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 - 面对秋阳 - 从维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面对秋阳 >

清水出芙蓉

清水出芙蓉

我国古代形容美女,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的词汇。仔细琢磨,创造这些词汇的才子,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原始的母系社会除外)女性多深锁闺帏,成为男性的附属,因而在特定的社会氛围中,形成了占人特定的审美标准。

时至20世纪之尾,由于美的内涵不断随着时代更新而嬗变,“飞鱼、鸿雁、皎月、鲜花”般的女性,都成为女性美的特征。君不见泳坛皇后杨文意在巴塞罗那手捧鲜花绕场一周时,看台上男性青睐的目光和送给她的一个个飞吻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倒是具有“沉静时如娇花照水,走路时如弱柳扶风”之古典美女之神韵,如果她活到当今时代,笔者实不知将有多少男性会情钟于她——尽管她在曹雪芹笔下成了当时女性的一代纤秀。

当代女性之美(包括男性),明显地附增了世界属性。像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样,东方之美正在与西方之美融合。一种对洒脱、自然、挺拔、无羁之追求,正在成为一种美的共识。无论你走在北京、东京、巴黎、柏林、维也纳……的街头,都会发现当代美在趋向自然。自然不属于东方和西方,而属于整个人类。

我国古代早有“清水出芙蓉”之影喻。但天生丽质的绝色佳人,在人海中毕竟属于绝对少数。人类为追求美,便诞生了装饰美的行为,如服装、发式、美容……少女或少妇们轻施粉黛,略涂胭红,虽非芙蓉之腮者亦能呈现出三月祧花之姿容,岂不美哉!

笔者曾被当成过试验品,被妻子美容过一次。她是主治医师,又从美容学校学了几招手艺,一天她令我仰天静卧于床,然后在我的脸上施展她的日式、法式、美式的润面美容之技。在那一瞬间,我虽然闭合双目,但面前浮动的是朵朵白云,是一直铺到天际的无垠绿茵,是无声的淙淙小溪流水,是人与自然交织的一个梦幻……

她对美容的观点,我很赞同:美容绝不是浓妆艳抹,更与造作水火不容。美容是创造心灵和自然的谐和,使人的生活自由臻美。我想,一个中年男性的鱼尾纹深邃,是成熟和智慧的标志,不必以美容手段去装扮成风流小生——那是与大自然的呼吸旋律相悖的。一个气质优秀的中年女性,也不要痴想以美容之技,使自己变成青春靓女——失去了气质之魅力,美就成了没有灵肉的空壳!

自然是美的最终归属。

自然是美的细胞基因。一切与之相悖的浓妆艳抹,都与美字绝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