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香邀故人
小吃一条街的成功开局,大家都精神振奋,同时也都松了一口气。
随后林象决定还是在关家酒厂设宴答谢所有嘉宾的捧场。
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借着浓浓的年味,正好又赶上今天书画协会的一众高手在场。
曹四海便提议道:“今日承蒙各界同仁大驾光临,咱们小吃一条街的项目也圆满启动,在此我再次诚挚的感谢大家。”
大家鼓掌致意。
“同时,我也想邀请书画界的各位高士,能为我们今天所有嘉宾一人书写一幅春联,咱们欢欢喜喜迎新年。”
魏老则是代表书画界的嘉宾欣然应允。
随即书画界的高士们便都提笔挥毫,代表浓浓祝福的春联就一幅幅被创作完成。
大家在一片祥和喜悦的氛围中满载而归:一人一幅春联一坛帝君古酒。
魏老还私下送了林象一盒自己老友亲自调制的“二苏旧局”香。
忙完了一切的林象和罗燕如回到家,又卿卿我我了一番。
然后就商量着是回老家过春节还是把父母和妹妹再接来,然后一起去海南度个假。
一边和罗燕如在聊着,一边顺手把魏老送的“二苏旧局”香,点燃了一支,然后坐在沙发上叫罗燕如去泡点茶,解解乏。
罗燕如便烧水泡茶,五分钟后罗燕如泡好茶,准备叫林象来喝。
林象却已经躺在沙发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罗燕如笑着摇摇头转身给林象盖上了一条毯子,然后自己喝了几杯茶,也觉得困了,就回房间准备小憩一下。
香烟袅袅中,林象则是在迷迷糊糊中进入到了镜像世界,来到了一处宋代庭院中央。
“临遇贤弟,好久不见了。”
林象恍惚间突然听闻这声音,又见到庭院的石桌旁,三位古装男子。
说话间其中两位已经起身,上前几步拱手行礼。
“临遇贤弟、临遇贤弟,经世未见,向来可一向安好?”
林象怔了一下,镜像世界里迅速播放了一段在宋朝的画面:画面中他是宋朝眉山一位富商林羽贤之长子——林佑安,字临遇。林家与苏家也是世代交好。
林羽贤与苏洵也是相交甚密,因此林佑安便自小与苏轼、苏辙二兄弟往来频繁。
最重要的是三人都是制香高手,同时三人也经常一起饮酒作乐。
只是林象没有向苏轼、苏辙二兄弟科考取仕,而是承接祖业经营商贾。
后世据说苏轼就曾学到一种以梅花制香法,此种香丸只需投一粒到香炉中,便会闻到淡淡的梅花清香,持久缠绵,绕梁三日,余韵不绝,大家争相向苏轼求取配香秘方,但是苏轼视其为宝,不肯相赠。可见,香不在贵,有韵则灵。
只是大家不知道是,这个配方就是来自于林佑安向一位道门隐世高人偶然间习得。
在一次与苏轼、苏辙二兄弟的酒宴上,酒后吐真言,告诉了,苏轼。
看到了这段影像,林象顿时变身林佑安。
也是拱手一礼:“子瞻兄、子由兄,经世不见。一向安好!”
随后又向石凳上端坐的苏洵问好:“小侄,临遇向苏伯父问安。”
苏洵则是点头致意:“临遇贤侄,经世不见”随后林象便像是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坛帝君古酒。
打开酒坛,三人便大呼一声:“好酒!”
“林象则道:“自是上世一别,经世未见。今日若不是子瞻、子由兄假托当日梅灵香相邀,吾未见其明也”
随后林象便把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以及种种见闻讲于苏洵、苏轼、苏辙三人。
三人虽在宋朝是名满天下的一门三杰,学富五车,贯通古今,但是认知也仅仅局限于宋朝而已。
因此林象讲的后世种种见闻便是闻所未闻,稀里糊涂。
林象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借着镜像世界回到宋朝的眉山,并不是在今天与苏家父子三人相遇,便也心下释然。
“来,其余不论,咱们莫负美酒!”
望着一脸愕然的父子三人,林象便不再纠缠后世的见闻,直接将古酒与苏家父子三人斟满。
“来,莫负美酒。”
在帝君古酒的威神与浓郁的香气下,苏家父子三人也顾不得其他了,便与林象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一坛古酒一滴未剩,四人皆酩酊大醉。
据说后来苏轼酒醒后还在当日赋诗两首: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其一
南岭过云开紫翠,
北江飞雨送凄凉。
酒醒梦回春尽日,
闭门隐几坐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