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6册)野猪林 - 高阳古今小说 - 高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高阳古今小说 >

(全6册)野猪林

野猪林

由陕西入陇西,第一个名城,要算“秦凤路”上渭州州治的平凉县,西倚崆峒,南控陇坂,泾水支流,萦绕其间,是有山有水、宜牧宜耕的好地方。兼以地当冲要,南来北往的仕宦客商,车马纷纷,不计其数,市面越发显得热闹。

这平凉不但富庶繁华,且是边防要地。泾原经略安抚司衙门,就设在平凉,长官姓种——“山西种家”是巨族,也是武将世家,从真宗朝至今,一百年间,他们祖孙父子兄弟的功名事业,大半成就在这与西夏接壤的秦陇边疆上。现在第三代的昆仲两位,尤其出色,老种经略相公师道是哥哥,坐镇延安,威名久著;弟弟名叫师中,官拜泾原经略安抚使,上马领军,下马治民。看他哥哥的面子,也尊他一声小种经略相公。

安抚司衙门有个极紧要的职位,称为提辖,专管各营人事赏罚,以及督捕境内盗贼,必得选个能干可靠的才能称职。种师中拜命受职以后,特意去跟他老兄商议。老种经略相公,特意把个得力军官鲁达拨了给他。

鲁达原籍山东,仪表非凡。他生就疾恶如仇的性情,那些军营中顶名吃空、冒功舞弊的勾当,从来不做。说到督捕盗贼,且不提他一身惊人的拳棒功夫,手到擒来,只那八尺高的身材一站出去,弥勒佛似的一张大圆脸上,络腮胡子一炸,鸾铃一般的两眼一瞪,就把那些毛贼吓得不敢动弹了。

此公样样都好,就是喝不得酒,受不得气。喝酒必醉,醉了必闹事。受了气定要发作,一发作难免闯祸。

这天清晨,他就是装了一肚子气,要找人去发作。

鲁达在平凉是位有名人物,一路行来,不断有人“提辖”“提辖”地招呼。他有事在心,懒得搭理,放开大步,直奔状元桥下。

状元桥在西城,南北走向。桥下两岸,一色大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是平凉城内有名的闹市,百行交易,无所不有。鲁达由北上桥,放眼一望,然后下桥,装得安闲自在地踱向一家肉铺子。

这家肉铺好大的店面,并排四副肉案,杠上雪亮的铁钩,吊起整爿的猪,整爿的板油,肚里货心、肝、肚、肺,一应俱全。十来个刀手,忙忙碌碌地做着买卖。鲁达上门,谁也不曾看见。

店堂内却有个生得一双鼠眼、一脸横肉、手里捏个佛手的胖子看见了,慌忙站起,急步迎上前来唱个喏,赔着笑说:“提辖!今朝怎得有闲,到小店来坐?”

鲁达也不还礼,只说:“郑屠,你的买卖倒兴旺!”

“这都是托经略相公的荫庇,靠提辖你老的照应。”

“对了!”鲁达笑一笑说,“俺正是来照应你买卖。奉经略相公的钧谕,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半点肥的在上面。”

郑屠心内奇怪,这等琐碎小事,遣个小厮来知会一声就是,何劳他提辖亲来嘱咐?是了,必是他打着经略的招牌,想白吃十斤肉。这好,平时想巴结还巴结不上呢!于是,一迭连声地答应:“是,是!提辖请坐。”然后转脸大声吩咐:“伙计们,快选好的切十斤!”

“怎的?”鲁达把脸一沉,“你就动不得手?叫那些人切?腌臜不拉的!”

呀!郑屠心想,莫非有意来寻事?须得小心。忍气答道:“说得是。待我来!”

撂下清香扑鼻、玲珑可爱的佛手,系上血污斑斑、“腌臜不拉”的围裙,郑屠往肉案下的踏脚木台上一站,恰如社祭赛会的一尊开道神。他的个子有鲁达般高,这两年油水甚丰,身上又平白长起百把斤肉,所以一站出来,格外显眼。

“咦!”街上有人望见,大为不解,“奇事!郑大官人如何亲自下手做买卖?”

“老哥!”另有人悄悄指点,“看!鲁提辖在‘镇关西’店里坐着。这两人邪正不容,怕的有把戏好看。”

众口相传,人同此心,三三两两都围拢过来,看“镇关西”切肉——郑屠绰号“镇关西”,从发了财,自有人恭维,当面都称他郑大官人。他的发迹,起于走门路在经略府做了承应军需的包商,不但领了经略府的本钱来做买卖,还仗着经略府的势力,架弄是非,包揽官司,惯于欺骗硬诈,欺侮善良。只两三年工夫,便混成了一个财主,照旧开着肉铺,不过遮人耳目,无事在店里一坐,只当消遣,内宅三房美妾争着献殷勤,不断地有丫头小厮来送时鲜果子、细巧点心。郑屠何曾想到有如此享用的一日?得意忘形,早记不起当年做何营生!店堂里稳稳坐着,还嫌生肉腥气熏人,要弄个佛手解秽,那肉案上的刀,自然早就不碰了!

因此,这郑屠亲自操刀,重理旧业,便成了状元桥头的一件新闻。有些人要来看看他,缘何降尊纡贵?有些人要来看看他的本来面目,与郑大官人的气派有何不同?也有些人要来看看,他“镇关西”的威风何在?自然,还有些人是冲着鲁达来的,倒要看看这位性如烈火喜动不喜静的鲁提辖,斯斯文文坐在郑屠店里是为了什么?

