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姚小莲在旅途中染上风寒,为此姚三春也有些自责,因为原本姚小莲的体质就如同姚三春刚穿越那会儿,并不太好。
原本姚三春估摸着姚小莲养了这么久,身上终于长肉,体质该好了不少,谁知道初春气候反复,这一路奔波,姚小莲不幸地倒在牛头镇上。
不过染上风寒倒也不完全算是坏事,姚三春两口子跟姚小莲商量好,最终定下一个决定。
姚三春与宋平生买回一碗粥和几个包子带回客栈,时间接近午时,许成终于来到约定的客栈,他手中还拎着一个被棉布包裹严实的椭圆形物体,一眼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许成在客栈伙计的引领下来到宋平生所在客房,宋平生引他进入客房,他第一眼便见到姚三春放下手中的书迎了上来。
“许成,你来啦?”
许成有些呆愣地点头,脑子里想的却是姚大姐竟然识字,而且还不是只识得三五个字,而是看书都毫无压力,实在是太厉害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时空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会读书识字的人,别人自觉会高看一眼。
姚三春原来那个世界识字是基本操作,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她见许成神情异样,并没往这方面想,只笑着寒暄道:“你们每天上午都要忙到现在,挺忙的呀?”
许成抓抓后脑勺,神色微赧:“姚大姐,我是煮姜汤耽搁了一会儿。”
“姜汤?”
许成将包裹严实的东西放在桌面,垂下目光,轻咳两声,道:“我听姚大姐你说小莲染上风寒,所以就煮了一碗姜汤送过来,现在还热乎着呢,最好让小莲趁热喝了才好?”
姚三春目光落在罐子上,确实包裹严密,姜汤肯定还很热乎,她伸手接过,笑着道:“费心了许成,我这就拿给小莲喝去。”
姚三春往门口走两步,突然扭过头,笑吟吟地道:“许成,你不来跟小莲打个招呼?她身子不舒服,中午肯定是去不了你家吃饭了。”
许成露出几分踟蹰,偏黑的脸庞竟然隐隐有些红,“这……这不太妥当吧?”
毕竟是姑娘家住的房间,再说姚小莲生病卧床,他进去多有不便,虽然他内心非常想见到姚小莲。
姚三春眼中划过一抹光,面上似是有些遗憾:“唉……我们这趟出来时间不太够,恐怕明天就得动身去你们省的府城,不能再在这边逗留咯。”
许成这下有些坐不住了,向上大跨两步:“这么快就要离开了吗?可是小莲还生着病,就这么动身对她身体不好啊!”
姚三春笑着看他:“所以才让你去跟小莲见个面啊,说不定跟你见个面,再喝你煮的姜汤,她明天就好了呢?”
许成面露窘色:“姚大姐!小莲毕竟是个姑娘家,我一个男人进去……不方便!”
姚三春“噗嗤”一声,眼中夹杂着揶揄:“许成啊许成,你在想什么呢?我跟你宋大哥都会进去,怎么就你一个男人了?”仰头望着宋平生:“他好像说你不算男人呢?”
宋平生无奈地望向姚三春,笑道:“好了姚姚,别逗他了。”
姚三春好不容易止住笑意,道:“好吧,小莲生病了怕冷,将带来的所有衣裳都套在身上,所以没有不方便一说,不过你待会千万忍住别笑,知道了吗?”
许成点头如捣蒜,不就多穿几件衣裳吗,有什么好笑的?
然而当许成跟随姚三春踏进隔壁屋子,见到坐靠在床上的姚小莲时,他差点就没憋住笑了。
只见姚小莲身上至少穿了六七件衣裳,一层叠一层,最外头套的棉袄不堪其臃肿,袖子都穿不进去,被勒在手腕处,看起来非常邋遢。
不过最好笑的还是姚小莲穿得太多,导致上半身臃肿非常,两只胳膊跟身子都合不拢,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只笨拙的胖狗熊。
这也就罢了,姚小莲身残志坚,不忍寂寞,竟还坐在床上绣花,只是配上她笨拙的动作,稍微有些凌乱的头发,就像是被生活磋磨过的可怜小女工,实在反差太大。
姚小莲听到脚步声以为是姚三春,放下针线望向门口,“姐……”
姚小莲未说完,话音倏地顿住,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直直望向姚三春身后的许成。
“这位是?”
姚三春朝她眨眨眼,继而微微一笑:“小莲,许成听说你染上风寒看你来了,还特地给你煮了一碗姜汤呢?”
说话的同时,她打开罐子,白丝丝的雾气氤氲在空气中,姜汤特有的味道缓缓散开。
姚小莲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可她她脑中突然闪过自己现在的形象,羞得猛地捂住脸往里钻,就是没想起整理一下头发。
许成强忍住笑,装作“我是瞎子”的模样,道:“小莲,我是许成,姜汤趁热喝了吧?如果你怕辣,我这还有两块芝麻糖?”
许成镇定的情绪感染到姚小莲,她磨磨蹭蹭放下手,清亮的眼睛滴溜溜在许成身上转,满眼的好奇,倒是不见不好意思。
“你是许成?谢谢你的姜汤。”
姚小莲这人有时候有些呆,但是她却不是胆小的人,除却刚开始的局促,后面便自在起来。
面对姚小莲清亮的目光,许成反而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自然地挪开了目光。
“咳,这没什么。”
姚三春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总觉得存在一种特别的气场,不由偷偷露出姨母笑。
有姚三春夫妻在,许成跟姚小莲说话总有些拘束,四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安顿好姚小莲,姚三春夫妻便跟着许成一同去往许家,去之前还去买了些礼物。
许家父母对于姚三春夫妻的到来十分重视,姚三春宋平生一踏入许家,许高地和杨氏一家子便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
许家子女多,十几口人整整齐齐站在门口,那场面堪比等待老板检查的小伙计们,相当壮观。
时隔几个月,也不知杨氏是养好身体,还是心情好,总之脸色比去年好得多。
姚三春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笑道:“许大叔,杨婶子,我们是小辈,你们怎么还特地出门迎接?我们可太不好意思了!”
许高地话少,便由杨氏出面应对:“呵呵……这有什么,你们夫妻俩大老远从瓦沟镇过来,我跟老头子高兴还来不及!”
姚三春和杨氏寒暄的同时,还朝许家其他子女媳妇儿点头示意,除了许小玉表情纠结,其他人都很热情。
一干人说说笑笑从院门口进许家堂屋,这一路上能看清许家房屋的全貌,院落很宽敞,屋子也很多,但是因为已经分家,每家门口都堆了很多东西,甚至还有简易的露天灶台,也就几根木头一堆稻草制作的,看起来很简陋。
宽敞的院落,因为东西太多所以显得逼仄,到处都是生活的气息,从此看来,许家的家中条件确实有些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