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今天的宋家真称得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极了。
这不,宋茂山和宋氏两个骨灰级戏精才表演完,又轮到宋平文这个小戏精,起身双手捧酒杯,微弓着腰轮番向上头两位兄长敬酒,一会儿说感谢兄长多年照顾,一会儿又回忆起小时候调皮捣蛋被兄长揍的趣事,引得堂屋里好一阵大笑,可谓做足了姿态。
宋氏便在一旁矜矜业业地做绿叶,直夸宋平文大了,懂事知理,对两位兄长万分尊重,又夸兄弟仨感情好,以后平文出息肯定会拉扯兄弟云云,总之好话不要钱地往外倒,整个堂屋都是宋氏的大嗓门,一刻都没冷过场。
宋茂山最欣赏的就是宋氏这一点,能猜到他想听什么,想做什么,他们之间的默契能让他事半功倍,所以他的神色便更满意了。
对于宋茂山三人精彩绝伦的表演,宋平东确实生出几许感触,他作为兄长,自认照顾弟妹是份内之事,若是弟弟妹妹门误入歧途,他就伸手拉一把,要是弟弟妹妹们犯浑犯错,他便说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之绝不能撂挑子不干!
宋巧云作为大姐,对底下弟弟妹妹同样宽容。
而姚三春夫妻却持有迥然不同的想法,宋茂山三个表演很走心,可惜内容太垃圾,他们夫妻极需多吃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等来压压惊。
所以宋平文刚一坐下,姚三春夫妻同时执筷夹菜,颇有些碳水使我快乐,脂肪使我忘记烦恼,蛋白质让我诗兴大发的意味,吃得开心得很。
宋茂山看到二房完全无动于衷,简直气结,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今天又是中秋,他只能按捺火气,虽然暗底下牙齿都快磨碎了,却只能往肚子里咽。
堂屋里安静了一瞬,仿佛空气都凝滞了。
对此,姚三春夫妻毫不在意,他们今天过来是看在宋平东和田氏的面上,否则他们不会过来吃这顿饭。
在场若是非要说谁心头稍微轻松一点,那恐怕也只有田氏了,五个儿女齐聚一堂,不管气氛是好是坏,她光是看着,便觉得心里有了一丝慰藉。
中秋团圆饭就这样结束,明明人比以往都齐整,宋茂山也没怎么板着脸,偏偏还是不尴不尬地结束。
吃完饭姚三春和宋巧云帮田氏收拾碗筷,完了便回了自己家,只是这一路上姚小莲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姚三春问她怎么了,姚小莲只说有点困,到家便回屋睡觉去了。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田氏打头,后头宋平东提着满满一篮子的东西,夫妻俩前后脚进了姚三春家院子。
姚三春洗手出来一看,就见篮子里装了不少新老菱角,沙梨,板栗,以及八、九个大石榴,石榴外皮红得惹眼,让人看一眼便能想象出里头石榴籽肉该如何好看又好吃。
宋平东拿来一把凳子,罗氏顺势坐下,没等姚三春发问,便笑着道:“上午人多没来得及跟你说,这些是我娘家兄弟昨天拿过来的,让我送过来给你跟二弟尝尝鲜,这回我可是沾了你跟二弟的光,要知道我早就想吃娘家那边的石榴菱角跟板栗了!至于这沙梨,我是听二弟说你喜欢吃蒸的,所以也拿了一点,不过这沙梨是今年最后一茬,吃完就没咯!”
罗氏娘家送东西可不是无事献殷勤,其实是姚三春夫妻将一部分收购农药的生意交给罗氏娘家,罗家人投桃送李罢了,只是这事外人并不知道。
按理说,姚三春夫妻做生意最该拉扯一把的就是宋平东夫妻俩,只是宋平东没分出来单过,赚的钱最终还是流入宋茂山口袋,姚三春夫妻自然不愿意,所以他们退而求其次,改拉扯罗氏娘家,因为罗氏娘家人挺可靠。
姚三春见到这么多水果,心里自然开心,尤其是那个又大皮又红的石榴,拿在手里都觉得手上沾了水果的清香,笑吟吟地道:“大嫂,你这话说的,真说谁沾了谁的光,那肯定是我沾你的光啊!不过大嫂,你娘家那边的石榴可真大!我看连沙梨都比大狗村的大!”
