跑到登城的那段城墙时,城外已是一片狼藉,留在城外救治伤员的一两百倭兵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伤员,被高丽骑兵一扫而空了。现在那些骑兵就在城下盯着,看来是在等待后面赶上来的大队步兵,他们还时不时的骑马冲过来放铳放箭,而城墙上却没有多少倭兵,更没有几个铁炮手,铁炮手们要么去北门了,要么去东门了,结果倭兵被压制在城墙上,连抽掉那些攻城梯子的机会都没有。

小早川秀包带着人赶过来,用弓箭和铁炮与高丽骑兵对射,随后从东门退回来的倭兵越来越多,总算把那些讨厌的高丽骑兵赶出了一段距离。小早川秀包还在考虑是不是要下城去攻击高丽骑兵,夺回大营,却听见周围一阵惊呼,他抬眼一看,只见从东边过来了大队的高丽兵马,足足有一两千人,与此同时,东门那边的高丽守军也顺着城墙追击过来了。

小早川秀包气得咬牙切齿,煮熟的鸭子就在眼前飞走了,全州眼看沦陷之际,却突然来了高丽援军,还将他的大营给夺了。现在即使他带着队伍逃跑,也没有粮食,同时他现在还陷入了高丽人的包围之中,高丽军自然也不会让他轻易跑掉,唯有拼一拼,兴许还有出路,只要这支新来的高丽军和其它的高丽军一样不中用,那他还有一线胜机。

他随即下令:“你们几个,带人把城墙上的高丽军挡住。你们几个,守住这段城墙,把那两门大炮架好,轰击城外的高丽军。吾去北门,调遣军马出北门夹击城外的高丽军。”

“遵令,大人。”

小早川秀包临走前,又看了看拉过来的两门大炮,心中暗道,该让高丽人尝尝大炮的厉害了,几炮下去,不信打不垮高丽人的士气,而城外的高丽军不过两千人,他只要能从城里集结一千多人,他就有绝对的把握在野战中击败这个数量的高丽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