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年前 - 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 - 草木之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 年前

俗话说得好,过了腊八就是年,虽然学堂还没放假,但是村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做腊肉了,今年生活好了,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买了肉,隔壁村有个专门杀猪的张屠夫,这些日子没去镇上买肉的纪家村村民甚至合起来在他那订了两头猪,并邀请他到纪家村杀猪。

张屠夫虽然是个杀猪匠,却并不像纪得安想象的的那样膀大腰圆,反而看起来十分精瘦,身上只有薄薄的一层肌肉。

“纪里正,我能问您点事吗?”杀完了猪,张屠夫提着半斤肉登上了纪家的门。

“什么事?”纪得安坐在院子里洗鸡肠,纪母杀鸡,连鸡肠也舍不得扔,纪得安只能拿根筷子翻鸡肠。

“我想问问,你们纪家村的学堂对不对外招生?”张屠夫把串好的一块肉挂在椅子把手上,搓了搓手。

“这个,暂时还没定下来,年后可能会有具体的决定,只不过,到时候要是招收纪家村之外的学生,可能没办法免费”纪得安总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免费入学,当然,也不会多收束,肯定比镇上的私塾便宜许多。

“哎,我就是问问,知道可能不会免费的,我就是想让我闺女有个玩伴”张屠夫语气谦卑。

“你要送你闺女过来?”纪得安惊讶了,这可是他们学堂第一个要花钱送女孩子上学的家长啊。

纪得安迅速起身,打了一盆清水冲洗了手,尽量洗的干净一点,还用上了皂荚,尽最大可能洗去鸡屎味,擦干手走到张屠户跟前,双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这位家长,您请坐,我仔细了解一下您的家庭情况,还有您家孩子的情况”

弋?

张屠户被纪得安变化的态度搞懵了,这怎么突然对他如此热情?不过,对方既是里正又是学堂的院长,张屠户不敢隐瞒:

“我叫张大义,义气的义,我妻子前几年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性格腼腆极了,因为我是个杀猪匠,身上总带着味道,村里的孩子也怕我,不敢跟我女儿玩,她也不愿意出门,我在外面给人杀猪,经常不在家,留她一个人孤零零的,不忍心,听说纪家村的学堂收女学生,我就想送她过来,也不求她学到什么东西,交几个玩的来的朋友就好,我是个汉子,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不开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

张大义十分无奈,孩子整天一声不吭的,总是闷在屋里,连门都不愿意出,怎么不让人担心?

“您女儿几岁了?”纪得安问。

“八岁,平时冷静的跟个大人似的”张大义回。

“过完年,正月十六你把她送过来吧,你们村要是有其他孩子想来,可以一起过来报名,男孩女孩都是三百文一年”纪得安想了想,答应下来。

“谢谢纪里正!”张大义非常感激。

纪得安修建学堂虽说最开始是想让纪家村的孩子受教育,顺便完成一点支教的任务,但是如今学堂已渐渐步入正轨,封闭起来是不行的,年后如果真的来了很多夫子,只教纪家村的孩子的话,简直是人才的浪费。

让附近其他村庄的孩子也来入学,不但可以缓解学堂的经济开支,还可以帮更多的孩子们学到知识,对他的支教任务也有帮助。

张大义得了纪得安的话,十分激动,动作麻利地收拾好了杀猪的家伙什,放在板车上拉着离开。

两头猪,将近四百斤,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起码买到了一斤左右的猪肉,当天晚上的纪家村几乎处处都飘着肉香。

张大义给纪得安家割的肉肥肉居多,纪得安领了这份情,纪母晚上就把肥肉剔出来放到锅里炼油了,炼油得到的油渣被纪母装到碗里、撒上盐粉,留给了纪弦思。

说起这盐粉,其实大庆市面上的盐其实是有粗盐和细盐之分的,粗盐的色泽和纯度都与细盐相差甚远,自然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是吃的粗盐。

粗盐块大,做菜的时候自然不好化开,于是百姓们买来之后都会用石臼①(jiu,四声)捣碎研磨,争取弄得越碎越好。

纪家的盐粉就是纪得安本人捣的,直接捣磨成了盐粉。

纪得安倒是想把粗盐扔到水里,高温化开之后提纯一遍,但是纪母把持着厨房,生怕他把那一罐盐糟蹋了,纪得安总不能先斩后奏,只能接着吃这种粗盐。

纪弦思接到奶奶递给自己的猪油渣,已经分泌许久的口水都快要从嘴巴里流出来了,却先用手挑了大块的油渣依次递给纪父纪母和纪得安,纪父纪母都没接。

纪得安忍不住感叹儿子孝顺,在纪弦思把油渣递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啊呜”一口吃掉了那块被纪父纪母接连拒绝的油渣。

纪弦思呆住:怎么爷爷奶奶都不吃,爹爹吃了?

小家伙瘪了瘪嘴,强忍心痛,跑到奶奶身边,坐在一边的小凳子上抱着碗吃了起来。

“你都多大了,还跟儿子抢好吃的?”纪母笑着打趣纪得安。

纪得安倚在厨房门口,厚脸皮道:“多大了我在爹娘面前也是个孩子”

纪父一口茶喷到地上:“你现在怎么这么油腔滑调的?”其实他更想说怎么这么不要脸。

“爹,你再不接过里正的担子,让你儿子我接着跟许多人打交道的话,我会更油腔滑调的。”纪得安转身,对着坐在院子里的纪父笑得灿烂。

纪父咳了咳:“那不行,我老了,身体不好,你要体谅我,再说了,你这里正比我干的好多了”

“爹,要不要我去请赵叔过来给你看看?我可是记得他前段时间来给你复诊时说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生龙活虎了啊。”纪得安戳破纪父的借口。

纪父气的干瞪眼,瞪了一眼纪得安,抱着专属小茶壶进了屋。

儿子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干嘛还要去挡着儿子发光发亮?

纪得安气走了纪父,耸耸肩,又转过身子,对着厨房里的纪母和纪弦思。

纪弦思察觉到爹爹的注视,加快了吃油渣的动作。

纪母用布把小瓷盆里的水分擦干,这时锅里炼好的猪油已经不烫了,她用勺子小心的盛到瓷盆里,全程都十分认真,生怕猪油撒了。

纪得安想上前帮忙,也被纪母嫌弃笨手笨脚,纪得安干脆抱起吃完猪油渣的纪弦思出了门。

今日学堂休沐,走在村子里,孩子们见到纪得安都十分恭敬:“夫子好!”

本来孩子们是称呼纪得安为院长的,被纪得安拒绝了,夫子这个称呼就很好。

见了跟自己一起读书的同学,纪弦思扭动起来,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自己却还被爹爹抱着,纪弦思脸都羞红了。

纪得安本来不知道儿子在怀里乱动是因为什么,看到小家伙害羞的神情反应过来:这是不好意思了?

在现代,纪弦思这个年纪还只能上幼儿园,纪得安惯性思维,只觉得纪弦思也还很小,却没想到这是古代,纪弦思这个年龄已经是不用家人在一旁时时看顾的年龄了,都是直接让他们跟着年纪稍大的哥哥们玩。

把儿子放下来,看着他跑到孩子堆里,纪得安罕见的生出“孩子不需要我了”的失落感。

虽然他穿过来也就半年,但是他早就在心里认下了这个亲儿子,在他心里,纪弦思依旧是个需要他的小豆丁。

如今骤然发现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纪得安难掩失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