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忠清失陷
天安第二天日落前陷落了,留在城里的几百高丽兵在倭军来到之前就撤走了,给倭军留下了一座空城。土佐藩藩主长宗我部元亲站在城头,望着空荡荡的城池,没有粮食、没有金银财物、没有高丽奴隶,全军上下一片失望。高丽守军和百姓应该是向西退往温阳去了,还向不向温阳继续进军,他得请示福岛正则。
这时,一个家臣带着一个武士登上城头,向他禀报道:“主公,北面来了高丽附从军一千多人,领头的是高丽的汉城府使,名叫李二,据说是小西行正大人任命的,属下查看了敕书,确实是小西大人的印签,这位就是高丽附从军的监军。”
山下恭恭敬敬的跪下给长宗我部元亲叩头:“大人,在下是宇喜大人麾下足轻大将山下奉文,受命监军,督使高丽附从军配合大人攻打天安。”
长宗我部元亲皱了眉头,问道:“高丽附从军?小西大人组建的?”
“是,大人。”
“有多少人?”
“禀大人,战兵三千,辅兵两千,还有将士家眷四千多。”
长宗我部元亲吃了一惊:“有这么多人?现在那李二在何处?”
“还在后军之中,昨夜我军遭到高丽军夜袭,虽奋力击退高丽军,但我军死伤颇多,李二正在整顿军士。”
“来袭的高丽军有多少?”
“三、四千人左右,是天安的守军,领头的是高丽致仕的礼部高官赵宪,他们被我军击败后,朝西退去了。”
长宗我部元亲觉得有点遗憾,天安的高丽军居然是被高丽附从军击败的,自己只是拿了一个空城,他想了想,对山下说道:“你回去给李二说,让他的军队就在天安城外驻扎,等候吾向福岛大人请示,看是否要继续西进。”
“是,大人。”
李二其实就在城外,但他不想进城来见长宗我部元亲,到时候要行跪拜之礼,有损于他教主的威仪。山下从城中出来,将长宗我部元亲的话一转述,李二就下令在城外扎营,由于昨夜遭到高丽军的袭击,今天他就下令不仅要挖壕沟,还要竖立栅栏,将营盘扎得非常牢固。
其实这个时候的赵宪等人,根本不敢来袭击他了,天安城里有三千倭军,可不是赵宪他们惹得起的,他们一路朝温阳退去,不仅把道路和桥梁统统破坏了,还把沿途村庄的民众一起带走了,另外还在几个险要的地方筑起堡垒,用以阻滞倭寇和李二的进攻。
退到温阳后,他们又和温阳的县令商议,准备在倭寇大军来犯之时,放弃温阳,军民全部退到西面的山区,温阳县令没和倭军打过仗,手下也没几个兵,自然全都听赵宪的。赵宪马上就按照秦川的法子,将所有民众组织起来,建立抗战协会,搞起全民皆兵来,结果把军队迅速扩大到四千多人,当然这些人手中拿的大都是竹枪,同时开始把民众往西面的山区安置,温阳城只留下作战的兵士和民壮。
再说清州的福岛正则得到了长宗我部元亲拿下天安的消息,同时还知道了高丽附从军的事情,就和众将商议一下,决定将长宗我部元亲的主力抽调回来参与对公州的进攻,天安留下一千人镇守,维持与北面京畿道的通路,同时监视西边的高丽军,而高丽附从军则要去继续进攻温阳。温阳那边都是山地,不便大军运动,再加上地势偏僻,背临大海,福岛不愿意分散兵力去这个不太重要的地方,而且拿下公州以后,他还得南下支援小早川隆景进攻去全罗道,兵力也十分紧张,不如让高丽人在那个鸡肋似的地方自相残杀得了。
长宗我部元亲得到福岛正则的命令,就留下一千人守卫天安,自己带领余下的两千人南下,从北面进攻公州,而此时,得到了粮食的福岛正则也开始由清州向公州以东推进,这样就形成了对公州的两面夹击之势。
李二也得到了命令,让他去独自攻打温阳,而这正合他的意,可以摆脱对倭军的依附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听从了山下的建议,找长宗我部元亲要了一些兵器和倭军的装束,将一千多高丽人假扮成倭兵,他并不指望能够够歼灭赵宪的高丽军队,只想拿下温阳,得到一个立足之地,因为如果赵宪等人听说只有高丽附从军来进攻的话,说不定就会死守温阳了。
然而李二进军温阳的路上,还是遇到了高丽军的层层阻截,遭到了不小的伤亡,而李二也聪明的不把假扮成倭寇的队伍拉上去打,只是在后面压阵,这样迫使高丽军在抵抗一阵之后,自动逐次放弃了阵地。
几天之后,李二的庞大队伍就来到了温阳城下,此时温阳已是一座空城,赵宪等人率领军民向西撤离了,李二这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后来赵宪等人探知到这一千多倭军都是假扮的,气得大骂阉贼奸诈,他们非常后悔应该在温阳守上一守的,这样说不定又能大败李二了,但现在李二把温阳经营得像铁铁桶一般,他们再去攻打是得不了便宜的。不过好在他们把百姓都迁走了,否则被李二裹挟起来,他的势力又会翻上一番。
