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把十八章靖边堡大工地(3)
话说这水泥路,大体上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不添加钢筋的纯粹混凝土路,一种是添加钢筋的。
这两种类型的路,相比较而言,自然是混有钢筋的混凝土水泥路更好,因为它更为坚固,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
不过考虑到现在大明的陆上交通设施没有什么特别重的,就算是不加钢筋的水泥路也可以应付,刘仁玉考虑了一下成本问题,便决定修筑普通的不加钢筋的水泥路。
水泥制造所的技师们照着刘仁玉的意思,将几辆硬木制成的手动搅拌车,另外还有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搬运到靖边堡西门左近。
然后这些个技师便指挥百姓们将水,水泥和砂石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先得到足够的原料。
具体铺设水泥路的时候,也不是将整个道路一次性铺完,技师们将道路分作左和右两个部分,施工的时候先铺设左半边3米宽的路段,等左边3米宽的路段铺好了,再铺右边3米宽的路段。
在铺设右边3米宽的路段时,考虑到热.胀冷缩的效应,为了避免天热的时候材料中的粒子舒张,造成挤压,从而使路面儿轻微隆起,所以在每一段水泥路面儿之间还要留下一寸的空隙。
技师们根据从刘仁玉那里得来的数据,要求百姓们施工的时候,要按照6米一段的顺序倒水泥,然后用1寸厚的木板间隔着,再倒另外一段路。
待得百姓们铺完长6米,宽3米的一段路面儿后,便有专门的技师来将水泥路面儿尽量抹平,这个时代没有平整器,就只能用块儿泥瓦匠用的木头铲子,一点儿,一点儿的抹平。
等到技师们将水泥路面儿平整完毕,接下来就只需要等着水泥干固就可以了。
如果想让水泥干的快,需要好天气的帮忙。
话说此时陕北的天气,自打天启年间以来,就是干旱少雨,太阳在天上待着的时间非常充足,所以虽说现在还是三月份,却也是暖阳高照,风和日丽。
所以照着这么个好天气来看,最迟两天之内,水泥就可以干,而在水泥变干之前,靖边堡水泥制造所的技师们还指挥百姓们给水泥补两次水,这样可以防止干裂。
做完这些工作,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防止水泥在未干之前遭到踩踏,就这一点儿来说,刘仁杰并不担心靖边堡的百姓来路面儿上来踩,他只是担心猫狗之类的动物冷不丁地跑来按上几个梅花桩。
是以刘仁杰便对着一众保长们下令,一定要严防猫狗进入水泥路面儿乱踩。
靖边堡中的一位保长见刘仁杰有些担心猫狗来捣乱,便善意地提醒这位将主道:“刘二爷,您从前可是靖边堡的人,这几年一直闹饥荒,您是知道的吧?”
“自然是知道的,有的地方都出现人相食的惨剧了。”刘仁杰想到这里,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爷爷,想起了那一段惨绝人寰的往事。
而一想到他那伟大而又可怜的爷爷,他就不免如鲠在喉,不能自己地叹息道:“爷爷,若是您还活着,便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了,唉!”