罗氏脸上笑容更满,“那是当然,我们那谁不知道,咱们罗庄种啥果子都比别村的好吃!明年这时候我可以带你去我娘家那边玩一天,保证水果吃个够,你恐怕饱得要撑破肚皮!呵呵……
“还有,我娘家那边有一片野毛栗林,随便摘!你是没见过那个野毛栗,比咱们这山上的野毛栗个大,又比板栗小,生吃清甜,煮熟了又甜又面,可好吃了!可惜我兄弟没时间去山上,不然也能带给你尝尝!”
这时候不管毛栗还是板栗,都是正当时,姚三春前几天上山找五加便剪了一些回来,青皮的生吃,深棕色老皮的上锅蒸熟,又甜又面,绝对是秋日零嘴的上上之选。
姚三春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听罗氏描述,不由有些意动,“大嫂,你说的简直快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可惜罗氏怀了身子,不然姚三春还真想跟她去罗庄山上跑一趟,摘野毛栗,摘灯笼果,摘野柿子……想来必定很有趣。
罗氏眼睛一转,“要不,我俩过两天去我娘家山上耍耍?”
姚三春还没来得及反应,安静站在一旁的宋平东第一个站出来,目光指向罗氏的肚子,“胡闹!山上树多草木深,你去多危险?”
罗氏方才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回过神来便后悔了,她趁姚三春没注意,偷偷朝宋平东吐舌。
宋平东忍俊不禁,一张俊脸轮廓更柔和些许,整个人身上如同罩着一层暖光。
姚三春抚着胸口,夸张道:“大嫂,我要是敢点头答应,我预感大哥都想揍我了!好险!”
宋平东:“……”
宋平东离开后,妯娌俩说说笑笑,转眼太阳西沉,姚三春家院墙下的阴影越拉越长,罗氏便回去了。
今天中秋,晚饭肯定要准备丰盛些,晚上姚三春洗菜切菜,宋平生掌厨,姚小莲便负责烧锅。
其实姚三春家也没有什么干稻草,才收割回来的稻草全是水分还在打谷场平铺着,所以只能用大豆杆跟芝麻杆这些烧锅。
姚小莲烧锅经验足,知道用这些秸秆上头可能还有豆子,烧锅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就会“嘭”的一声响,她做足了心里准备,所以还挺淡定。
姚三春回想无知的自己第一次用干枯的竹子烧锅,结果被那竹子响亮的爆,破声吓得两眼放空,六神无主,七窍生烟,拔腿就跑……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不太好意思。
于是姚三春决定了,等这几天忙完稻子,过几天就去山上用耙子刮干松针,还有捡干柴禾,顺便可以摘些野毛栗!
想来过阵子山上应该要热闹了,会有很多人成群结队去山上刮干松针和捡柴禾,否则谁家干稻草也不能支撑一年呀!
晚饭吃完,姚小莲便回屋睡觉去了,宋平生搬来竹床放在打谷场,搂着姚三春,两人静静地看着天上那轮明月。
发财则趴在两人脚下,闭眼假寐,只有一条狗尾巴慢悠悠地甩来甩去,远处有点点火光,应该是孙本强夫妻在村里巡逻。
明月当空,照耀山河万里,万星璀璨,涤荡千溪百川,这十五的夜空月色,美得让人沉醉。
姚三春靠在宋平生肩头,黑白分明的眼映着点点月色,可她眼神却早已失焦。
宋平生紧了紧怀抱,在她额头亲了亲,低沉的声音落在姚三春耳畔,“想叔叔阿姨了?”
姚三春缓慢点着头,最后索性闭上眼,靠在宋平生胸膛静默不语,只是眼角渗出点点碎光。
宋平生心疼不已,他们经历过生死,可是他最重要的人始终在身边,只是对姚姚来说,现实未免有些残酷—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这个家人团圆的日子,有些人却过得百番滋味在心头,就是没有甜,姚三春是,孙吉祥是,姚小莲也是。
到第二日,姚三春的心情便好了许多,因为人只要一忙活起来,根本就没心思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一早上,担水扫地,洗衣做饭,喂鸡喂鸭,割草喂马羊,然后便是晒稻子,叉散稻草晒干,还要看顾磨制农药的几个人,以及赵山石那边……
总之,只要你想忙,你就能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虽说日子忙碌,上午宋平生还是抽空去了孙吉祥家一趟,连姚三春都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问他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