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孔颖达
长孙无忌的状态十分的高亢,有了他这样鼎力的的支持后,其他大臣也是表示赞同了起来。但更多的人都是沉默了,因为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从来都是没有经历过的。
当个官,还有这么多的弯弯道道,他们都有种心累的感觉。
但是这件事已经是长孙无忌和礼部商量过后的事情了,那注定是要进行的。
下朝后,赵子云和长孙无忌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是历来朝廷的最高教育机构。
此时的国子监包括很多学府,例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
根据身份不同和未来要考的东西不同而选择的学堂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国子学只招收三品以上官僚子弟,太学面向的是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四门学,面向的是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弟。
赵子云只是听说过这种情况,这种事情可不是他关心的,他要做的就是给大唐输入人才。
而这类人更多的应该是从贫寒子弟中寻找,给他们一个翻身的命运。
也是为了打破氏族的垄断和影响力。
“听说国子监里最有名的当属大儒孔颖达了,他曾经也是陛下的十八学士之一?”
赵子云随意的问了一句,长孙无忌赶忙回应。
“是的,王爷,此人乃是曾经的十八学士,他的学问可是非常的有名的,他的经学,算学都是当世无出其右的。”
赵子云略微的点了点头。
“很好,那你就先把他叫过来考考他吧?”
赵子云吩咐了一声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直接有点晕了,都说了这人的学问很是有名的,这赵子云为何还有考他呢?
孔颖达身为国子监博士,那自然是饱学之士,竟然还有人想要看他的学问呢?
这一点,长孙无忌怎么也想不通,但他还是应了一声。
之后,国子监的所有夫子都是出来了。
他们也是提前接到通知,说是赵子云要前来考核。
此时他们都是在国子监的地方上。
国子监之中光是国子学的夫子都是二十四名的,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国子学的学生按照规定生源就只有三百个名额,其他如太学,四门学的学生人数分别是五百人和一千三百多人。
那自然就是夫子人数最多的地方。
今天算是把大唐长安几乎所有的夫子队伍整编在了一起。
很快一个中老年的夫子走了过来,正是孔颖达。
孔颖达颔下留着胡子,长相到是很清爽,他此时向赵子云行过礼。
“王爷,国子监博士向你报道。”
赵子云看向他,点了点头。
“听闻你是儒学,经学,算学的行家,本王想来考考你,看你是是否如传言的那样厉害。”
赵子云对于儒学,可谓是知之甚少的,只知道他的鼻祖就是孔子,这些就让长孙无忌他们去考吧。
那就只攻算学就好了,毕竟数学的知识还是难不倒他的。
“王爷尽管考问,我自当解答。”孔颖达十分的自信,毕竟肚子有墨水,就是不一样。
只听赵子云道:“孔博士乃饱学之士,朝臣公推之人,儒学,经学,算学都是擅长,那本王就问你算学之事即可。”
赵子云还没开始问问题呢,就看到孔颖达十分得意的笑容。
“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着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多少步之后能追上前边不善行者?”
“二百五十步。”
赵子云的话几乎还没说完,孔颖达就已经笑了起来,显然是胸有成竹啊,他刚一说完,孔颖达就把答案说了说了。
旁边的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就是隐忍着笑意。
我说了吧,人家是饱学之士,这点问题能难倒别人吗?
这一幕赵子云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哦?孔博士是怎么这么快把答案算出了来的?”
赵子云看着孔颖达故意的问道,因为他问的问题都是《九章算术》里边的题目,如果他不知道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九章算书》和《周髀算经》都是他们这些人经常研究的书目,赵子云自然是要问他的。
“王爷,这个题目乃算书里边的题目,臣研究它已经无数遍了,自然是知道他的答案的,故而,王爷未说完臣已然知晓了。”
孔颖达的说法还算是诚实,这一点赵子云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很好,果然是博学,那本王就在考你几道题目。”
“王爷尽管试问,下官必当让王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