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议定发兵
盛京皇宫,崇政殿最里面儿的高台之上,放着三把太师椅,其中后金大汗皇太极居中正坐,在他的左手边,坐着执掌两红旗,对皇太极有拥立之功的大贝勒代善,其右手边坐着执掌正蓝旗,同样有拥立之功的贝勒莽古尔泰。
高台之下,多尔衮,多铎,岳拖,阿济格,萨哈廉,杜度,豪格等一干贝勒,台吉,另外还有范文程,宁完我,佟养性,等一干文武汉员依次站立着。
后金大员济济一堂,可朝堂之上的秩序却不怎么庄严肃穆,旗员们各自交头接耳,说着闲话。
这却是因为女真初兴之时,规矩还不如入关以后那般严苛,而且皇太极目下还要与代善和莽古尔泰共议国政,汗权也不算稳固,是以朝堂之上其实并不如何讲究规矩,旗员们都站的很随意。
就是汉员们心里的弯弯绕太多,所以都表现的甚为拘谨,站的跟个大号儿龙虾似的,恨不能把脸贴到地上去。
皇太极自坐在太师椅上,等了一阵,见旗员,汉员到的差不多了,便微咳一声,对着一干旗员汉员们说道:“今日召众卿来却是有一件要紧军务要商议。”
“请汗王陛下明示。”一众旗员们见皇太极发了话,这才止住话头应声道。
“岳拖,你来说说。”皇太极道。
“臣领旨。”岳拖先打个千儿,然后便对着一众旗员,汉员道:“我旗下西平堡牛录额真来报,说是南朝那边儿打算修复大凌河堡,目下这处军堡已经快修好了。”
“还以为多大个事儿,就在大凌河边上修个破军堡,离西平堡都隔着百里地,有甚好怕的?”岳拖话音未落,歪坐在太师椅上的莽古尔泰便哼上一声,不以为意道。
“三哥此言差矣,南朝今日修个大凌河堡,离咱们远,咱们不管;明日又在右屯修军堡,咱们又不管,最后他们就会修广宁,一步一步蚕食,一直修到咱们盛京跟前来,到了那个时候,奈何?”皇太极问道。
“怕个鸟,到了那个时候,再把他们打回去便是了。”莽古尔泰脖子一梗,浑不在意道。
“不可,南朝只有辽西一隅,便可以养出精悍辽军,若他们再行东进,恢复疆土,收治离散辽民,屯垦繁衍,整军经武,再练出更多关宁军来,如之奈何?再有,南朝一路东进,直抵我腹心之地,彼出兵便可直达盛京,我等岂能安居此地耶。
再者,坐视南朝恢复疆土,则南朝军心士气必然上涨,我大金军威堕矣,此消彼长,让南朝成了气候,我大金危矣。所以我大金要趁着南朝疲弱的机会,继续疲明,弱明,这一次我大金绝然不能让南朝安然将城池修起来。朕的意思是,出兵伐明,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皇太极出声问道。
“汗王陛下素来英明,臣等并无异议。”一众旗员汉员们齐声回复道。
主子定下的大政方针,做奴才的谁敢提半点儿意见。
“甚好,大哥,你意下如何?”皇太极满含着笑意,询问坐在自己身边,犹如入定老僧一般的代善道。
代善听了皇太极的话,好似从睡梦中惊醒一般,想也没想便跌声回复道:“一切听汗王陛下的吩咐。”
“甚好。”皇太极笑意更浓。
自打天聪三年攻打明朝京畿地区大获成功以后,皇太极的威权上升不少,而代善因为自己撤兵的错误主张,声望下降不少,连带的,他的气焰也生生被压了下去,所以自打从明朝京畿回来以后,代善再也不敢在皇太极面前摆大哥的谱,表现的愈发像个人臣。
对于这一点,皇太极很是满意,他与代善说完话,便换上一副面孔,面无表情地询问莽古尔泰道:“三哥,你意下如何?”
莽古尔泰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忍住了,最后他只能无可奈何道:“你是大汗,你说怎地就怎地。”
说完,莽古尔泰便偏过头去,独自闷闷不乐去了。
皇太极听了莽古尔泰的话,倒也不着恼,他微微冷笑一下,接着又换上一副和眴的面孔,对着台下旗员,汉员道:“众位爱卿,朕决意发兵伐明,现特令萨哈廉,杜度,豪格留守盛京,其余各旗都随朕出征。要出征的各位爱卿,当速速回去召集人马,先到盛京会合,大军西行以后,再约蒙古诸部来会。”
他说到这里,便略略停上一停,复又对着代善道:“大哥,蒙古那边儿就交由你来联络了。我大军7月17日西行,21日可到旧辽阳河处,就让蒙古各部人马21日到就辽河河来与我大军会合。”
“臣领旨。”代善点一点头道。
“甚好。”皇太极点一点头,接着又道:“岳拖何在?”
“臣在。”岳拖出班应声道。
“多派哨探,探明守卫大凌河的是南朝何部人马,军力多少?打听分明了,回报于朕知晓。”皇太极道。
“扎。”岳拖应声道。
“罢了,退朝。”皇太极说完公事,便下令散朝。
“臣等告退。”旗员汉员们齐齐打了个千儿,便各自退出崇政殿之外。
那莽古尔泰却是一言不发,蹬蹬几步逃也似的的奔出殿外而去。
“德行。”皇太极望着莽古尔泰的背影,鼻子里轻轻一哼道。
皇太极定下出兵之期,后金各掌旗贝勒,固山额真各自回返本旗去集合兵马,崇祯四年七月十九日,4万后金精兵齐聚在盛京城外。
七月二十一日,后金大军抵达旧辽河。
随后,科尔沁,阿鲁,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8路蒙古部落,共出兵两万,来与皇太极相会。
七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在中军大帐中大会手下诸将,勘定伐明方略。
“诸位爱卿,我军探马来报。守卫大凌河城的乃是辽军悍将祖大寿,何可纲,另有一员关内军将刘仁玉,名声不显,不过想来南朝敢往辽东调动的军兵,总也不会太差。
南朝精兵尽在大凌河城中,我大金若是攻下大凌河城,则可以尽灭南朝辽东精兵也。从此以后,山海关以东,我军可随意驰骋。”皇太极微笑着晓谕诸臣道。
“汗王陛下英明,请汗王陛下勘定用兵方略。”众臣齐声道。
“贝勒德格类、岳拖,阿济格领兵两万,经过义州南下,屯驻于大凌河与锦州之间,切断城内守军退路。朕自带其余各部人马,出白土场,走广宁大道,二十八日会合于大凌河城下。诸位爱卿可听分明了?”
“谨遵汗王陛下旨意。”众臣齐声回复道。
“甚好,明日开拔,直趋大凌河。”皇太极站起来,豪气干云道。
“扎。”众臣齐声应道。
*****
大凌河城内,中军大帐之中,祖大寿居中正坐,面前刘仁玉正汇报军务。
“大帅,近几日,建奴哨探越来越多,我军数次与之激战,杀伤相当。而且,最近还有几员兵士失去踪影,再也没有出现,末将以为该当是被建奴哨探捉了去。种种迹象表明,建奴大军即将杀至矣。”刘仁玉道。
“我军哨探就不能带来确实的消息吗?”何可纲皱眉道。
“建奴弓马娴熟,地形更熟,我军哨探难有寸进。”韩栋哀声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