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五角棱堡
从东门出来到堡垒的一路上,都有高丽百姓在路旁跪下叩头,他们并不都认识秦川,但秦川前面姜二擎着的“义”字大旗,以及一旁招摇过市的倭国武士稻田利吉,都表明了秦川的身份,城外的难民多少都受过保民军的恩惠,而且也知道晋州现在就靠着秦川和他的保民军来保护,所以难民们都对秦川非常景仰,许多人都是发自诚心的在跪拜他,而不是畏于秦川的权势和官位。
李雍的那些铺面里面的掌柜和伙计看见李雍来了,纷纷出来迎候,也在路边跪拜,秦川发现大道两旁李雍的铺面还不少,粮铺、布料铺、药铺、杂货铺,甚至还有当铺。
秦川问道:“这些铺面全都是你的?掌柜和伙计不是保民军的人吧?”
“不全是,还有那些士绅的。这些铺面现在都是和保民军一起开店,掌柜和伙计都是职下找到,但崔队正和尹参谋会定时派人查账。”
“你那些掌柜中间有熟悉钱庄经营的吗?”
“有几个掌柜算账还行,但职下没开过钱庄,他们也不清楚钱庄如何运作。”
“你放贷吗?”
“职下现在没有放贷了,利钱放高了,有损保民军名声,放低了,同业不满,就干脆不放了,不过还开起当铺的。对了,原来职下的管家放了许多贷,按照大人的命令,本金五两以下的本息全免,五两以上的收回本金,利息免了。”
“很好,现在晋州这里放贷几分利?”
“四分利外加利打滚,高的要放到八分利,弄得人家家破人亡,不过很多借高利贷的都是去赌博,输光了只要没被逮住就跑,老婆娃儿都不要了,扔给人贩子。”
“生意人有借贷的吗?”
“生意人一般都是熟人之间拆借,还有抵押,利息也是四分,风险不大。但如果遇到大家都紧张,钱就借不出来。”
“这样,我得空了写个章程,钱庄一定要建起来,你可以先去物色一些善于经营的掌柜,顺便给那些士绅透点风,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是。”
秦川来到了堡垒前面,这是按照他设想的五角棱堡修建的,建在一个坡上,垒墙是用夯土筑起,墙高两丈,比晋州城墙要矮一丈,墙外挖有壕沟,壕沟不深,但壕沟中和壕沟对面的墙根,布满了尖锐的鹿砦。看到堡垒外面围绕着的难民们搭建的窝棚和简易板房,秦川说道:“要给百姓说,堡垒周围不能搭建房屋,打起仗来堡垒周围的所有房屋都要拆的,到时候又要埋怨我们损了他们的财物。”
“是,大人。”
“现在堡垒里有多少兵,存了多少粮草军需?”
“大人,这您得去问崔队正。”
“我们进去看看吧,军士们都出来了。”
堡垒里面的兵士老远就看见秦川等人过来了,就列队出了大门迎候秦川,一个中年的军官站在最前面,右拳捶胸向秦川行了军礼,大声说道:“东门堡垒守备队恭迎大人!”
秦川见兵士只有五六十人,还多为年长及年少者,就问道:“怎么只有这些人?”
“禀大人,守备队共有三百人,大部随金大人去救援宜宁。”
“你是守备队长?”
“属下是副队长,队长和队副都去宜宁了。”
“你是多大还是东莱出来的?”
