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规矩
第379章规矩
“当年这是发生了什么?”柳苏再次询问,只不过这次他的拳头握得很紧,有点点血光泛出。 “我不知道,在到达圣武之时曾经推演过此处,结果还是一无所获。”院长道。
“那你为什么要来村子中?”
“被人追杀,若不是英灵现身相救,我也不会拥有现在的成就。”
院长挥手,一道瘦弱的年轻人浑身是血,四肢都被打断,荒凉的抛弃在此处,因为挣扎还陷入落叶堆之中,差点被憋死。
“那便是我,当年的我是大荒中的孩子,村子被马匪屠杀,一百七十多男人,无一幸免,而我因为年幼弱小,被打断了身上的所有骨头,丢弃在这片荒野之地,任由自生自灭。”说出曾经痛苦往事的院长没有一丝表情,仿佛不是自己经历的一般,让人感到一丝冰冷无情。
“那些人最后都被你杀了?”
院长摇了摇头,手中浮现一盏通体漆黑的长灯,上面阴魂密布,无数哀嚎声出现,让这片区域都变得寒冷刺骨。
“他们被我囚禁于此灯之内,灵魂每日被烛火燃烧,直到自己安然赴死,才得以解脱。”眼前这种面容温和中年人展露出狠辣的一面,目光带有愤恨的望着手中长灯。
“轰隆隆!”
忽然,眼前的景象发生了变化,四周围阴气森森,一个又一个小土包中走出虚幻的灵体,看不清楚模样,不过每一个向那名血迹斑斑的少年身上投入了一丝温和的力量,孕养他的身躯,将其断骨废血排出并重新组建。
“这便是你和天郡城的联系吗?”柳苏心中感叹,没想到此人真的见过埋葬在天郡城的先烈,并欠下了一个大人情。
能够修行至圣武的强者,最看重的便是心境自然,没有顾虑和牵挂,最好将曾经的因果全部斩断才能走的更加稳当。
“对,我欠天郡城一条命,而且还是因为他们才能获得现在的体质,达到现在的境界,所以无论天郡城的后代子孙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尽力满足。”院长淡然开口。
“可敢立下天道誓言,证明我所看到的全是真的?”
“有何不敢。”只见一滴精血从院长的额头之上飞出,滴溜溜跃入天际,乌云涌动,里面光芒闪烁,他轻声开口:“大炎书院院长,石白,在此立下天道誓言,证实刚刚柳苏所见皆为真实,所说之事皆是实情,若有半点虚假,当收取我一身修为,堕入无边地狱之中。”
“您不必如此的……”柳苏刚刚想要劝说,只见乌云上一声轰鸣,那滴精血瞬间消失于天际之中,紧接着乌云之上有一道复杂的印记落下,直接盖在院长脑门之上。
“小家伙,不用装了,你的这点小伎俩我还能看不出来,若我不立下誓言,接下来应该听到的全是谎言。”石白笑道,并没有生气,反而让其安心,大炎书院就他的地位最大,一些小事情还是可以帮忙解决的。
这番话极为直白,柳苏也不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道:“我作为圣魔体,这件事不知道家主在信中有没有提到,不过现在第一峰的甲浩气和第九峰的姜启似乎盯上我了,似乎想要剥夺我体内阳脉。”
“圣魔体怎么可能会有阴气异象,说点真实的。”石白哈哈大笑,认为柳苏是在消遣自己,但渐渐的声音小了,看着其认真的模样,道:“这件事有多大的把握?”
“应该差不多,他们一直将我压在山头之中,尽量避免我和他人接触,甚至连传递给你的信息都被暗扣了下来。”
“不要轻举妄动,一次性将两个峰主全部抹去的话,动静实在太大了,你暂时还按照以前的模样行事,最近我会想出一些办法,将你调离第一峰,来主峰修行。”石白皱眉道。
“还有关于玉竹书院的事……”柳苏刚刚提起,就被对方打断了,不再让他继续向下说。
“这件事在信件中已经说明,对付他们我自有安排,不过还要稍等一些时间。”石白开口认真说道,十分严肃。
这番话跟让柳苏知道了玉竹书院的难缠,连稳稳压制他们一头的大炎书院都投鼠忌器,若是旁人恐怕更加难以撼动对方在人族中的地位,不过现在知晓了一切事,大炎书院还是准备做出一些动作,阻止一些天骄在还没有可是修行之时便被对方拿出去血祭。
“还有一件事,祁怜是一只九尾天狐化形,一直跟随着我隐匿气息拜入的大炎书院,您不会生气吧?”柳苏在后面弱弱的问道。
“你可当真大胆,不知道大炎书院的规矩吗?”听闻此言,石白的眼中闪出一丝怒意,而后又很快消散,最终无奈道:“反正最后还是便宜到你的身上,不过这股隐匿之法连我都能骗过,她是怎么做到的?”
柳苏将在古樱城秘境中发生的一切告知,特别是祁怜身融琉璃宝塔,更是讲的十分仔细。
“看来留下那座秘境的强者,修为已经跟我一般,那不然凭借一枚武器,怎么可不能遮挡住我的勘察,你得到了他的法,就要好好修行,以后在大炎书院不用藏着掖着,有什么事情我给你担着,定然不会让你受到损伤。”石白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似乎极其嫌弃柳苏的做法,太怂了,没有一点年轻人的血气。
“这样,明日我召开长老大会,提议将你纳入大炎书院预备圣子,到时候你的地位上升,自然没有人敢招惹你。”石白开口,直接钦定柳苏为大炎书院预备圣子。
虽然只是说预备,但在柳苏看来这已经是彻底稳妥了,也不知道当年他在天郡城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受到什么样的恩惠,让他这般帮助自己。
“弟子领命!”
柳苏没有想太多,他直接答应,这对自己没有坏处,同时展现出自己的天才实力,以院长的名号威慑众人,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