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用《西游记》钓锦鲤
第37章用《西游记》钓锦鲤
郭璞字景存,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郭璞自幼喜好经书学术,他的词赋自东晋建立以来首屈一指,十几岁就被传颂为大才子,然而郭璞无心官场,反而向往黄老之学。
因为出身官宦之家,郭璞有机会接触到众多的古文奇字,又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后来郭璞更是拜在当时名震河东的郭公门下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
晋惠帝、怀帝之际,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郭璞卜了一卦,丢下书策长叹一声说:“哎呀,中原将要陷于异族统治之下了,故乡之地将要受到匈奴的蹂躏啊。”于是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准备迁移到东南去避难。
果然,不久后就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历史悲剧。
当然,历史上的郭璞展现的占卜手段远远不止于此,他最为被后世所铭记的主要还是他编著或注释的几本书。
郭璞曾注释《尔雅》、《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后世的《辞海》或《辞源》上也到处可见郭璞的注释。
除了注释,郭璞本身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其代表作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通过对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现忧生避祸的心情。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郭璞是中国风水堪舆的开山鼻祖,其所著《葬经》,亦称《葬书》,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
郭璞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晋书•郭璞传》称“词赋为中兴之冠”。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现仅存14首,是中国游仙诗体的鼻祖。
然而也是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瞥的郭璞却是留下不少千古迷云,比如他既然算到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和原因,为什么不进行规避呢?还有为什么他给自己选的墓地要在金山寺边,要知道那可是佛门的宝刹。
袁烜不懂得风水,也对郭璞的诗文不敢兴趣,但此时却非常想要和这个大名鼎鼎的神棍成为朋友,无他,沾点运气。
和佛门一样,道家也讲究因果,他们认为这个世界运行有自己的法则,窥探天机改变事物运行规则的要遭到上天惩罚,从而招来无妄之灾。而直接反馈来的结果大多会以五弊三缺的形式来体现。
所谓五弊指的是“鳏、寡、孤、独、残。”,三缺说的是“钱,命,权”。
郭璞作为风水堪舆一脉的开山祖师也不能例外,他的命格里的天谴就是“命”,前世历史中的郭璞就只活了四十九岁,而且是受了王郭之乱的牵连。
袁烜之所以这么激动,那是因为但凡和他亲近的亲戚朋友都得到了善终,要么升官,要么发财,要么学问大涨成为一代名士。如果可以,袁烜恨不得把郭璞当成一条锦鲤养起来。
于是,远处护卫看到篝火边上的奇怪一幕,袁烜正不断的向郭璞搭讪攀谈,而郭璞从一开始的对话变成沉默,直到最后忍不住了就躺在篝火边上呼呼装睡。
既然已经知道对方是条大锦鲤,那袁烜怎么可能会放过。你不听我说,那我就让你求着我说,或者…求着我别说!
之前在道观的时候,晚饭后的时间是教大家写字的时候,今天因为大哥要宴客,所以小六他们很自觉的没有过来打扰,不过随着袁烜的一声招呼,大家很快就过来了。
考较过每个人的名字书写后,袁烜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今晚我们学写一个名字,一个大英雄的名字。”
“哪个大英雄呀,大哥!给我们说说呗!”
小六不愧是天生的捧哏,他看到刚刚袁烜在郭璞那里吃了瘪,然后立马叫自己这些人过来学写字就知道大哥肯定是憋着坏准备坑人了,所以很自然的配合。
“这个大英雄的名字叫做‘孙悟空’,这三个字并不难写,我先写给你们看看。”
“大哥,这个大英雄很厉害吗?他有什么功夫,能比得上阎师父吗?”
小六继续充当好奇宝宝,不过他这么一问倒是让擦拭宝刀的阎归海来了兴趣,他自问天下英雄中没有几个是自己不知道的,这个孙悟空倒是第一次听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人。
阎归海好奇的看过来,而地上的郭璞依然一副死猪的样子打呼噜装睡。不过这也无所谓,等下有你好奇的时候。
“小六呀,这你可就想岔了,这孙悟空呀,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猴子。”
“小子无礼,猴子如何能称之为大英雄,如若你这般戏谑在一些重礼教的江湖前辈面前,必定要吃些苦头。”
这次不用小六配合,阎归海倒是做了个免费的群演。
“阎师父原谅则个,我也就说这么个故事,纯粹逗弟弟妹妹们开心罢了!我觉得故事中的孙悟空虽然是只猴子,但绝对能配得上大英雄的称号。”
“哦,什么样的猴子能配叫大英雄,你且说来听听!”
“既然阎师父想要听,也罢,今日的写字暂停一晚,那我就先讲讲这个故事吧。”
袁烜装作妥协,实际上心里早已乐开了花,没想到阎归海这么配合自己,看来自己碰到郭璞后真的开始转运了。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闻听得袁烜抑扬顿挫的念出这首诗,躺在地上的郭璞立马就停止了打呼噜,他是诗赋大家,如何能不了解这么一首诗的好坏,他甚至从中听出了鸿蒙宇宙的天道宏音。这让他不自觉的就想听下去,所以不自觉的翻了个身继续假寐,只是忘记掩饰性的打呼噜。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而我们的大英雄孙悟空就出自东胜神洲的一个名曰傲来国的小国。
傲来国临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前世喜欢看书,《西游记》自然是看过的,而且袁烜发现来到这个时空对于前世学过的东西看过的书仿佛印在脑子里一般,这大概也算是唯一的福利了吧。
袁烜模仿单田芳老先生的说书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一开始还有些生涩,但慢慢的越说越有感觉,很快的就进入到一个说书人的状态。
这个时代的故事无非是些战场英雄或者江湖奇闻,又或者是风流士人和妩媚佳人的一些出名的段子。如今突然来个突破他们天际的《西游记》,这种新奇和刺激哪里是他们能够抗拒的。
渐渐地,弟妹们完全听得入迷了,阎归海也收刀入鞘,谢青和两个不用值班的护卫也过来凑热闹,地上躺着的郭璞虽然还没起身,但侧着耳朵的样子却是出卖了他。
当袁烜讲到孙悟空出海访仙山的时候,漱玉丫鬟也过来了,然后她听了几句觉得有趣,于是回去帐篷一趟,再然后小姐也过来了。
当袁烜讲到菩提祖师出场的时候,郭璞再也装不下去了,他翻身坐起就要问问袁烜这个菩提祖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从袁烜的讲述中,通过菩提祖师的衣着可以听出,这该是道门中人,但是所述的揭语和想做派又有些佛门和诸子百家的影子。
随着袁烜的继续讲述,郭璞越听越是心惊,故事中似乎有个比之现在道门更加庞杂且系统的仙凡体系,而且绝对具备传播的价值。
“孙悟空按下云头,直至花果山,找路而走,忽听得鹤唳猿啼,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即开口叫道:孩儿们,大王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