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元灯节 -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 - 霍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 上元灯节

上元灯节。

这一天一早,府里的气氛就明显轻松起来,后院的婢女们,也与往常不同,今天府里有特例,可以换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然后等待夜幕降临时出门赏灯。

元瑾汐也换了一身新衣服,内里是暖粉色的棉袍,外面罩了件墨绿色的带毛领披风,头上并没有太多装饰,只扎了几根簪子,以及父亲送的掐丝点花。

手上是齐宣昨天赏的金珠手串。

在夏府时,因为发生过婢女趁着上元灯节逃走的事情,因此夏府一律不许婢女出府。就算是主子们上街,带的也都是最得力最心腹之人。

因此元瑾汐至从入了夏府,就没再逛过上元灯节的灯会,这一次跟着齐宣,想必可以逛个够。

“皇叔,我有东西给你看。”

刚用过早膳,齐文就跑了进来,邀请齐宣去看他的冰雕。

齐宣点头站起,他也有些好奇,自己这个侄子天赋很高,没几天就能弄出个惊喜给他,这会儿一连鼓捣了三天,一定不简单。

进到偏院之后,并未在院子里看见冰雕,齐文指了指一个窗子被黑布挡住的屋子,“皇叔在那里。”

屋子里有些灰暗,勉强能看到正中间有一块红布盖着一个一人多高的东西,从底座来看,应该是冰雕。

“可以揭开了。”齐文对着婢女挥了挥手。

立时就有人扯下红绸,齐宣和元瑾汐同时发出一声惊叹。

冰雕呈现的,是一个抱孩子的女人形象,与前一天元瑾汐看到的半成品不同,这时的女人衣着、动作栩栩如生,而且露在外面的头、手都没有上色,呈现通透的晶莹之感。

外面穿的淡红色的长裙却是十分逼真,怀里抱着的婴儿的襁褓,也是质感十足。

动作上,女人低垂着头,对怀抱中的婴儿露出慈爱的微笑,怀里的婴儿也看着她,露出欢快的笑容。

而最最重要的是,在女人的心脏位置嵌进了一颗夜明珠,婴儿的身体里也同样有一枚。两枚珠子发出柔和的光,互相呼应,让两个人物像是活了一样。

底坐上也有一圈夜明珠,于是乎整个雕像都神圣庄严了起来。

莫名的,元瑾汐鼻子一酸,想到了自己的娘亲。按父亲所说,当年母亲刚刚生出她时,曾抱着她喜极而泣,想来她当时神情动作,应该是和这冰雕上是一样的吧。

齐宣也是深受触动,却是伸手将齐文揽了过来,“我见过你父皇的一幅画,画的是你母亲抱着你的情景。可是根据那个做出来的?”

齐文眼眶一红,重重地点了点头,“皇叔,我真的真的很想娘亲。”

“嗯,皇叔知道。”

齐宣对皇嫂印象不深,但能被儿子这样怀念着,想必她比他认识的,要更好。

“把这个装车,送进宫里去。今天晚上你跟皇叔上街看灯去好不好?”

“嗯,好。”齐宣把脸埋在齐宣的衣服里,瓮声瓮气地答应了。

冰雕被下人小心翼翼放到了车上,然后一路拉进皇宫。

据说进宫后不久,皇帝就让人把雕像搬去了坤宁宫,同时让人在坤宁宫内外,都点上灯笼。

自从皇后薨逝后,坤宁宫第一次有了喜气儿。

冬天的天黑得早,再加上人们都想过节,因此天色刚刚有些发暗,各家各户的灯笼就已经亮了起来。上元灯节,不只会在长安街有花灯街,每家每户也会点上一盏。

齐文此时已经不见白天的伤感,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了一身新衣,正兴致勃勃地等待出门。他一直记得元瑾汐的说法,自己开心了,母亲就开心了,自己玩到了什么,就相当于母亲玩到了什么。

因此,这个灯节,他要把长安街上的灯都看一遍,让母亲借着他的眼睛看一看她之前未曾看过的景色。

与此同时,院里的婢女也全都准备好,拿手炉的,套暖袖的,不一而足。

元瑾汐没用拿手炉,而是在双手上套了一个狐皮做的暖袖。手炉一旦凉了,拿在手里反而是累赘,不如暖袖保暖又方便。

齐宣走出主屋,看看众人都站在那里,便牵过齐文的手,率先踏出门去。

身后众人,一脸喜意地跟上。

虽然知道灯会人多,但当真正走出去时,才发现,这哪里是人多,这简直是人太多了!还没怎么样呢,就已经是人挨着人了。

哪怕盛京城的大街已经算是宽敞,但仍旧有种走不动步的感觉。

齐宣一行人当中,只有齐文和元瑾汐没见过这样的景象,站在长安街的入口惊得合不拢嘴巴。

小七一脸得意,觉得自己终于找到机会打击一下元瑾汐,自从她来了府里,他可是被齐宣好顿嫌弃。

“没见过吧,这还只是起始,人不是最多的地方,等走到最中间,那个最大的花灯下面,那才叫人挤人,像你这样的,两人一挤就能给你挤得双脚离地。”说着话,还故意撞了一下元瑾汐。

撞一下还不过瘾,又挺胸抬头地站在她的身边,举起手掌在自己和元瑾汐的头顶上,比划了一下。

还行,就是算上发髻,也是比她高的。

刘胜看得一脸黑线,扯了一下小七。他就不明白了,别人家的孩子,十五六岁就算没成家,也知道男女大防。怎么小七就跟个愣头青似的,一门心思地跟元瑾汐较劲。

再较劲能怎么样,人家能陪床,你能?

一行人就这样一边看灯,一边慢慢地往里走。刚开始还能仗着护卫走得轻松,走着走着,队伍就越来越散,齐宣只好让刘胜和严陵两个人护着齐文,他自己则把元瑾汐拉在身边,另一边跟着的,是小七。

至于身后跟着的其他婢女,早就没影子了。

“如此佳节美景,惊鸿姑娘手里怎么空空如也,不提上一盏灯笼来应应景么?”

一架制作精美的灯笼递到了元瑾汐面前,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华丽到了极点的身影。

一身锦衣狐裘自不必说,最夸张的是他头上戴着仿宫灯制成的头冠,端的是璀璨夺目,应景无比。路过之人,无不侧目观看。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靖安王世子,许淮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