“二爷,您有爷爷吗?”那保长见刘仁杰说到什么爷爷之类的词语,便好奇地问道。
“有的,不过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了。”刘仁杰语气低沉地黯然道。
“哟,对不住,二爷,小人不当问。”那保长见自己一不小心碰到了刘仁杰的痛处,便赶紧跌声说抱歉。
“不妨事的,你想要说什么,接着说。”刘仁杰缅怀了一下自己的爷爷,便猛地摇一摇头,集中注意力,继续投入到眼前的事情中来。
“二爷,小人的意思是,咱们这里饿的都快人吃人了,那些猫狗都是活物,自然是都被饥民吃了个干干净净。而且,别说猫狗,就连耗子也都被拿住吃了个干净。所以,二爷,咱们靖边堡这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猫狗走到水泥路上来的。”那保长笃定道。
“你说的倒也还是很有道理,不过小心些总是好的,你等还是要着人盯紧了,这可是咱们家大人成亲的时候要用的道路,若是出了半点儿差池,我怕我担待不起。”刘仁杰严肃地提醒一众保长道。
“是,是,二爷,小人等知道了。”一众保长们见刘仁杰都担待不起,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便派人分作白天和黑夜两班,轮流看护已经铺设好的水泥路。
刘仁杰在派人精心看护已经铺好的水泥路之外,自然还要调派人手,修筑新的水泥路。
如此,在新的水泥路尚未修筑好之前,老的水泥路已然完全干结,硬度不输给石头。
看到这一幕,已经听说过水泥神奇之处的刘仁杰倒也并未觉得这是个很稀奇的事情,可那些百姓们却不这样想,他们看到泥巴居然可以变成石头,都是惊奇地目瞪口呆,觉得这等不可思议的现象已然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那些个修筑水泥路的百姓们自然不知道水泥的奥妙之处,所以当他们发现刘仁玉居然使用稀泥来修路的时候,都为刘仁玉赶到惋惜。
因为百姓们觉得刘仁玉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儿,但是天妒英才,这么好的官儿却脑子有问题,修路用稀泥,这是明摆着浪费钱。
他们自以为这个修路工程最终会以闹剧而收场,因为稀泥不可能修路,可最后,而等到水泥路修筑完成以后,他们都被眼前的现象给震惊了,他们惊奇地发现那些稀泥最终全部干结,而且居然还很坚硬,还很平整。
这种现象让百姓们很是摸不着头脑,他们从自己的头脑中也找不出相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所以他们只能这样解释:“刘大人真神人也,有点泥成石之术。”
年岁较大的百姓对于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就用神迹来解释。
而相对于年岁较大的人而言,小孩子们虽然也不知道水泥的玄妙之处,不过他们却从水泥路的修筑过程中找到乐趣。
靖边堡的孩童们放学以后,无聊之时,便兴致勃勃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看着大人们修路。
起初孩童们看见大人们修路不使用中国传统技艺夯土法,而是使用稀泥,他们都觉得大人们只怕是脑子出问题了,不好好修路,却玩起了泥巴。
等到水泥路完全修好了,他们才惊奇地发现,泥巴变成了石头,然后惊奇无比的小孩子们便啧啧才称奇地跑到水泥路上又蹦又跳。
很快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快就把为什么泥巴会变成石头这个问题抛到脑后,开始拿着铁环玩起了滚铁环的游戏,毕竟水泥路非常平整,滚起铁环来更好玩儿。
这等行为当然会遭到刘仁杰的制止,因为这条水泥路可是刘仁玉成亲的时候专用的,除了4月18日那一天,其他时间都不能用。
小孩子们被剥夺了在水泥路上玩耍的权力,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水泥路流口水而已。
而有些个求知欲很强的小小孩童与其他爱玩儿的孩童不一样,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询问自家的老师,为什么泥巴可以变成石头?
靖边堡学校里的教员都是是熟读孔孟经典的标准文科生,怎么可能懂这些玩意儿,所以教员们都是这样教育自己门下这等求知欲极强的学生道:“尔等知道这等奇巧淫技作甚?在我大明熟读百家经典,走科举之途才是正道。”
教员们一句话就把这些求知欲极强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给浇灭了大半。
这件事儿随后就被派驻在学校里的教官所了解到,随后又被上报给还在刘家堡呼哧呼哧挖坑的刘仁玉。
刘仁玉听完派驻在学校里的退伍军人说的这番话,先是感慨一下我大明其实也有理工科的苗子,然后他又开始思考未来自己治下区域里的教育问题。
目前在刘仁玉的控制区内施行的还是传统的古代教育,还是研究圣贤经典,解释圣贤经典那一套,这显然与他倾力打造近代化工业民主自由国家的理念不相符合,所以他需要改革.教育体制,不能在小学里只开设语文课和体育课,还要开办其他科目才行。
刘仁玉心中想着要改革.教育体制,但是目下这个事情却不是重点,因为目下已经进入4月份,靖边堡中的那条水泥路倒是修了个差不多,而刘家堡这边儿的进度则可以用差得远来形容。
话说此时,杨德胜,张铁牛等部人马的修整期都已经结束,刘仁玉将自己手下各路人马都叫到刘家堡的工地来,帮着自己挖城墙的地基。
这刘家堡的地基,刘仁玉带着手下们,还有一万多百姓挖了整整20天,也才完成了区区三分之一的进度。
地基尚未挖完,而自己的婚期却已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