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姚三春夫妻俩在三言两语的闲话家常中吃完饭,宋平生上午犁地出了大力气,姚三春便叫他先在院子里走几圈消消食,然后再回屋休息。
姚三春先洗好碗,然后又想到菜园子里有好几棵马齿苋,于是她把马齿苋拔回家切细碎,再混入中午剩下的一点米饭,这对小鸡仔子们来说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餐了。
当然,如果让她天天给小鸡仔喂米饭,那她目前是没那个条件的,只不过才买回来的小鸡仔消化系统没长好,必须给它们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才行。
与此同时,给小鸡仔提供的食物分量还不能太多,还得每日勤打扫鸡圈,晚上装小鸡仔的大花篮铺底的稻草也要勤换,否则小鸡仔很容易死。
宋平生睡了半个时辰不到,醒来又匆匆出门去了,三亩旱地不算小,而且犁起来可能有小石块之类,比犁水田更费功夫,没有几天是整理不出来的。
宋平生出门没多久,姚三春落上锁,扛着锄头就去了水田,因为她要在水田田埂周围种大豆。
她这种种植方式很普遍,农家人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地里的养分,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种的。
姚三春先翻耕田埂,翻完之后再施上粪肥,并且要将粪肥和泥土混合,然后再深翻,然后便可以种大豆了,每个小坑里撒上五六个大豆,再盖上土就行了。
因为姚三春只准备在两亩地周围种上大豆,所以花了一天的时间便种完了。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村里有一群妇人和大姑娘挽着竹篮,有说有笑地往山上去,说是要去摘蕨菜,姚三春便腆着脸跟着一起去了。
反正只要别人没有明确骂她,她就一定要跟着一起,谁让她家菜种得晚,除了小青菜什么菜都不能吃呢?
有了这个觉悟,上山的这一路上她心情还挺不错,再加上这群妇人很清楚山上哪些地方蕨菜多,使得姚三春这只菜鸡跟着一起升了天,摘了好一大篮子的蕨菜。
不仅如此,姚三春还意外发现了一棵野生桑葚树,那树头挂着一簇簇紫到发黑的桑葚,模样甚是可爱。
自从穿越过来,姚三春都没吃到什么水果,这下看到一树的桑葚口水都快掉一地了,还好她背的背篓够大,这下子可摘了个够本。
将近傍晚时姚三春和村里的人一起回到村子,她回到家放下东西,而后又装了小半篮子的桑葚去了宋家。
她当然不是送给宋茂山吃的,而是准备送给罗氏和田氏她们尝尝。
她一进宋家院子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以往宋家的氛围称不上多热闹,但是最起码有些人气,可现在都不见二狗子在院子里打滚玩蚂蚁,整个宋家静悄悄的。
姚三春正犹豫着,二狗子突然从厨房门后露出光溜溜的小脑袋,眨巴无辜的眼,很小声喊了一句“二婶”。
姚三春转身进了厨房,果然见罗氏在灶底下坐着烧锅,她见姚三春过来,什么都没问就摇了摇头,“爹正在气头上,看到你恐怕没什么好脸色。”
姚三春找到一个篮子,蹲下身将桑葚小心倒进去,同时不以为意地说道:“爹看我也没好脸色过呀,我早就习惯了。不过,今天又有什么事惹爹不开心了?”
罗氏见姚三春并不见怕,朝院子里瞧了一眼,声音略缓下来,道:“下午王媒婆上门,说是想给平文保媒,对方是隔壁村杀猪匠的小女儿,家里条件不错,人长得也水灵,就是吧,爹好像不大瞧得上。
何止是瞧不起,宋茂山简直暴跳如雷,如果不是不好得罪媒婆,他甚至都想直接把人家骂出去。
什么玩意儿,他儿子一表人才,天资聪颖,迟早能大展宏图,光耀门楣,怎么会娶一个区区乡下杀猪匠的女儿?她也配?
所以宋茂山这才气坏了,下午宋婉儿要出去找小姐妹都被骂了一顿,这下子一家人噤若寒蝉,都不敢惹宋茂山不快。
姚三春略一想就知道其中门道,不过她也不在乎宋茂山心情好不好,她换了个话题,朝罗氏道:“大嫂,这是我今天上山摘的桑葚,你跟娘她们多吃点,女人多吃点水果有好处。”
罗氏的吸引力一下子被拉过来,认真思索道:“真的么?下次我得了闲就回娘家多带一些水果,现在桃李都能吃了。”
其实宋家以前种过很多果树,不过后来都被宋茂山锯了,因为他觉得种得不够讲究,影响家中运势。
妯娌俩又说了两句,姚三春便起身准备回去了,到了院子却又跟收衣上的田氏碰上。
姚三春偷偷打量田氏,那股怪异的感觉再次袭上心头,待她反应过来,她的脚已经走到田氏跟前。
“娘,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田氏怔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忙不迭摇头否认,“平生媳妇儿,你胡思乱想啥呢?”
姚三春指了指田氏的脸,“娘你脸色不太好,眼神又无精打采的?”
田氏飞快瞥一眼堂屋方向,声音压得极低,道:“你这孩子别整天瞎想,我这是最近累的,没休息好。你快回去吧,不然被你爹看到了,他恐怕会骂你的!”
姚三春摇摇头,心里有些无奈,在宋家,她们说个话都要跟做贼似的东张西望,也是没谁了。
宋平生一连忙活三天,终于把旱地给翻整出来了,接下来便是种地了,不过芝麻、大豆、棉花三种作物种法各不相同,这又要费一番工夫。
种芝麻是直接往地里撒种就行,只不过这种密集种植方式有缺陷,就是不利于除草和浇水,不过这里没有机械操作,也只能如此了。
与此同时,芝麻的施肥方式也不一样,施肥要分三次,第一次施肥是在刚出苗的时候,所以今天只要把芝麻籽种下去就行。
种大豆稍微简单一点,但是事后的管理照样繁琐,不仅在第一片复叶长出来前要松土锄草,而后还有两次中耕,细细照料好才能长得好。
至于棉花,它的种植还不能是直接撒种子,还得提前育苗,大约一个月之后再进行移植。同时,要想棉花种得好,提前施下的基肥至关重要,这下子姚三春夫妻又得花钱出去买粪肥了。
后来夫妻俩晚上商量,要不要去镇上买粪,或者直接在去镇上的必经之路盖一个公共厕所,挑回来还可以建造一个简易沼气池?
夫妻俩对建造简易沼气池蠢蠢欲动,可是一想到还要把粪大老远挑回来,那颗躁动的心瞬间就冷静下来了。
额……还是再从长计议吧。
在乡下,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最多了,待夫妻俩终于把大豆芝麻和棉花都种下去,夫妻俩都瘦了不少,差点蜕层皮。
实在是,种地太特么累人了!
夫妻俩好不容易把地里事情做完,回头又要处理五加和石灰膏等,这些制作土制农药的材料全都要磨成粉,这可是一件极需要耐心的事情。
因为这一次买的材料挺多,夫妻俩一时半会磨不完,所以两人倒是先把柳叶杀虫剂和蒲公英杀虫剂给弄出来了。
制作柳叶杀虫剂非常简单,就是按照一斤柳叶五斤水的比例进行浸泡,泡好后过滤即可使用。
柳叶杀虫剂杀灭菜青虫和棉蚜虫的概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而制作蒲公英杀虫剂则是按照茎一斤、叶一斤,水三斤这个比例,煮上三十分钟,再过滤去渣即可。
蒲公英制作的原液杀灭棉蚜虫的概率为百分之八十八,同时抑制锈病萌发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