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金牌讲师 - 大唐:开局我就是开国将军 - 施恩不图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七十一章金牌讲师

大家看到他不再说话了,朝堂上又慢慢的进入到了平静的状态。李世民也从惊异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了。

但是他的神情中却是多了几分的惆怅。

赵子云看的清楚,群臣也是看的清楚。

“陛下,你这是?”长孙无忌适时的问候,只有他敢这个时候这么问,其他人都是不敢发话。

“没事,正刚才想到了一些事情,不免有些伤感,都是国公刚才提醒的我啊,我大唐的还有子民在别国未归啊,朕是伤心呀!”

李世民也是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话。

所有的人都是知道,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所说的自然是还在突厥的那些人口。

丛武德年间大唐和突厥之间一直都有战事发生。

而突厥每次过来都会掳走大量的百姓,百姓也是无奈,为了生存,就只能大那边生活,变成了别国的子民。

这是李世民的心病也是心伤。

据估计,大概有二十多万子民在突厥国内,所以李世民之前渭水事件中,抓获颉利,用他换了不少子民回来,但是仍有很多在突厥那边。

程咬金刚才提到把别国的子民变成自己国内的子民,这一点触发了李世民内心的伤疤。

此时的大唐,哪有能力去庇护那么多的子民呢?

如果真有能力的话,突厥人马怎么敢对大唐进行多次的扰边边呢?又怎么敢掳走大唐的子民呢?

强敌环绕,这是李世民一直想要消灭的对象。

李渊在位的时候也是李渊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奈何他能力有限,并未做到,不仅如此,还受到对方多次的侵略侮辱。

群臣看出了李世民的意思,就进行了劝谏。

首先站出来的又是魏征。

“陛下乃仁爱之君,天下百姓自是能感受到陛下的心意,他们也一定明白陛下的苦衷,臣相信,大唐在陛下治理下,必当逐年变强,也定会将我大唐遗留在别国的子民营救回来的。”

“是啊,陛下爱民如子,有励精图治,天下百姓都是看到眼里的,相信用不了几年,我大唐必让天下刮目相看。”

也有其他的官员进行劝谏。

一时间,朝堂变成了劝谏李世民的时刻了。

之后,李世民也被大臣们劝说的差不多了,他也就不伤感了。

其实,李世民哪有那么脆弱呢,他之所以这样让大臣劝谏,自然是想看看大臣的心意呢。

所以赵子云等众臣没有说话,也是看出来了李世民的意思。

“能看到众爱卿对朕,对大唐的钟爱,我大唐必定强盛,必定强大。”

李世民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看到他如此激昂的举动,仿佛官员们被点燃了。

“大唐必定强盛,大唐必定强大。”

“大唐必定强盛,大唐必定强大。”

“大唐必定强盛,大唐必定强大。”

朝臣们都是整齐划一的山呼起来,场面那叫一个激烈,火热。

赵子云看到这真是,都是不得不佩服李世民,他这个大唐皇帝的煽情可谓是一流的。

他激励别人的方法都是与众不同的,先是表现出伤感,而后让有心的大臣有意询问,而后在借助赵子云刚才热起来的场子,他趁势再激励一遍。

朝臣们都是被他的热情感染了,同时又是再次温习了一下他的雄图壮志的蓝图。

大家经过刚才的事情之后,仿佛都是忘了之前大家是因为赵子云影响了朝廷的风气而被魏征进言弹劾了。

他们此刻只记得李世民的蓝图。

就连魏征似乎都是忘了他最初的目的了,但,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半晌过后,魏征再次提起了这茬。

“陛下,您忘记了最先臣是弹劾王爷的吗?他不管是对朝廷进行了怎样贡献,但是都难以弥补他对朝廷名誉的伤害。”

“最近长安城的风气可都是再传他的举动的,这的确是影响了百官爱财的风气,陛下,你难道不该管管吗?”

赵子云一听就是气不打一处来,眼睛瞪着魏征。

好你个魏征啊,根本王没完了?

要不是看到你是为国为民的份上,本完绝对不让你老小子这么舒服的过着。

李世民此时也是脑门黑线啊,他之所以刚才那样做,就是因为他想把大家的焦点转移了,结果这魏征就是不放。

正当李世民愁闷自己该怎么回答的时候,杜如晦站了出来。

“玄成啊,你何以说是王爷把朝廷的风气给影响了呢?他那是为朝廷的选拔人才而努力的,不仅不是把朝廷的风气败坏了,反而是把朝廷的风气带的活跃了。”

“不仅不是让百官变现的爱财,反而是深深的给大家上了一课,让大家都知道原来做学问还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

“是故,不仅不能惩罚王爷,反而是应该奖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