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番外七
听赵元清这么说,她大概也能猜想的出来刘子年和赵元清的关系应该不是很好。
起码在政事上应该是有分歧的,刘向安来这里不会是巧合,估计是打着来替父亲探望故人的幌子来说是凑巧顺道过来向赵元清问安的。
刘向安是刘子年的儿子,他来这里估摸着是刘子年的示意。
这样想来,她就能明白赵元清为什么以为她喜欢刘向安时会生气了。
刘家大概率是站在赵元清的对立面,自然是不能好好相处的。
她若是喜欢刘向安,就相当于站在了刘向安的那一边,赵元清又不舍得伤她,把她卷进这些风风雨雨里。
除了自己生闷气,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
现在确定是赵姝华的意思,她肉眼可见的看见赵元清松了口气。
不过赵元清所说的以后用嫁人来远离前朝后宫的争纷的做法,她不愿意这样,她想要拥有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一切,而不是等着他人来安排自己。
她不爱读那些圣贤书,她爱读那些兵书兵法,她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太傅都无法钻研透的兵法,她可以。
如果她是皇子,她可以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
她不输于任何人。
可她偏偏是个公主,只能被困在后宫里,被困在帷帽里,被困在白纱后。
拥有再多的宠爱,到底也只是宠爱。
这些宠爱只会让她在婚姻交易里的价值越变越高,和那些摆在街市里夸谈独一无二的货物又有什么区别。
她垂眸掩盖掉眼里的黯淡,所有人都知道她以后的命运,包括她自己。
现在说的再多也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好了,没事了,睡吧,三哥在这里陪着你。”
赵元清握住她的手,和小时候一样,打雷下雨的时候,母妃不在,赵元清冒着大雨也会赶来她的寝宫。
陪着她,跟母妃一样哄着她入睡,牵着她的手,陪在她身边。
赵季玄也知道她怕打雷下雨,一开始还会跑来陪她,后面知道赵元清会来之后,就算是天上劈了个窟窿,赵季玄也雷打不动的继续睡觉。
后面赵元清干脆就搬到离和乾宫最近的宫殿里住了,来来往往的也方便。
赵元清出生的时候难产,孩子平安生出来了,生母却因大出血去世了。
赵元清从出生开始就是没娘的孩子,大皇子和二皇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赵元清算是长子。
就算没了母亲,也没有人敢怠慢这位长子,仔仔细细的养大,后面淑贵妃瞧这孩子打小没了母亲可怜。
也就时常接济着,常常嘘寒问暖,当自己孩子一样疼惜着。
后面过了三四年吧,她就出生了,她是贵妃和陛下的第一个孩子,贵妃视若珍宝,陛下亦视为掌上明珠。
贵妃并没有因为自己有了亲生的孩子而冷淡了赵元清,反而常常抱着她去给赵元清看,赵元清下了学也常常跑来和乾宫来同还在摇篮里的她玩耍。
再过了一年赵季玄就出生了,赵季玄出生的时候是早产,身子弱,贵妃整日担忧怕养不活赵季玄。
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赵季玄身上了,那个时候她才一岁,赵元清也只是个比她大五岁的孩子。
她哭起来特别凶,三个奶娘都哄不住,赵元清就抱着她,轻声细语的哄着她,再拿些小玩意来给她玩。
那段时间,赵元清除了去书院上学,就是到和乾宫里照顾她,陪她玩。
后面赵季玄身体慢慢的养壮实了,也没什么问题了,贵妃才松了口气。
再后来她也到了要去书院上学的年纪,但是读那些拗口文绉绉的圣贤书,她实在是读不下去。
总是想着办法逃学,经常弄的那些宫女宫人手忙脚乱的到处找她。
她躲着那些宫女宫人躲来躲去的,那些人怎么也找不到她,每次她看着那些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她就觉得好玩。
但是不管最后她躲到再怎么隐蔽的地方也好,赵元清都会找到她,她死都不肯从假山石洞里出去。
赵元清干脆也爬进了石洞里,跟她一起躲在里面,看着外面的宫女急匆匆的走过。
赵元清总会陪着她跟那些人玩躲猫猫,等她玩累了,赵元清才开始哄着她去书院上学。
她有时候耍赖不肯走,赵元清就会蹲下来背她,她有的时候就是想要赵元清背,就会故意喊累。
一次两次过后,赵元清也看清了她的想法,什么也没有说,也不戳破她,依旧笑吟吟的蹲下来背她。
后面赵季玄也看穿了她的想法,直接当面戳穿了她,她梗着脖子不承认,赵元清笑着劝架。
最后还是背着她去书院,她在赵元清背上得意的向赵季玄吐舌头,赵季玄气鼓鼓的加快脚步走到前面去了。
下学回去之后,赵季玄又向母妃告状,她听见了又和赵季玄吵了起来,每次有什么事情赵季玄吵不过她,就会去找母妃告状。
就是个小气鬼。
她躺在床上,赵元清握着她的手她也回握住赵元清的手,赵元清替她掖好被角,静静的坐在床边陪着她。
她缓缓的闭上眼睛,刚才消失的困意慢慢的又重新袭来。
她在黑暗里沉睡下去,紧紧的握着赵元清的手,她对黑暗没有一点惧意。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赵元清已经不在她房里了,祈意在一旁准备早起洗漱的东西。
看见她醒了,祈意放好毛巾,走向她的床边,把纱帐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