俗语说:“看杀卫玠。”喜欢赞叹看美男子,尚且如此,何况是来看失尽威风的“镇关西”的笑话?郑屠脸上羞惭,心里懊恼,万般无奈,只得垂下眼皮,细细在那块猪肉上下功夫。

切臊子是件最磨人的事。整块的肉,批薄切条,再细细切成肉丁,一刀归一刀,取巧不得,不然牵丝搭筋,与乱斩一气的千刀肉便无区别。郑屠当年原是他同行中的一把好刀,只是手艺撂下得久了,身子发胖,手上也不灵活了,十斤肉的臊子,费了半个时辰才切成。喘口大气,拿油手抹一抹头上的汗,扯张干荷叶包好,拈个蒲草捆扎停当,提了来向鲁达回话。

“提辖!你老自己带了去,还是叫人送到府里?”

“送什么!”鲁达又说,“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

“噢,噢,好!”

“也要切成臊子!”

郑屠一愣,然后问道:“方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

“谁知道何用?经略相公吩咐下来,谁敢问他?”鲁达睁圆了双眼直吼。

郑屠看出端倪,多半是鲁达在捣什么鬼!无奈他左一声经略,右一声相公,拿大帽子压人,无可分辩对证,只得忍气答道:“是合用的东西,我切就是了。”

看热闹的人原已散去,见郑屠又站到肉案前来,便有些人去而复转,望着不走。他们也跟郑屠一样,不知要肥臊子何用?不免相顾诧异,纷纷议论。郑屠听在耳中,越发火气直冲顶门,恨不得拿手中那把快刀,平头砍去,切下几个脑袋来方消得这一早晨的肮脏气。

心里烦躁,手上越发欠利落,滑腻腻的肥肉,又难得把握。这十斤肥臊子,把郑屠累得通身是汗,好不容易才算切成,照旧用干荷叶、蒲草扎好,连那十斤精臊子捆在一起。看看日影已正,一上午工夫都给交代在鲁达手里。“只当遇见瘟神恶煞!”郑屠在心里骂着,“趁早拿了滚!”

且慢,郑屠又想,这二十斤肉可不能让他白吃,得拿句话点一点他。

“提辖,二十斤臊子在此。可是到府里领价?”

“怎么?你承应府里的军需还不知何处领价吗?”

就这时有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冒冒失失地闯进店堂,刚张嘴待喊“郑大官人”,猛抬头望见鲁达,顿时脸色一变,泥塑似的定身得纹风不动。

鲁达认得他。此人青巾裹头,穿一件皂布短袍,旧革带上系一条大手巾,一副店小二的打扮——正是东关招贤客店的伙计。他的嘴唇肿得翘了起来,门牙掉了两个,这也正就是这天一大早,恼了鲁达,一指头戳将过去,戳成的这鬼相。

他们俩心里都有数。郑屠却只看出事有蹊跷,疑惑鲁达的来找麻烦,与住在招贤客店里那姓金的父女有关。倘真如此,今天怕还有一场大祸,不知可躲得过去?

且不说郑屠心里嘀咕,小二溜之大吉。那鲁达慢慢磨了一上午才磨下去的火气,让店小二这一照面,想起金家父女,就像待灭的火头,忽又浇上一瓢油,顿时黑烟弥漫,平地卷起好长的火焰!

“郑屠!”鲁达压着嗓子一喊,“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作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郑屠气得浑身发抖,一股无名火从脚底直冲顶门,将要发作,想起偌大家私,三房美妾,一个儿子才得三岁,只要一动上手,说不定家破人亡,就在顷刻!

这一转念,郑屠气馁了。“兴兴旺旺的好日子,何苦自己断送在这瘟神恶煞手里?”他在心里这样子对自己说,但那股忍火所化的忿毒,在胸中排荡游走,却是始终消除不了。忍了又忍,总觉得连句气话都不能说,就此拿起刀来,细切从未听说过的什么“寸金软骨的臊子”,无论如何,于心不甘。

总得要说句话!就算受得下气,也是找个台阶好下。

于是郑屠强笑着,斟酌再三,用那种既像埋怨、又像自嘲的语气说了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他要连这句没气力的话都不说,才算是阴险不测的狠人。说这一句,前功尽弃!

鲁达就要他有句冲撞的话,才好动手——手法来得好快,只见他身子一长,三脚两步跳了过来,捞起那两包肉臊子,劈面打去。郑屠连想都来不及想,但见沉甸甸一团当头砸到,慌忙起手一格,戳破荷叶,撒落红白鲜艳的满空“肉雨”,滑腻腻地掉得郑屠满头满脸,差点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他用手背把双眼一抹,“噗”一口吐掉落在嘴里的生肉,把牙咬得咯咯地响,胸头一阵阵血气翻腾,再也按捺不住,抢起肉案上一把剔骨尖刀,望着鲁达,眼里冒得出火来!

鲁达早已严阵以待。郑屠不动,他也不动,只双眼凝视着那把尖刀。就这时,突闻哭喊纷然,人声杂沓,郑屠的亲人和手下,一拥而上,来夺他手中的刀。

鲁达冷笑一声,推开闲人,扬长出店,走到街中心,听见后面有人大叫:“提辖当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