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地级武技 - 我体内有个魔族圣君 - 鹿慕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地级武技

杨秋儿和阿瞒来到另一处庭院,阿瞒将他与花子那天去过绸缎庄之后的事情全盘说给了秋儿听,并且,秋儿也从阿瞒口中意外的得知原来那位被人称道的英雄家仆正是眼前的阿瞒。

两人聊得正愉快,乐柔就找了过来,刚走到拐角口,就听到公主嘻嘻哈哈的笑声,看到他二人聊的这么欢快,乐柔很是惊讶。

“公主,你们……认识?”

阿瞒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会儿看看乐柔,一会儿看看杨秋儿。“公主?谁是公主?”

阿瞒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问的太白痴了,乐柔是丞相的女儿,那么公主自然就是杨秋儿了。阿瞒心里有点慌张,可面上却是镇定自若,他两手托着腮帮子坐下,心想这个时候要是摇尾乞怜的求公主大人不记小人过未免显得自己太没用了,索性就不按常理出牌吧。

阿瞒呼出一口浊气道:“原来你是燕王的女儿啊,当朝公主。大公主还是二公主三公主啊?”

杨秋儿被他的问题逗乐了,她发觉自己跟阿瞒聊天的时候,不像跟别人那样心里充满防备,而且阿瞒总是能让她乐上一会儿。

乐柔可是替阿瞒捏了一把冷汗,虽然她跟公主是好姐妹,但是君臣有别这个道理,爹一直都有很好的教导她。

“瞒总管,休得放肆,赶紧给公主赔罪。”

杨秋儿轻轻挥手,“别,我跟阿瞒是老朋友了,我挺喜欢我俩之间的这层关系。”

阿瞒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日后说不定还能跟这公主互相引为知己呢,要是关系再进一步,说不定……还是算了,刁蛮公主伪丈夫,这个公主还是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最好,摇钱树。

三人还想再说点什么,就听到另一个脚步声走了过来。目光所及,竟然是乐武走了过来。

“哥,你来找公主吗?”乐柔的脸上一阵欣喜。

乐武和公主相视一笑,礼貌性的点点头,却不再言语。

看公主意兴阑珊的样子,阿瞒察觉到他二人一定有些微妙的关系,看来是郎有情妾无意。

太阳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落下了山,宾客们也已经悉数到齐。宴会上歌舞升平,一派声姿纵情的景象。丞相乐辛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仰天长笑,一番敬酒之后大家纷纷落座欣赏歌舞。

很快,宾客们等不及想要将自己的礼物献给丞相了,同时也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别人送的是什么宝贝。大家都是朝中要员,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怕是太过俗气,在这武道为尊的世界,要送当然是送一些有助于修行的东西了。

一波波的人,一波波的礼物,无非都是一些有助于提升修为的灵丹妙药和天材地宝。乐辛身居高位,这些东西当然是见怪不怪了,但是每一样东西到了关键时刻也都有它的用处,毕竟这些东西可都是修行之人争抢拍卖的对象。

公主扫视一圈,基本上也都献完了,只剩下她了。于是起身,招呼了下人上来,大伙儿也都停下手中的杯酒,毕竟皇家送的东西一定不会太寒酸。

杨秋儿接过下人递过来的锦盒,脸上明媚的笑容让众人看了如痴如醉。“相国大人,秋儿仅代表父王向您献礼,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父王命人手抄的奔龙拳拳法,献给相国大人。”

言罢,底下议论声不断。

“竟然是奔龙拳,那可是皇家收藏的武技啊。”

“这可是地级武技啊,威力不一般啊。”

“这奔龙拳当初可是前朝天子所创啊,据说威力极强,世间还没多少人修炼过。”

此时,就连席位中的镇国将军马伯豪都两眼放光,这武技表面上是送给乐辛的,可乐辛这把岁数了,还要操劳国事,哪里还会有这样的闲工夫去修习这功法,这不明摆着是让乐武休息的么,想到这,他不禁看了自己的儿子马伯骞一眼。暗道:“看来是时候该让骞儿出去历练一番了。”

众人正忙着羡慕的时候,远处却闪过一道光芒,守卫们开始警惕,那是一道剑光,有人正御剑飞行至此。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远处,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声音惊呼道:“那不是国学院院长管懿嘛。”

怎么可能?管院长是出了名的不交际,他一生都沉迷作诗和修炼,院长之位整整坐稳了四十多年,如今已是杖朝之年。可以说,当乐辛还是个轻狂少年的时候,管懿就已经坐上了院长的位置。

管懿神采奕奕地从剑上飘落下来,仙风道骨的模样一直受尽世人的膜拜。乐辛在他面前根本就是个十足的晚辈,他放下酒杯,恭敬地走上前道:“不知院长亲临,礼数不周,还望恕罪。”

管懿一甩拂尘,长袖在风中飘荡,和蔼地回道:“哪里哪里,丞相大寿,本座岂有不来之理?略备薄礼,聊表心意。”

院长将拂尘在手表面一挥,一张羊皮卷立时出现在众人眼前,那些宾客们稍稍起立,随后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上面竟赫然写着“一指剑诀”这四个字。

“竟然又是一个地级武技。”

“那可是当年王宫浩南的成名绝技啊。”

“王宫浩南已死,仅留下这剑诀的第一卷,要是三卷都在,那可是天字级的武技啊。”

此时,那名公主的贴身丫鬟的双眼死死地盯着那卷剑诀,眼中充斥着彷徨与叹息。

等到这些大人物们都落座了,乐武才站起来说道:“父亲,孩儿在回来路上,听闻一首诗,上面有一句诗句孩儿觉得正是父亲一生心志的写照。”

乐辛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骄傲,这可是目前大燕国最有前途的年轻人啊。“武儿,快拿给爹看看。”乐辛的声音显得异常的激动。父子连心是他这辈子最欣慰的事。

几个军官抬上了两幅牌匾,乐武将红布揭开,现场沉默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不是前段时间在民间流传的诗吗,席间再一次议论纷纷。

“听闻这首诗好像是国学院首徒顾霄所做,院长真是好福气啊,收了个好徒弟。”

“不会吧,我怎么听说是个无名小辈作的。”

“不管是谁,能说出这样的诗句的人,一定是武道中的佼佼者。”

管懿摇头苦笑,并不言语,可叹他一生修行作诗,将毕生修为融入诗中,却始终没有找到能够继承他衣钵的人。他眼光扫荡一圈,发现阿瞒并不在此处。

于是就对着众人说道:“这首诗并非我徒弟所作。”

说完,他又看向马伯骞,“还请世子言明吧。”

马伯骞受宠若惊的起身道:“不瞒各位长辈,这首诗乃是当时小侄举办诗会时丞相家的家仆阿瞒所作。”

席上又是一片死寂,杨秋儿和乐武两人神色惊讶,宾客们随即开始了长篇大论,说什么也要让那个阿瞒出来对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