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故事”随想
“金币故事”随想
随着经济改革向深层次开掘,商业环境便不再是外部包装,而成为其附属于筋骨上的血肉。走进燕莎、蓝岛……人们所以愿意滞留停步,不仅仅因为它的商品琳琅满目,环境诱人恋栈,也是其中的缘由。
记得,昔日被称之为中国国门的首都机场,从候机大楼到过厅,从餐饮部到卫生间,其环境之脏乱,使国人为之汗颜。笔者去年去珠海,两次出入首都机场,发现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空气变得清新,玻璃窗变得透明,墙面没有尘埃,地面不见了纸屑……经了解,是机场引进了商业竞争机制,机场把全部卫生工作,包给了五星级的昆仑饭店管理。为此,我询及我的晚辈文友一昆仑饭店总经理侣海岩先生。他说:“竞争使人变得勤奋,虽然由于机场的客流情况以及设备条件,都有异于五星级饭店;但饭店仍然要求其在机场的一百多位昆仑员工,以五星级饭店的光洁整齐搞好国门的卫生:地上发现纸屑要罚款,就连卫生间镜子上如有溅在上面的水花,也被视为卫生人员失职。机场每年拿出100多万元交付昆仑,但嬴得了外宾和内宾对国门的良好印象,这不是这百万元的阿拉伯数字可以换取到的。因而这种商业承包管理,便有了超越商业行为之外的更为丰腴的获得。”
说得在理,说得贴切。这使笔者不禁想起了一则流传在澳大利亚的“金币故事”。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澳大利亚在二百多年前,还是一片荒芜土地。当时英国监狱因囚徒过满为患,便逐步把囚徒流放到这片荒漠的土地上来。短短的两个多世纪,在澳洲地图上矗立起悉尼、墨尔本、堪培拉、阿得雷德、布里斯本……一片美丽的城市。其中,布里斯本的黄金海岸和如诗如画的悉尼歌剧院,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前去浏览。笔者是这些游客之一,曾亲自目睹澳大利亚城市容姿之娇美,街道之整洁,花草之斑斓,蓝天之碧透。
我曾就此询及过澳大利亚友人: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城市和乡镇何以会如此整洁?友人没有正面回答我的质询,却给我讲了一枚镶嵌着英国女皇头像金币的故事。
地点:首都堪培拉。舞台:堪培拉近郊的格里芬湖。人物:急于获得金币的钓客。
刚刚开发的澳洲,格里芬湖的鱼比人多。为了解决鱼污染问题,使首都堪培拉变得更为美丽,便由该市传出一则信息:格里芬湖里稠密的鱼群中,有一条鱼腹中藏有一枚金币。
消息不腔而走。钓者纷沓而至。
大约过了几个月光景,格里芬湖的湖水变得清澈透明,至于哪个幸运的垂钓者,从哪条鱼腹中掏出来那枚金币,则无从考据了。在澳洲访问时,我在绿茵包围的格里芬湖湖畔曾经想过:这个绝顶聪明的法儿,我们的旅游开发部门,能不能拿来一用呢?!一句话,只靠象征性的义务劳动,不能根治商业环境,必须动用经济手段,这是首都机场和格里芬湖告知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