“属下是从东莱跟随大人的。”
“也是老人了,走,领我进去看看这堡垒。”
“请,大人。”
秦川设计的这个棱堡,实际上并不算真正的棱堡,真正的西洋棱堡是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前低后高,垒墙为防止炮弹轰击也是倾斜的。而这里和一般的城池要塞一样,只筑有一道竖直的垒墙,不过不是四四方方,而是修成向内凹进去的五角形,每个角都筑成一个小堡垒。其实欧洲也在这个时期疯狂大建棱堡,是因为君士坦丁堡的失陷,传统的城墙,即使再高大再厚实也无法抵抗大炮的攻击,君士坦丁堡还是花岗石修筑的城墙,号称永不陷落,结果还是被奥斯曼帝国用大炮攻陷了。棱堡的形状不再是一圈圆形或是方形,垒墙也不成一条平线线而是凹形,这样不仅可以从多个方向杀伤攻击者,还能以一定角度避开炮弹的直射,同时垒墙是向上倾斜的,也能起到弹开炮弹的作用(后世苏联的t-34坦克也是借鉴了这个避弹原理)。
当然此时的倭军是没有大炮的,他们的大筒就连最薄的城墙都轰不垮,秦川在这里弄出个原始的棱堡多少有点没必要。
一进大门,就见堡垒中间的空坝中堆满了粮袋,上面搭着稻草篷遮挡雨水,秦川问李雍:“营中仓库堆满了?”
“仓中已经没地方放了,这些是徐大人拿来换军票的一部分粮食,现在堡垒里面也塞满了,就只能先放在这里了。”
“跟着还要从咸安那边收麦子回来,你和老崔安排将这些粮食运到泗川去吧。”
“是,大人。”
秦川随后登上垒墙,墙上每隔十步就有一架装在架子上的大弩,一看就是就是粗制滥造的山寨货,知道这是为了弥补火枪和弓箭不足而制造的,就问道:“这些弩准头和杀伤力如何?”
那副队长回道:“禀大人,这些弩虽然当不到军中的制弩,但百步内还是能伤人,准头也差了点,不过射杀城下的敌兵问题不大,一次还能发两矢。”
“烧夷弹和石灰罐充足吗?”秦川想起自己发明的土制烧夷弹,当初在松林可是把五岛纯玄给烧了个焦头烂额。
“石灰罐很多,但烧夷弹只有不到百枚,崔队正说火药很紧张。”
“堡垒里有大炮吗?”
“没有,全在张队正的炮队里,他说要训练炮兵,放在堡垒里只能当摆设,还说拿炮守城就是糟蹋大炮。”
“这小子。”秦川突然想起大明袁督师的“坚城利炮”来,这张嵩怎么与袁督师反着来呢?等他从宜宁回来了,要好好问问他。
“堡垒修好后,你们演练过攻防吗?”
“没有。”
“这老崔和宋成在干什么?”
李雍说道:“大人,崔队正一天到晚都没歇过,大营里连兵带民两千多人,还要修筑堡垒,东门这个修好了,徐大人要求其它三门也要修,李惟俭大人和李泰大人虽然挂着监工的衔,但事情却是崔队正在管。宋成忙着训练新兵,还要下乡去巡视民兵的训练,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大人恕职下直言,保民军的官制怕是要改了,官太少,兵太多,大人又从北边带回来一千多新兵,泗川那边也还有一千兵,总共四千多人了,快赶上官军一个军镇的人了,官长居然还叫队正,下面也只有队长和什长,这说出去人家听到也是个笑话。”
“这次我回来,也是要准备改革军制的,”秦川道:“这段时间估计不会再有什么大事了,等我们从咸安收了麦子回来后,就着手这事。对了,我上次去泗川,看见泗川南面沿海十几里的平地,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却没有人家,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有所不知,那里原来也是有很多田庄人户的,但十年前一股倭寇上岸,将那里全部烧杀一空,人口也掳去倭国了,后来人们也不敢再去那里居住了。”
“哦,”秦川想了想,说道:“正好以后军中实行功勋授田,就授在那里吧,我从泗川回来时,就已经吩咐老朴在那边修堡垒了,只要有驻军把守,海面上还有水军在巡逻,一般倭寇不敢来。”.
“大人远见,这些无主之地拿来分与有功将士,官府也无话可说。”
旁边那位堡垒的副队长听了秦川和李雍的话,瞅个空子就对秦川说道:“大人,属下正值壮年,却被宋队正弄来守这堡垒,大人能否给宋队正说一下,将属下调往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