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暗流涌动的身毒 - 重生之孤掌昆仑 - 朱四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4章暗流涌动的身毒

第433章暗流涌动的身毒

历史上贵霜王朝的建立其实很偶然,而且他们的建国之军并不是正宗的身毒人,而是大月氏人。

大月氏人最开始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至张掖至敦煌一带,以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五翕侯这五个大部落的为基础建国,因为地处肥沃的牧场地带,他们最强盛的时候甚至敢于同匈奴为敌。

可是再强大的游牧民族也抵挡不住来自中原的雄主,当汉武帝刘彻掌权的时候,卫青和外甥霍去病打的匈奴仓皇而逃,他们在西逃的路上为了生存物质顺便洗劫了大月氏,已经不复当年的大月氏被匈奴击破。

残破的大月氏不敢追击匈奴报仇,可他们更怕强大的大汉会杀死任何一个草原上的异族人,所以只能被迫西迁。

然而祸福难料,在大月氏西迁的路上他们沿途击破各个部落和小国家并最终打下了现在的身毒疆土。此时贵霜部在翕侯丘的带领下已经是大月氏五部中最强大的部落,新的帝国顺理成章的被称之为贵霜帝国。

所以说如今贵霜帝国虽然统治身毒数百年,历代君王几乎都有身毒血统的融合,但在身毒人民心中任然改变不了他们异族人的身份。

华氏城在身毒的东边,距离都城德里相对较远,受到贵霜王朝历代君主的约束相对小了很多,而且华氏城的子民心里也只有城主笈多家族,很少有人真心的效忠德里。

如今的华氏城城主笈多是王后艾西瓦娅的表哥,两人是姨表兄妹,虽然从小到大相处机会不多,但一个钟灵毓秀美艳无双,另一个胸有锦绣气概不凡,果然他们都没有辜负外界的期待,一个成了帝国的王后,另一个年纪轻轻就成了华氏城的城主,凭着他的见识才能把华氏城管理的富庶强盛。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之前也曾有过少男少女的承诺,若不是艾西瓦娅的父亲攀附皇权,他们一定是整个身毒最般配的一对。

身毒的局势已经糜烂,虽然吐蕃人还没有打到华氏城,但也已经不远了。华氏城虽然是个大城市,而且相对富足,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人口不足。

人口不足意味着兵源不足,所以哪怕笈多有心报国,更是有拯救身毒的壮志雄心,但客观条件限制了他的行动。

自从吐蕃人攻入身毒,笈多尽可能多的收集粮草,极力招收新兵训练,更是努力联络了周边城市准备联军自保,但迅速糜烂的身毒形势很快让之前答应联军的城主毁约,他们吓破胆子了。

就在笈多苦思冥想破局之际,吐蕃人竟然退军了,难道他们有什么阴谋?

第二天一早,一封表妹送来的密信让笈多找到了新的希望。

五天后,以华氏城为中心的周边大小十二城城主球齐聚笈多的城主府,他们在商议着笈多新一轮的联军计划。

“身毒已经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吐蕃人要的不仅仅是财富和奴隶,他们要的是所有的一切。

前面被攻陷的所有城池证明了一点,不管是抵抗被攻破城门,又或者投降打开城门,区别并没有什么两样。

湿婆罗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合起来。这是在身毒,在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上,在湿婆罗和众多神灵的祝福中,最后胜利的一定是身毒。”

笈多是个很好的演讲家,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非常具有磁性,再加上煽动性的语言刺激,一想到自身面对的困境已经到了不联军就只能坐以待毙的程度,在座的城主很多都跟着热血沸腾。

可终究还是有些年长的或是大城的城主不是那么冲动,他们的后顾之忧更多些。

“我们这边决死抵抗,可如果没有来自德里的援兵,我们会死的更早!”

