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上线后的日常一天
上线后的日常一天
(1998年夏:上线后8周)
当我第一次去找索尼谈优惠券交易时,那里的负责人完全漠视我。但当他们看到我们在和东芝公司合作的时候,他们又不愿甘于人后。在商界和体育界,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一个自命不凡的新手尝试大胆创新,当收效不错时,行业领袖就会纷纷跟它合作。
早上5:00监测数据
“轮到你了。”
说完这番话,洛琳翻了个身,把枕头捂在头上。
网飞已经上线两个月了。我躺在黑暗之中,眯着眼睛看着时钟收音机,等待着袭击的到来。袭击已经开始了:从大厅的某个地方传来轻微的沙沙声,接着是一连串轻柔的扑通声。亨特已经在迎接清晨的到来,把他的毛绒玩具扔过婴儿床的栏杆。很快,他就会把脚挤进栏杆的缝隙里,抓住栏杆,荡上荡下,跳到由老虎和大象毛绒玩具堆成的“床”上。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需要闹钟呢?
我在微弱的灯光下穿好衣服。当我走进过厅时,亨特在那里迎接我,手里是他最爱的斑马玩具,他拎着它一只脏兮兮的已经没了毛的耳朵,在手上晃来晃去。
“怎么了,小家伙?”我问他,他睡意蒙眬地跟着我下了楼。进了厨房,他把胳膊举过头顶,让我把他抱到他的椅子上。我照例把麦片、香蕉和牛奶混在一只碗里,放在他面前。他把手伸进碗里,开始吃东西,这时咖啡机发出三声嘟嘟声,最后几滴咖啡滴进了壶里。
完美的时机。
我坐在亨特对面,打开笔记本电脑。早上的监测数据已经在我的收件箱里了。
上线以来的几周里,我们已经学会了充分利用我们通过“商店”收集的数据。我们的网站从不遗漏任何东西。每天晚上一过午夜,网飞的服务器——此时已经有24台了——就开始系统处理前一天的业务,以便为第二天做好准备。它们会平衡账户、调整库存、核对付款,从服务器中读取前一天的每一笔交易,将其全部添加到日志中,创建一个数据仓库。与过度拥挤的保险库不同,数据仓库并不是实体仓库,而是可以安装在一个硬盘驱动器上。
每一个用户、每一笔订单、一张dvd的每一次运输——数据仓库知道我们的每个用户住在哪里,他们是如何以及何时加入的,他们从我们这里租过多少次dvd,他们平均每次租借多久。它能准确地知道某个人何时访问过我们的网站,他来自哪里,登录网站后又做了什么。它知道用户查过哪些电影,选择把哪些电影放入购物车。它知道他们是否完成了付款——如果没有,它也知道他们在哪一步放弃了。它知道谁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的,谁又是我们的常客。
一张硬盘几乎无所不知。
有这么多数据要考虑,这很容易让人不知所措。这就是监测数据发挥作用的地方。
监测数据是数据的摘要:简短、清晰,易于理解。在租赁和销售方面排名前10位的电影;我们在过去24小时内赢得了多少新用户;我们接到了多少笔订单,其中有多少笔是租赁的,有多少笔是销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数据。
我一边浏览数据,一边盯着亨特慢慢吃干净的碗。今天早上的监测数据让人喜忧参半。好消息位于左边一栏:销售额相比5月,也即我们开业以来第一个完整的月份,增长了50%。6月的月收入刚刚超过9.4万美元。如果连续12个月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就将达到对初创企业而言堪称神奇的一个数字:年收入100万美元。我做了笔记,提醒自己在周末的公司会议上指出这一点。
坏消息在旁边一列:租金收入。
当我看到它仍然停留在4位数时,我简直不寒而栗。
更别说千位数字是1了。
我们的dvd销售额为93000美元,dvd租金却只有区区1000美元。
“该死。”我自言自语道。亨特抬头看了我一眼,接着就继续吃他的麦片粥。对任何不是香蕉的东西,他都视而不见。
我倒了第二杯咖啡,思考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销售收入与租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价格。顾客花25美元买一张dvd,但租dvd只要4美元。dvd的售价是dvd租金的6倍多。诚然,一张dvd只能卖出去一次,但它却能租出去成百上千次。
但问题是,没人愿意从我们这里租dvd。即便能说服某个用户租一张dvd,他也几乎不会再回来租第二张。
我摆好面包、花生酱和棉花糖,为洛根和摩根做三明治。他们喜欢我做的午餐,因为我不像洛琳,我允许他们吃垃圾食品。我只需要时不时地用健康的食物来平衡一下他们的饮食。我切着胡萝卜,思绪已经飘到了十万八千里外,脑海中浮现出我们当前这一轮促销活动的每一幅画面,想象着我如何能够调整文字、图样,或者是促销价格本身,从而改变现状,鼓励用户多租dvd。
在一片忙碌和嘈杂声中,我几乎没有注意到洛琳是什么时候溜进厨房的。洛根和摩根已经穿好衣服、收拾完毕,在她的指挥下,走在她前面,坐到了餐桌旁各自的椅子上。洛琳一边分发麦片和酸奶,一边把我做好的午餐装进便当盒子里,给亨特穿好裤子和汗衫,收拾好足球护腿板、学前班的手工项目、毛衣及泳衣。紧接着,似乎就在几秒之内,她就推着三个孩子出了厨房,让他们坐进那辆栗色的雪佛兰萨博班里,系好安全带,再匆匆和我吻别。
谈到效率,谈到项目管理,洛琳才是天才。
早上7:30跟踪流量
我走进办公室时,克里斯蒂娜正在白板上涂鸦。6个月前,我们在这块白板上投票讨论可能使用的公司名称。上线当天,白板上写满了记者的提问。现在,这块白板看起来似乎是dvd杂志的营销部门喝醉了,想要改头换面。
·《dvd观察家》?
·《数字比特》
·《dvd直通车》
·《怪人怪事》
·《dvd资源》
·《精简电影杂志》
·《dvd内幕》
“这写的都是什么?”我问道,一边眯着眼睛试图辨认每个条目后面的名字和数字,“《数字比特》真的有700个读者吗?”
“千真万确,”克里斯蒂娜回答道,同时用手擦着其中一条。我们很久以前就把白板擦弄丢了。“但它们绝对是规模最大的。其中一些……规模很小。《dvd内幕》有大约100个读者。”
“我给你看样东西。”克里斯蒂娜说着,放下笔,转身走到她的办公桌前。她打开电脑,打了一会儿字,然后把屏幕移到我面前。“看看所有的对话!”
满屏幕都是网络论坛对话。她用马克笔指着页面中间的一篇帖子。发帖人是汉密尔顿·乔治,我并不认识这个人。
只是好奇所以想问问。有人试过那家新开的dvd邮购公司吗?名字好像叫网飞?看起来他们有成百上千张dvd。价格也公道。
“这是科里的一个小号,”克里斯蒂娜向我解释道,“他是这个组织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
科里的“秘密行动”策略并没有随着上线而终止。他有17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专门为不同的网站量身定制的。既然现在网飞的业务进展顺利,那么他就可以帮忙跟踪网站的流量,看看订单究竟出自哪些人之手。
在上线前,他是我们的推手。现在,他是我们的间谍。
克里斯蒂娜翻阅着汉密尔顿的评论历史,阅读评论下面的回复。
“大家都很喜欢他,或者说……”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反正他们很喜欢汉密尔顿就是了。”
我问过科里,他是怎么想出这些角色的名字的。
“就是名人的名字,我只是把姓和名颠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