李二占了温阳,也不敢轻易进山去攻打赵宪,而且他在天安和温阳都没有裹挟到更多的人,就只能利用从稷山裹挟来的民众先把温阳经营起来,加固城防,同时分兵在周边屯田,当起他的小诸侯来。而不管是正在公州攻城的福岛正则,还是在汉城焦头烂额的宇喜多秀家,好像都忘记了有他这一号人,只有在水原的宇田弘毅拼凑了五百人前来接受了空城一座的稷山。
此刻在公州的忠清道巡察使尹先觉和兵使申翌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知道守不住公州,但又不敢不战而逃。他们本打算守上一守,然后再从容撤退,向南往全罗道撤退,这样也对朝廷有个交代了,但当他们听说福岛正则的大军有两三万人时,就知道麻烦了,倭军完全能够将公州团团包围起来,到时候他们就真的只有与城池共存亡了。此时天安已经失守了,全罗道李洸那里也明说派不出援兵,公州是孤城一座了。
申翌看着在房中焦急的踱来踱去的巡察使大人,说道:“大人,再不走就走不了啦,倭寇最迟明日就会兵临城下,城里官吏们的家眷和那些富商,这两天能跑的全都跑了,民众也听到了消息,很多人都在跑,现在把城门都堵上了。”
尹先觉一愣:“不是下了命令,关闭城门吗?”
“大人,哪里还关得上啊,城门洞全被老百姓堵死了。”
这是,外面突然传来巨大的喧嚣,两人站起身来,尹先觉叫到:“来人!”
一个亲卫跑进来,尹先觉吩咐道:“去看看,外面怎么了。”
但这个亲卫还没有来得及起身,一个将官就跑了进来,跪下急切的说道:“大人,倭寇游骑已到东门外,正在城外村庄烧杀。”
申翌喝道:“叫东门守将出击,赶走他们!”
“尹将军已经亲自带骑兵出城了,他让属下来禀报两位大人。”
申翌挥挥手,让亲卫和这个来报信的军官下去,掉头问尹先觉:“大人以为这公州城能守上几日?”
尹先觉道:“不战而逃,有辱朝廷体面。”
申翌眼睛一转,说道:“大人,镇守东门的助防将尹将军忠勇善战,可使其镇守公州,大人则可效当初昭烈帝,率军民走避全罗道,也算功德之事,朝廷定不会怪罪大人。”
尹先觉迟疑道:“这样行吗?”
“大人,敌强我弱,如果全军留守,必将覆灭,像那秦川所说,人地皆失。尹将军守一下,也算能对朝廷有个交代了,只有保存下来军队,以后才能东山再起啊。”
“好吧,这事你去安排,本官这里马上出榜,让全城百姓跟随军队一起出城躲避倭寇,不愿走者也不勉强,军民先退往林川,那里距全州不远,可以与全州相互接应。”
“是,大人。”
不久,公州城就满城轰动了,原来还对官军抱有指望的百姓,这下全慌了,携家带口的涌上街头往城门逃去,把城门堵得严严实实的,连军队都走不动,申翌派出骑兵强力驱赶,结果许多老幼都被踩踏,死伤多人,不过总算把城门清理了出来,然后尹先觉和一众官员将领带着人马匆匆出城,往西南而去,百姓随后也跟着军队一哄出城。
等到东门的尹助防将驱赶了倭寇的斥候队回来时,连东门的守兵也跑得没剩几个人了,但申翌派出的亲卫还拿着命令在等他,他苦笑着说:“看看,就这几个兵还怎么守?就是本将愿意为国尽忠,也得有兵啊!”
亲卫说道:“尹将军,在下命令已经传到,将军守不守,在下也不好说,希望将军自会吉人天相吧,在下告辞。”说完,亲卫就骑上马匆匆的走了。
尹助防将叹口气,把手下的兵士召集起来,说道:“尔等跟随本将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大敌将至,本将也不勉强尔等留下送死,但在走之前,得替本将把事情办完了。不要慌,倭寇明日才到,尔等先城门统统关闭了,再把遗落的旗帜遍插四城,还有多做些假人立在城头,这样也可拖延倭寇一些时间。这些事做完了,尔等就可以走了。”
几个亲卫问道:“大人,您不走?”
“本将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活不了几年了,逃回去也是革职,不如死在这里,还能给家人挣个皓封。”说罢,他走上城头,让人搬来一张椅子,就坐在了城头之上,径直朝东面的天地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