“……”

刚刚还群情激愤的房间里鸦雀无声,显然这才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如果这边联军和吐蕃人打起来了,本来就忌惮他们的库南德坐山观虎斗,那才是比灾难更灾难的情况。

“各位城主请放心,我已经收到确切的情报,吐蕃人正在集结兵力,他们将在十五日后合兵一处攻打德里,所以库南德这次不拼命都不行了!

所以这一次我们的联军可以等吐蕃人和库南德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再出击。吐蕃人的战力是强于我们,但他们终归只有二十万人,我们的联军有不下三十五,库南德有五十万大军,我们沿路还能召集到更多的城主参战,到时候吐蕃人前后左右都会遭到夹击必定溃败。”

“没错,吐蕃人自从进入身毒以来未尝一败,他们一定以为把我们打的不敢出兵,所以才敢此时合兵一处攻打德里,这是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身毒人放在眼里,那么这样的骄兵必败。”

“好,如果笈多城主你的情报无误,那么我宛良城愿意随你们一同出兵。”

“我王舍城也愿意联军!”

“还有我们也愿杀敌!”

“杀光吐蕃人,为死去的身毒人报仇!”

“报仇,报仇!”

看着大局已定,笈多心中不免豪情万千,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带着三十万大军向着吐蕃人冲锋的热血场景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可笈多还是没有把另一张王牌打出来,那关系到表妹的性命,只有等他那边做到了才能,那才是他笈多迈向人生巅峰的开始。

笈多这边在准备联军,吐蕃人那边在加紧集合,就连昏庸无能的库南德也在准备应战。

当然库南德的准备只是接见许久不见的驻军将领,还有去神庙中祭拜湿婆罗和各路神灵,当然还有暗中和几个心腹大臣商议万一战败时候的逃跑路线。

艾西瓦娅深的库南德的宠幸,一个有心打探,一个无心防备,所以几乎库南德这些天的所有动作都在艾西瓦娅的掌握之中。

渐渐的,德里城中开始有人散播一些流言。就比如街道的某个偏僻角落里,两个闲汉的闲聊里就有人开始炫耀刚刚听来的劲爆消息。

“听说了吗,据说吐蕃人这次不远万里来攻打我们身毒,那是因为几百年前大月氏人曾经屠杀过吐蕃人的祖先,拆毁过他们的神妙,如今他们强大了却找不到可以报仇的敌人,这才来身毒的。”

“啊,真的吗?”

“那还有假,这个消息可是我一个亲戚的邻居从皇宫里听到的,据说是吐蕃人派出了信使要求所有的大月氏后裔随他们一起回吐蕃谢罪,但大月氏人哪里肯,所以才有吐蕃人大军来犯。

还有呀,听说吐蕃人已经集结兵力准备攻打德里了,最多只要十天他们就能集结完毕,到时候如果大月氏人还是不肯跟着吐蕃人走,他们破城之后就要屠城了。”

“屠城?不能吧,他们打不进来吧!”

“我也希望呀,但听说吐蕃人信奉邪**教根本杀不死,他们被砍了头还能继续作战,恐怕这一战我们凶多吉少呀!”

“哎呀,那可怎么办呀,”

“先不说了,我要赶紧去多买些粮食,等到打起来了恐怕就买不到粮食了!”

“对对对,我也赶紧回家拿钱买粮食去!”

留言和病毒的传播是最难防范的,哪怕库南德有自己的情报机构也没能阻拦这个消息的传播,更别说查到来源了。

当消息传到库南德耳中的时候,他不是第一时间出来澄清,而是做了件最愚蠢的事情。想着德里的这一战不可避免,而战争不知道要打多久,粮库中的余粮又是否足够,那么征粮储备就很重要了。

库南德想的其实也不算错,但时机的选择就显得极为愚蠢,方式也是粗暴到强征粮店的粮食,这一下德里城彻底轰动了,之前对于流言还半信半疑的德里百姓已经完全相信了。

德里百姓慌了,他们买不到备用粮,一些果决的百姓决定舍弃带不走的东西,然后拖家带口的准备向西逃离,逃得越远越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